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曼陀羅花雨-心經》創新彩色書法展-李蕭錕與華梵大學碩士寫經班在紀州庵即日起至7/19止
2025/07/04 22:20
瀏覽297
迴響0
推薦2
引用0
《佛教史上第一次》
本文文字與圖片摘自書法大家李蕭錕個人臉書,部份照片自己拍攝
這是佛教史上的第一次,用現代人日常生活視覺經驗,以多層次色彩語境抄寫《心經》。
這也是李蕭錕五十年教職生涯中的第一次,他與他所指導的華梵大學碩士寫經班將要走出校門,於台北《紀州庵文學森林》共同展出。
展出經文如下:
(1)《金剛經》泥金手卷一件849×35 cm.李蕭錕
(2)《阿彌陀經》泥金手卷一件323×34 cm.李蕭錕
(3)《大悲咒》七彩橫幅一件317×53 cm.李蕭錕
(4)《心經》七彩直軸與裝框38件.寫經班同學
總計超過40件作品,經文中的每一個字、每一個顏色,或漸層、或堆疊、或形意、或變體,字字如花般綻放,彷彿《阿彌陀經》經文中,「黃金舖地,雨天曼陀羅花」,天降花雨,如詩如畫的佛國境界。
願以此功德,迴向十方法界眾生
/展出地點
《紀州庵》台北市中正區同安街107號.(02)2368 7577
/開幕式   七月五日下午二時
/展出時間    七月五日-七月十九日中午.
週二、三、四、日Am 10~Pm6
週五至週六Am10 ~Pm9

上圖左邊是華梵大學公關陳曼玲組長,她一見到我就喊我名字,原來,我們曾經是數十年前一同跑教育部的文教線記者,又撿回一個老朋友。不期而遇的驚喜是人生中最美好的經驗啊。

下圖是李老師畫的小沙彌,就連星雲法師也對小沙彌愛不釋手。

F

《你若來開幕,送您一本書一件Tshirt》李蕭錕20250705紀州庵文學森林
這次《曼陀羅花雨《心經》》師生展,特別邀請著名的意研堂設計公司,設計了一本精美的書法集,將贈送給開幕當日前來的貴賓(數量有限,一人一本,只限當日)。
另外,李老師所設計的三款Tshirt,「觀自在」、「色即是空」及「如是我聞」,則是以《心經》為主的經文佳句印製,打破當前以英文為主流的傳統T恤,可以大方且驕傲地穿上自家設計,新潮彩色漢字T恤,因數量有限,開幕當日先到先取(一人一件,只限當日),送完為止。

也可點入這篇文章。

https://www.emuseum.com.tw/Artist2.aspx?id=G300_AA_101424

想更進一步認識李蕭錕老師,請點閱此文。

https://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912684

【時光重逢】跨越生死,抄經靜心——藝術家李蕭錕和宇宙對話

文/歐銀釧 2025.06.20

 

「這幾年,我跨過生死,走過兩個劫難。」好久不見,擅長水墨畫、書法、禪畫、篆刻、色彩學的李蕭錕說。

 

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疫情期間,我罹新冠重症,插管住院一周,長達半年揹隨身氧氣瓶,飽受病魔折磨,好不容易痊癒,重新療養。沒想到,去年身體不適,到醫院檢查,竟發現罹胰臟癌,晴天霹靂。除了配合醫生治療,我日日拜佛,每天做一百零八個大禮拜,三個月之後,再去檢查,已沒有癌細胞,目前只需每半年回診,並且吃醫生開的綜合維他命。」

 

七十六歲的李蕭錕說:「接觸佛法之後不畏死,死就是生。人生的終點站不是死亡,是智慧。」

 

李蕭錕,一九四九年生於桃園大園村,雙親育有六個孩子,他是長子。小時候,因為目擊中元節宰豬隻的畫面,覺得很殘忍,從此不吃肉,立志要發揚不殺生的觀念。

 

小學五年級他的成績是全班倒數第二名,但是美術科特別好。讀初中時,某日,他在家中神明桌寫功課,媽媽對他說:「你要用功一點。」他看著媽媽,眼淚落了下來,決心好好努力。初中畢業,李蕭錕的書法全校第一名,為了貼補家用,過年前,他會在家門口擺攤寫春聯,現寫現賣。

 

李蕭錕勤於鑽研書法、水墨畫,聞名全球。他自己分析:「可能是我的身體裡有祖父的基因。祖父是一名道士,幫信徒驅邪治病,祈福行醫,同時也是神像木雕師傅,我在四、五歲時,就喜歡學他用泥巴捏出神像人偶。」

 

考大學時,他想念美術系,因術科不及格,未能如願,進了文化大學法文系,一九六八年才轉到美術系,順利畢業。一九七四年,考進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當時他選修了華梵大學創辦人曉雲法師開設的「佛教藝術」。「曉雲法師上課是透過敦煌藝術裡的雕刻、壁畫的變相圖,談論佛法,字字句句讓我震懾於佛教的精奧。」

 

取得碩士學位之後,他先後任教於文化大學、銘傳大學、華梵大學,及台北藝術大學。曾獲頒「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

 

「四十五歲是我人生的大轉彎。」一九九三年秋,李蕭錕為了孩子的教育,搬移澳洲墨爾本,他獨自在異鄉抄經念佛,兩個月內以魏碑字體,完成了一部兩萬一千多字的《無量壽經》,寄給曉雲法師。不久,曉雲法師力邀李蕭錕返台,在他創立的華梵大學籌辦美術系,並擔任系主任。李蕭錕說,父母給了他生命,而曉雲法師與星雲大師則給了他慧命,能夠得此因緣,是他生命中極大的福報。

 

「我的人生有三大劫。」李蕭錕回憶,第一劫是念小學時,夏天到溪裡游泳,遇到漩渦,整個人被捲入水流迴旋處,沉下去。「我嚇得大叫。長我三歲的小學同學葉仁青,正好在我左邊,他一把抱住我,才撿回一命。這些年我一直在找葉仁青,想要向他致謝,但是遍尋不得。」

 

另兩個劫難則是這幾年的兩場大病,「歷經兩大劫之後,如今,我很少出門,每周只有兩次出外教課,一次是到華梵大學講課,一次是到學生家裡,教三十多人寫書法。書法課的學生從三十多歲到八十歲,各個年齡層都對書法感興趣。我教他們抄《心經》還有《延命十句觀音經》。」

 

「現在我大部分時間在抄經。書寫是一種對話,和自己對話,和遠方友人對話,和大自然對話,和整個宇宙對話。」他翻開自己十多年前畫的小沙彌〈松下抄經圖〉,若有所思地說。

 

二○二二年十月,現任華梵大學客座教授的李蕭錕和人文與藝術學院院長黃智陽教授合辦《雲山因緣》禪藝展,紀念大學創辦人曉雲法師圓寂十八周年。李蕭錕展出以篆書、隸書、行書、中山王國銘文、甲骨文、竹簡等六種不同字體書寫成的十七幅《心經》創作。其中,如彩虹般的七種絢麗顏色書寫成的彩色《心經》,吸引人們佇足深思。

 

回想當年在華梵大學皈依曉雲法師,「那天共有四個人皈依,我最後離開,曉雲法師告訴我:『你回去之後,好好誦經,你要用藝術弘法。』我本來想剃度,但是曉雲法師說:『你不要理光頭,你要示現眾生相。』數十年前師父的叮囑,彷彿是昨日的記憶。曉雲法師開示:『我們有兩個命,一個是父母給的生命,一個是自己的佛性,慧命。』從此,這是我的人生心法。」

 

彼時他正思考如何讓大眾親近藝術,剛好星雲大師創辦的《人間福報》邀請他撰寫藝術與人文專欄,一次他畫了小沙彌,獲得極大回響,大師便請他為「星雲法語」專欄創作小沙彌。

 

「禪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教外別傳,因此以畫表達禪的公案,就如同佛教的經變圖一般。」二○○九年他在佛光緣美術館台北館舉辦「坐者何人‧李蕭錕畫展」,許多讀者前來觀賞。他說:「看禪畫、讀禪詩除了欣賞藝術作品,更是讓觀者從中去看自己,這也呼應了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提倡的人間佛教。」

 

李蕭錕曾和星雲大師近距離見面兩次。「十幾年前,大師身體猶健時,邀我到佛光山掛單。大師說我畫的不是插畫,而是藝術畫;插畫是方便用詞,似為某人某文而繪,容易生等次分別之心,如同豐子愷的畫就是藝術畫,不是插畫,上面還有詩題,當然是藝術畫。我受寵若驚。」二○一四年,佛陀紀念館舉辦「百花春到為誰開‧李蕭錕禪畫展」,「星雲大師喜歡我畫的小沙彌,特別選在第二天來看展,他告訴我『第一天開幕太多人,他們會找我拍照,我就無法細看看你的作品了。』往事歷歷。」

 

二○一六年,藝術教育館推出「雲水一沙彌——李蕭錕書法首展」,一個月即有三萬多人看展,絡繹不絕。其中,長卷篆書《普賢行願品》是應高雄六龜諦願寺敬定上人之託,耗時二個半月完成的,「一字經文加一彩色沙彌,字字異體、人人殊相。」前年他又為諦願寺寫一部《金剛經》:「念念不離心,每個字要印心。寫完之後甘露灑身。」……

 

我們從下午談到晚上,談到咖啡館員工掃地,準備打烊。李蕭錕繼續以文字學解釋《心經》,我在筆記上速寫他的話語,為了讓我充分解,他數次在我的筆記本上寫字繪圖。「所有的聲音都是佛音,筆在紙上書寫的聲音也是其中一種。」應我請求,他還用原子筆畫了一個小沙彌。他說:「我就是小沙彌。大家心裡都有一個小沙彌。

展名:【曼陀羅花雨《心經》.華梵大學佛教藝術系碩士班寫經成果展】
展期:7月5日至19日(10:00~18:00周一休館)
開幕:7月5日(六)14:00
展地:紀州庵文學森林(台北市同安街107號)

上、下圖是李老師與這群碩班同學們的快樂合照。

關於李老師的創作理念,亦可參考他寫的文章

【文字之美】 突破,是我唯一的出路

有誰推薦more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