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市定古蹟士林神農宮值得一去 士林官邸賞花順遊景點
2025/02/15 16:11
瀏覽428
迴響0
推薦3
引用0
一不小心,這天上午參加完士林官邸鬱金香記者會之後,
就參加了士林神農宮的「弄土地公活動」!
鞭炮齊放時,耳朵幾乎要聾了,只好停止手機錄影,
壓住雙耳,超酷的!好久沒參加這種民俗場合,
剛開始放炮還不知危險,後來臉上被鞭炮噴到,
趕緊停止錄影,躲到旁邊機車後面才安全。
還與同為台南同鄉的檍喬一起拜拜、捐香火錢、逛廟、
找完整的帶把頭的小鞭炮(因為看到路人在火堆裏翻找
,便問說你們在找什麼。她們告訴我倆,把放過且帶把頭
的小鞭炮裝在空紅包袋裏,一整年都發財,我找到兩個,
哦耶)、吃早午餐的小點心,真有趣。

市定古蹟士林神農宮與鬱金香的結合,呈現古典與現代、

傳統與異國之美!

財團法人台北市士林神農宮董事長何逸松(上圖)表示,

今年的士林官邸鬱金香展延伸到神農宮是一大創舉,

讓民眾在晚間也能到神農宮欣賞鬱金香的美。

在神農宮的展區分為二區,一為廟前廣場的「木屐鬱金香」展區,

鬱金香搭配一百二十公分的大木屐;

另一區為傳統的福德洋圳意象區,鬱金香、風車、瀑布、流水

造景的完美結合。廟內還有乾隆57年的芝蘭廟石碑,以及

陳專友大師的交趾陶和五十年前在廟前台灣匠師現場雕刻的

觀音山石龍柱、石堵⋯,每一樣都不能錯過。

市定古蹟-士林神農宮小資訊

服務時間|早上八點至晚間九點,全年無休(廟門開啓早上六點)

服務電話|02-28324955

本宮地址|台北市士林區前街74

LINE官方粉專

https://page.line.me/shennong1741

神農宮IG

www.instagram.com/shennong_1741?igsh=MXhwYmUxcm1tbjhhMw==@

士林神農宮本來名為「芝蘭廟」,是奉祀土地公福德正神的廟宇。但士林居民在乾隆年間為福德正神重修寺廟時,在屋頂採用了帝王等級的神祇才能使用的燕尾樣式,一方面突顯了土地公在拓墾移民心中的重要地位,一方面卻使廟宇過於華麗而不符合規範。為了避免廟宇違規而遭受拆除的處罰,當地居民於是增加奉祀具有帝王位階的神農大帝作為主神,這樣的轉變也呈現出漢人寺廟、家禮教秩序與在地人群信仰的互相妥協與結合。
士林神農宮歷經多次改建,但仍保有許多舊物,如三川殿前石雕龍柱以及廟中的石樑、石雕窗,清代乾隆年間之長生祿位與咸豐年間之香爐,以及清代刻製的神農大帝、福德正神像。而神農宮正殿左右兩側柱子嵌有日治時期的石柱,正殿也維持日治時期牆面設計,所採用的觀音山石具備時代特色,在當代已經不易重現。廟中並保存多座記載廟宇修繕始末與捐獻名單的石碑,以及人們用以燃燒字紙的敬字亭,見證了士林地區的發展過程與早年文風鼎盛之歷史。

這三張照片,是我非常喜歡的交趾陶作品,做出士林的十大景點。

很臺式風格喔。

神農宮內供奉有多座神農大帝神像。神農大帝的塑像型態一般有兩種:一是裸身赤腳、僅在肩上與腰間圍上樹葉的原始人樣貌,同時手持金黃色稻穗,象徵農業的發明以及從原始到文明的轉變;另一種則是穿戴帝王衣飾冠帽的形象,象徵華夏文明與民族始祖的崇高地位。士林神農宮所奉祀的神農大帝是原始人的形象,並且有紅色與黑色兩種面容,赤面象徵神農氏發明農耕之後,因食用五穀而氣色紅潤的樣貌,黑面則是神農氏因誤食毒草而面色發黑,紀念神農氏為人們尋找草藥的犧牲。
另一方面,士林神農宮內有許多以高溫彩釉燒製的交趾陶作品,製作者為洪坤福派之弟子陳專友(1911- ),是20世紀中期臺灣廟宇建築界裝飾技藝中的佼佼者「五虎將」之一。臺灣廟宇的交趾陶裝飾常以傳統戲劇之劇碼為主題,呈現在1塊牆面上的1個主題故事就稱作1堵「齣頭」。
在神農宮三川殿內殿的橫樑上,就有6堵交趾陶齣頭,加上前殿牆上靠近屋簷處的「水車堵」以及位於兩側左右相對的牆面上的「對看堵」,總共有12堵交趾陶齣頭,而每堵內的交趾陶人物數皆在7座以上,人物總數可觀,人物之身體姿態細緻而有架勢,保存了豐富的傳統裝飾技藝作品。

上圖是壽桃塔。

下圖是各種壽龜,有「萬壽如意、財源滾滾、好運來、滿」

等好的寓意。

造型非常可愛的貢品。
謝謝財團法人台北市士林神農宮董事長何逸松送我們的紀念品-
雲林西螺的瑞春白醬油。
還有與台北市農會、士林區農會合作的「山藥養生燕麥粉」,
都是健康走向的禮品。

上面這張是兩頭牛。

上圖是麵線塔。

台灣宗教百景這個網站介紹極為詳細。

https://taiwangods.moi.gov.tw/html/cultural/3_0011.aspx?i=93

有誰推薦more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