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曾跟爸爸說,希望今年回去看望他和媽媽。
爸爸聽了很高興,媽媽的反應則是:“不要回來,又沒什麼大事,回來平白給我添壓力。”因此我難以決定是否返台。
三月底原定到加州看大兒子,先生說:既然已經到了美國西海岸,何不多飛一程,回台北去看爸爸媽媽。他是那種話說出了,就努力作到的人,不喜歡我隨便對爸爸“言而無信”。
那時已經快二月上旬了。請旅行社的朋友幫忙找合宜機票,最後決定三月初啟程。於是改了飛西海岸的票,銜接台北來回的。
因著這個決定,日子的節奏忽然快速起來。每天忙進忙出,買些爸媽可能需要,但捨不得買的東西,例如各樣堅果、魚油、COQ10等等補品。其間,媽媽來電話,希望買一對大落地窗的窗簾。這麼一來,原只是想託運一個25吋的皮箱,容量就不夠了,必須再買一個小皮箱。
預計飛抵桃園機場是清晨六點,所以一直沒給爸爸詳細行程表,不想要八十五歲的他一大早出門,趕到機場接我。
禁不起他一再詢問,還是讓他知道,但是要他到機場巴士會到的福華飯店等我就可以,他執意不肯。
出發日子越來越近,我心情逐漸忐忑起來。上次帶著兩個兒子回台看他們,是六年前。七月的暑熱天,媽媽的憂鬱症卻使她情緒陷入低潮,家裡的氣氛也跟著低沉冷寂。我只能每天帶著兒子們出門,有時就在外面,無目的閒逛,免得在家,讓媽媽更心煩。
離開時,爸爸送我們去機場,覺得虧欠我們。老遠回來一趟,卻是如此情況。我忍住淚,不要他因此煩憂歉疚。
上次如此,這次又會是如何?
尤其是臨行前夕,得知五舅因病過世的消息,更不知媽媽會有何反應。十五年前的暑假,和兒子們回台時,也碰到大舅在日本過世,那次媽媽的心情也是很壞,對我們沒有好臉色。
從美國東南的弗州到美西,我買的機票是落地兩站,其中一站要換機。中午出發,十個小時後抵達舊金山,在國內線航站提出行李,再到國際線航站,等候半夜啟程的飛機。
在候機的五個小時,我不住禱告。
腦海裡浮現耶穌在最後晚餐的那一夜,屈身蹲伏,為門徒洗腳的經文(約翰福音13章)。
我驀然明白,自己此次返鄉,不是一個女兒回娘家,甚至也不是以兒女身份,來看望年邁的雙親;而是神所差遣的福音使者,去服事在基督裡兩個稚齡的孩子。
爸媽受洗多年,可是在神的家裡,一直像初生的嬰孩,幾乎沒有什麼成長,對於神的話語,也無渴慕閱讀的心,主日聚會可有可無,一日打魚,三天曬網的,因此也沒有其他主內手足的扶持。
我們在海外多年,一直為此懸念,但不知如何幫助。以晚輩身份來勸導長輩,效果總是不彰;不少人都有這樣的挫折經驗。
然而那個候機的晚上,神允許我越過人間的長幼界限,提升到神國度的人際關係與次序,則是大的要服事小的。耶穌基督是要透過我這個已成長的門徒,來屈身服事那年幼的。
我心裡忽然輕鬆起來。清楚了自己此行的定位,我歡喜領受神的授權和差派,確據祂必然與我同行,讓我成為祂的口和祂的手腳。
離開奧蘭多家門的30小時之後,我終於透過機艙的小窗戶,看到朦朧晨光下的桃園機場。
領出行李,兌換台幣,來到會客的地方,還不到七點,爸爸果然已在那裡駐候。
算算他可能五點半就出門,搭公車到福華飯店,轉往機場的大有巴士。
先生一再叮嚀,不可讓爸爸提重物;因此我護著那個有20公斤的大行李,不讓他碰。他看著大小四件行李,直呼我怎麼帶那麼多東西。
我笑著說,神一定有差派天使幫忙我提拉。其實我自己的衣物只是一個隨身的小皮箱而已。
回到家,媽媽也驚呼,怎麼買那麼多補品和堅果,‘好士多’是我開的店嗎?我說:你們自己嫌貴,總是捨不得買,既然要回來,乾脆多買一些。
次日是主日,我提醒媽媽,一起去附近教會參加台語堂的主日崇拜。爸爸因為重聽,雖然戴助聽器,還是受不了麥克風傳出的音響,所以他總是不去教會。
參加崇拜多年,真正聽台語證道,這還是第一次,忽然覺得這個語言的音調轉折,真是美麗。不免也歉然懊悔,為什麼以前有機會時,不肯虛心以“為僕”的心態,陪媽媽去參加她所熟悉語言的聚會崇拜。
用三餐時,我坦然提議:我們一起禱告祝謝。
早餐時,懇切求神引導,讓我們經歷並領受祂為我們那一天所存留的祝福和恩典;保守我們散居各地的家人。中餐和晚餐,感謝神的賞賜,求神祝福媽媽為我們辛苦的預備飲食,也求祂醫治爸媽身上的一些小病痛。
那些禱詞自然的湧流出來,每句話都帶著神給予的權柄和確信,知道它們必然照著神的心意落實。
媽媽說:聽你禱告真舒服。我說:就像在跟你們講話一樣啊!我是和天上的阿爸父說話。
回來幾天,除了時差的調適,唯一讓我懊惱的是傷了右膝蓋。
未出門前,就有點不對勁,戴了護膝,通過機場安檢門,還因為裡面有鋼條而引起警鈴。長途飛行後,膝蓋酸疼,抵達爸媽家,沒有留意,下午又陪爸爸去對面的大安公園走了一圈,回來後膝蓋就“抗議”了。
不過也好。腿疼,那裡也去不了,就在家裡,陪他們聊天,分享自己所經歷和所聽聞的許多見證事跡。讓神信實的作為,點滴落入他們心裡,助長他們屬靈生命的成長。
爸媽每天的生活,節奏單純,但也是寂寞的。若身體不適,難免憂煩。隨著年紀老邁,無助感也跟著來。
即使帶回滿箱的禮物,然而他們真正需要的,是父神透過基督給予的平安。
但願在台北的這三個禮拜,透過我這個管道,他們能確切領受、並經歷父神對他們的愛,也因此能“坦然無懼的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
- 23樓. 烏拉瑰本尊在此2012/04/01 02:48fyi
有無買St John Wort, evening primrose as supplements 抗憂鬱? but really should consult dr for antidepressants. family (your dad)need support too. good luck.
沒有買你提到的那些呢!我買的,只是魚油,綜合維他命之類的,還有堅果類!
我爸爸需要的是一對功能良好的助聽器,幫助他與人交談時,聽到多方的訊息,有正確回應。
其實,我想他更需要的是,對神謙卑依靠的心願意從神的話語裡,得到每天的力量和平安。
客旅貞吟 於 2012/04/03 03:18回覆 - 22樓. 新天新地2012/03/30 23:59等文章
小妹 , 我一早就端杯咖啡來等待閱讀阿姐的好文章
三周已過 , 還沒看到隻字片語?
阿姐"慢慢"來 , 別"急"啊!
你的這個“別急”,存心就是讓我不安,羞愧之餘,當然只好趕快貼文了客旅貞吟 於 2012/04/03 03:20回覆
- 21樓. NAPA2012/03/30 21:42老夫買了包花生米
坐在電腦前,等著貞吟小妹的台灣見聞錄。
花生米先擱著。你在電腦前,不是要先讀我的文,而是先去寫那個新天新地交代的企劃書。 客旅貞吟 於 2012/04/03 03:21回覆 - 20樓. gladys992012/03/22 05:10感動
凡事祈求
凡事禱告
神加給我們的力量
凡事都能
娓娓道來 親情 屬靈..種種,很感人!
藉著親情的管道,將神的訊息傳達,就是我此行的目的之一。 客旅貞吟 於 2012/04/03 03:22回覆 - 19樓. 甜水窩蜂鳥2012/03/20 01:48屈身蹲伏
When we are caught between a rock and a hard place, we are given the chance to see our human limitations. It's the time we need the divine intervention and see HIS grace.
感謝妳的見證!
Let's encourage one another!
謝謝你分享的這個圖像,非常清晰顯出在那樣境況中,我們必須的依靠。謝謝你的鼓勵。 客旅貞吟 於 2012/04/03 03:23回覆 - 18樓. 方程釋(甜蜜的負擔)2012/03/16 18:00你們很棒!
您父母親心中一定很欣慰!!
離家萬里外,孝親的時日非常有限,有時機就把握,不單為他們,也為自己。 客旅貞吟 於 2012/04/03 03:24回覆 - 17樓. 巧妙 喜歡上帝的手2012/03/13 16:48勇敢的愛他們就沒錯
長輩永遠都難以啟齒
他們的真正需要
你說的是,華人長輩含蓄居多,要對晚輩表達其心中意念,真的很難。有時我們必須學著,幫助他們誠實表達出來。 客旅貞吟 於 2012/04/03 03:25回覆 - 16樓. 新天新地2012/03/13 14:05那就回說
貞吟這麼幽默 , 媽媽說雞皮疙瘩哪裡難的了妳
阿姐就說 , 起雞皮疙瘩會讓媽媽皮膚有運動有彈性 , 皮膚才會漂亮啦!
媽媽個性雖不習慣以話語行動 , 但在內心裏 , 一定還是暖烘烘滴!
- 15樓. 天路(今日當如何)2012/03/12 12:33一面擔心
一面自省。
母親年齡大了,信心卻不如當年,我分析還是經文閱讀量不足,
心裡沒有主的話,軟弱啊!所以趁著還能記憶儲存的能力,盡量多些背誦,
等到年老體衰時候,仍然有聖靈的寶劍傍身,無畏無懼。
完全同意。我也發現,自己現在熟悉的經文,多半是年輕時閱讀,記憶下來的。 客旅貞吟 於 2012/04/03 03:29回覆 - 14樓. 新天新地2012/03/09 02:24愛要說出來!
我記得阿姐的小兒子是學運動傷害和復健的?
有沒有跟小兒子說啊?
有沒有跟老爸老媽說: 我愛您們! 謝謝您們把我養大!
人家我每次在電話裡都會這麼說 , 還要加一句 " 媽媽, 我想妳! "
我想到就來這裡提醒貞吟講 , 聽......到......沒........啊?
愛之語那本書提到愛的語言有五種,其中一種是行動表示,一種是贈送禮物。我們家就是屬乎這兩種,對爸爸是前一種,對媽媽是後一種。語言的表示反而會讓他們不自在。真的哦!以前我說過一次類似的,我媽媽說:別說了,我都起雞皮疙瘩了
客旅貞吟 於 2012/03/11 21:20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