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巴金森氏症新療法-胚胎移植術
2013/03/10 17:23
瀏覽1,843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文章出處:中時晚報 

歷時多年,由三軍總醫院進行的胚胎移植治療巴金森氏症的人體

試驗,已經有了令人興奮的結果,約有七、八成以上的患者,新移植

入的胚胎多明顯發揮分泌多巴胺的功能,四肢活動多有改善,恢復程

度較好者,不但生活能自理,甚至可以下田耕作、騎摩托車,三總預

估再進行四例胚胎移植後,就向衛生署申謂結束人體試驗階段,全面

運用在臨床上。

 

  三軍總醫院在三年前,開始進行以胚胎移植治療巴金森氏症手術

,利用流產手術取得五至十週的胚胎,而後把胚胎組織分成小塊,再

廣植入巴金森病患腦部的基底核中,以分泌多巴胺,改善患者活動僵

硬、手腳抖動的狀況,共有九位患者,先後進行胚胎腦移植術,截至

目前為止,除了有一位患者他八名患者因意外身亡,其中,約有五、六

名,都能恢復到可生活自理的程度。


   前幾天三軍總醫院為這些胚胎移植的巴金森氏症患者舉辦了一場

聯誼會,令人驚訝的是,以前這些步履蹣跚的患者,竟然可以自由行

動,還有幾位男性患者說,以往因病症而失去的性生活,竟然還能恢

復。

   原本是果農的林春木,十多年的巴金森病史,讓他身體愈來愈僵

硬,不要說再下田耕種,連洗澡、走路都有困難,經過三年前的胚胎

腦移植後,先生看起來氣色很好,他說,去年他還可以騎摩托車,

拿鋤頭回果園耕種。

另一位年近六旬的男性病患則說,以往的他全身硬得像木頭人,

接受胚胎移植後,他除了吃藥後半小時,手腳會有些許顫抖外,他可

以散步、抱小孩,甚至許久沒有進行的性生活,也都恢復了,不過,

手術後二年,他的活動力,又有稍稍減緩的傾向,他很擔心是否是因

為移植的胚胎細胞死掉了,他又要回復以往手抖腳抖、身體僵硬的日

子。

 

  三軍總醫院神經外科主任林欣榮則表示,一般來說,胚胎腦移植

的患者,在移植後的一年,因為多巴胺的分泌,使得神經傳導功能獲

得改善,這也是為什麼經過胚胎移植的患者,行動能力可改善的原因

,不過因為患者殘留的腦組織,還是曾慢慢退化,所以部分患者活動

度,在胚胎移植後的一、二年,有減緩的傾向。

 

  可是在這些胚胎移植患者歡慶新生時,也是胚胎移植的患者陳正

育,卻顯得落寞,他的妻子難過地說,胚胎移植對陳正育的效果不大

,每兩個小時吃藥後,陳正育總是要「天搖地動」地搖上半小時,有

次生計程車時,計程車司機因搖得沒法握方向盤,趕他們下車。

 

  對於陳正育的情形,林欣榮說,陳正育因服藥量太重,影響胚胎

的生長,未來計畫將先以燒灼、電擊針等方式,降低他的用藥量後,

再為陳正育安排第二次的胚胎移植入腦的手術。

 

  大體說來,林欣榮對這次國內首度進行的胚胎移植手術的人體初

步實驗結果,感到非常滿意,認為未來在衛生署審核通過後,將可造

福許多巴金森氏症患者。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