因為公幹在即,忙著其他事宜,這幾集只能飛快的掃了幾集,感想沒有之前兩篇的認真,請見諒。(也希望可以盡快有空繼續看)
這幾集開始,出現了原著沒有的情節和人物關係,還添補了不少旁板,不敢說是好是壞,但覺得劇中的安排,似乎野心過大?
說的是「總統女兒」跟「醫療失誤」兩個原著單元,為了戲劇衝突添加不少情節,人物關係深化了,也立體了。本來不錯亦理解,因為始終這是原著中段「唐國泰」中風前的關鍵,要到那一步必先事前更多的舖排,可是現在兩個單元同時進行,感覺…有點亂。
雖然這是一部以人性和制度之鬥爭為題的戲,針對事件而衍生的人物關係互相牽連,而且兩線並行這種風格化處理,在向來被詬病「保守」的電視劇來說,其實應該被表揚。
但同時,就電視劇要通俗易明的角度來說,這種手法會讓觀眾看得蠻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兩波中間卻沒有什麼喘氣位,或每每用愛情位來作轉接位,節奏始終太急(因為愛情位時空多是一兩晚以內發生的~雖然也佔了大半集的空間)。
而且開始加插的新情節(夫妻如何面對氧氣箱的新生兒之類),仍然穿插於兩大平行單元中,當然處理得有條不紊的話,編劇應記一功,但更關心是觀眾的專注程度(不過聽聞《白色巨塔》收視上升了,恭喜恭喜!)。
個人意見,是否應該這個時候先把「總統女兒」暫且緩一下,這邊看似「大局已定」時,舖排「醫療失誤」、關欣的態度和感情線主導,待事件完結後才重起「總統女兒」事件(因為這是中段高潮的關鍵位),整個感覺會比較清晰有層次,觀眾也會較易吸收幾個角力點的關鍵,還有各人物的立場。當然,我也欣賞製作人的野心,這只是小小的提議而已。
至於這一階段備受爭議的人物,除了是被譏為「白目」的蘇怡華,還有「衝動」的關欣。前者關心過頭,只要醫者父母心,不顧「巨塔」內的人情倫理,夠膽當眾對外科主任嗆聲,雖然這個改編是有小瑕疵,尤其是針對熱血得來有點不懂人情世故,不像能攀上教授位置的醫師(還是在象牙塔裡修夠分數的好學生?),但最少可以賦予男主角蘇怡華的性格討好位,不流於原著中的「無性格」,言承旭的偶像式演技也逐漸落實了,看得出他完全投入「熱血而又慢慢被制度妥協」的蘇怡華。
而關欣的衝動強硬立場,我看小說時理解,到看劇集時反而不了解。關欣堅持不揹起「醫療失誤」責任,是因為她認為相信醫院的責任,只要盡力救了病人便可問心無愧,所以她才會對被病人家屬反責成「兇手」而感到絕望崩潰,亦對高層要她揹起責任而不屑。
可電視呢?關欣的態度卻成了「撇清」,儘管前面說過的都有了,但急於上前面對來嗆聲的家屬及滋事份子@@,嘴裡只說「他們憑什麼成這樣子」、「我沒有犯任何錯」(原著只有「我不是殺人兇手」的意思吧~)…態度的確令人覺得不舒服,也很難令觀眾願意站在關欣的立場,看待整件醫療失誤的責任,縱使犯錯的不是她…
被讚的角色和劇情安排就不多詳提了,反正有一段時間未能即時看《白色巨塔》,希望各位繼續留言支持,討論加入自己的看法(我也想看其他的感想喲!)~有空當然請多推薦一下啦,謝謝。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2樓.2006/09/07 13:42我的想法:........
我從第一集到第17集.都有每天收看.我覺得這齣戲.其實很好看.
因為白色巨塔讓我們觀眾看到醫療世界的另一面.權勢跟名利.
以及為了升等教授.還必須利益輸送.感覺跟這個社會很像.
全都是地位低的人.必須去把結一些高官.真另人心寒.
其實關欣只是想知道.到底是不是全部都是她的問題罷了.
沒有真的說又不是她的錯.我想如果措辭讓人覺得奇怪.那也只能怪編劇拉!
但是如果有持續看的觀眾.如第16集關欣說解剖會出現真相.
有助於避免下一次再犯同樣的錯.我認為有助於釐清真相.
而且她也說過一句話:如果朱媽媽要告黃凱元院長.要告醫院.
那麼請朱媽媽一起將關欣提列為被告之一.證明她其實對這件的醫療疏失.
她願意負責任.其實我個人認為.這次的手術中有参與的相關人員.
都應該負責任.才對得起社會大眾.
- 1樓. 靜~*2006/08/31 06:42白色巨塔 回應
看到關欣去拜訪朱家
想勸朱媽媽作病理分析時
他急於撇清的說~ 我沒有對不起朱慧瑛 (不知名字有沒有打錯 > <)
我想~ 難怪朱媽媽會不舒服吧因為即使錯不在她,但畢竟沒有證據可以顯示他完全沒責任
而且也尚未作病理分析
站在朱媽媽跟妹妹的立場
正受著失去親人的苦
這樣急於撇清~ 反而會讓人覺得他是在推卸責任
她如果姿態低一點 軟一點 至少說些安慰的話也好
這樣才比較能令人接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