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愛班 生活雜記 (19) 法國博訥濟貧院之旅
2017/12/16 05:20
瀏覽2,409
迴響3
推薦129
引用0

 

 

文   /   攝影 :  愛班  劉金柱 

 

博訥濟貧院(Hospices de Beaune) 位於法國中東部勃艮第的一座歷史悠久城市,羅馬統治時期就是養牛和葡萄種植的基地。1443年勃艮地公國大臣尼古拉斯·羅林和他的妻子薩林斯Guigone倡議以『上帝的榮譽和光榮』之信念,要為飽受英法百年戰爭及黑死病蔓延所苦的窮人創建一個高雅的救濟所,這個理念也得到勃艮地公爵的支持。

145211日這座哥德式風格造形,屋頂鋪設幾何形狀琉璃瓦,內部設備和裝飾精巧的濟貧院開始啟用。這個殿堂在當代可稱為建築界瑰寶,再加上醫生醫術高明又免費,沒多久消息就在窮人間快速傳播,羅林也很快發現資金已經見肘。他除了再投入金錢外想出一個聰明的點子,就是捐贈葡萄園,讓釀製的葡萄酒每年注入資金。

但沒有想到受盛名所累,每天都是門庭若市,後來他巧妙的運用基督教奉獻精神,以『傳播愛』為號召,立即獲得教會聲援並且得到社會賢達、高官權貴及王親國戚的共鳴,有人捐贈金錢,也有捐贈最受他歡迎的葡萄園。就這樣,讓這個燒錢的濟貧院最後終於擁有62公頃葡萄園,持續運作500多年,直到1970年結束改為博物館。

 

 

濟貧院建築群相當龐大,包括一個寬廣的運動中庭,病房、醫療室、藥理室及廚房等建物,地下有個近百公尺酒窖(珍藏自已釀造的葡萄酒) ,其全貌可以由18世紀一位病患,用麥稈製作的模型看出(他堅持用此抵醫療費)。

 

窮人大廳,是濟貧院的主要建築物長50米、寬14米、高16米牆壁是石磚砌成,大樑由左右兩個龍頭啣著並飾以彩繪,屋頂採用橡木板裝填再繪圖,非常的壯觀、美麗。12世紀法國巴黎大學已有醫學院,對於人類身體的構造已有研究,法庭常會提供死刑犯供作解剖。十字軍東征又帶回許多的東方醫藥、技術及集體治療的醫院制度。尼古拉斯·羅林將這些都應用在濟貧院,在他網羅名醫購罝設備開業時,窮人看到高大寬敞仿若教堂般的醫院,大廳兩邊排開的病床,艷紅色的帷帳床罩雪白的床單,第一個病人簡直以為到了天堂,更不敢相信醫生專業治療、修女不嫌不棄的照料,康復後竟完全免費。後來的殘疾、孤苦也同樣的得到照顧、獲得尊重。真的,捨不得離開。

以致當年,遠在巴黎的窮人都在吟唱:

我病啦!博納!讓我病吧!
只有博納的酒香能喚醒我!
只有博納的溫柔能治癒我!
我病了!博納!我要來了!

 

 

二次世界大戰法國被德軍佔領,曾發生修女為救受傷英國飛行員,將他藏在病床下。後來,教會還假裝舉辦一個盛大送葬儀式吸引了德軍注意,修女就趁機偷偷的把他送走。這個故事1966年被拍成電影大進擊(LA GRANDE VADROUILLE),由法國和英國合拍的,故事被改寫為法國人幫助三個英國飛行員逃走的搞笑劇,在法國獲得1700 萬人觀看的票房紀錄,連我也記得飛行員由天而降畫面。但這次拜訪到故事發源地博納濟貧院,才知道那群愛國的修女,可是冒著生命危險救飛行員啊!

是濟貧院,但又是醫院,怎能拒絕有錢人呢!所以,也必須設高級病房。但為彰顯達官貴人、地方仕紳身份及陶冶高貴心情,這個房間牆壁掛滿宗教油畫及當代大師名畫,而且醫治方面確也周到、體貼,還有木製輪椅供病人使用,神職人員更日夜代為祈禱。富人在如此環境下治療,想必很快康復,可是向他收的費用也非常的高昂,以做為補貼。

 

早年醫藥知識已用文字記載,濟貧院的醫生又不斷研究,不僅可以作一般的醫療甚至已試用鴉片為麻醉劑。醫藥室仍保存手術工具、止血鉗及刀具,可以想像當年醫生正用這些工具開刀的場景。還有座1760年銅製蒸餾鍋,如不是擁有豐富的知識,怎知道可以提煉植物精油呢!修女同時是做為藥劑師的,她也負責研磨乾燥植物粉末,使用蜂蜜混伴,以製作藥膏、藥丸及糖漿。

 

 

當濟貧院大量的擁入病人,醫生是在努力救人,但餵飽所有工作人員及突然來的食客並不容易,修女們必須在園林種植農作物或去市場選購食材,還要大膽的宰殺兔子,每天一定是忙到晚禱後才得休息。

下圖兩個美呆的天鵝頸水龍頭,製作的又精細亦實用,連我看了都想買一個。機器人『貝特朗先生』是1698年安裝的,他頭戴白帽、腳蹬長靴,穿著紅色緊身衣配金色鈕釦的制服,正不停的推動烤肉叉的搖柄,以分攤修女工作。

 

 

濟貧院設有臨終關懷堂,一般是由修士為亡者靈魂祈禱並等待上帝的審判。關懷堂祭壇上懸掛著畫家羅希爾范德魏登所繪,羅林和妻子面對面跪在天使前祈禱的畫相。另一幅,是世界公認最為珍貴的『最後審判』畫作,模擬基督的腳下四個天使與身穿白色禮服和紅色大衣手持天平的大天使聖米歇爾,正對亡靈進行最後的審判,以決定是上天堂或下地獄。

 

 

中世紀歐洲是沒有醫療體系,一般人是缺乏醫藥常識。大部份人認為生病是上天的懲罰,當人受傷或生病只能向上帝祈禱,或找巫醫、占星者獲取慰藉。但有些教會是批判民間醫藥為魔法,和基督教信仰是不相容的,基督徒也不宜以醫生作為職業。在當時那種環境下,羅林竟先以『上帝的榮譽和光榮』之信念,化基督教會可能的阻力成為助力,再以捐獻金錢、加碼葡萄園,志在救窮苦之人。而事實上,他的行為可能早已感動了上帝,使得濟貧院62 公頃葡萄園竟然大多位於金丘,也就是法國勃艮第頂級葡萄酒產區。使濟貧院年年有龐大收益,才能償他窮人看病免費的志願。像這樣一位大智大慧的仁者,聖米歇爾最後審判,不僅是判他上了天堂,應已封他為聖人了吧!

經過濟貧院地下酒窖釀造出來的酒,或許是得到神的加持,特別好喝。連莎士比亞1605年歌劇李爾王中,就曾用李爾王之口來稱讚博訥葡萄酒,歌詞是:
羅馬帝國征服了世界!
博訥的酒征服了羅馬!

到了近代,為籌備濟貧院費用,1958年起每年11月第3個星期日舉行『博訥濟貧院葡萄酒拍賣會』,所有收入捐獻濟貧院。勃艮第地區連續舉行三天節慶活動,有音樂會、街頭表演、品酒活動吸引全球買家雲集,成為勃艮第葡萄酒文化的精神象徵。每年還選出號稱『總統等級 』(pièce du president) 的酒,由政要名人或影視紅星進行『傳播愛』的拍賣,在2015228公升的酒,由美女主持人不斷刺激、鼓勵及大眾齊唱『I love you!I love you!..』氣氛下,竟飊到48萬歐元。把羅林愛的信念,充份轉化為經濟價值。

中西價值觀:最近發生長庚醫院急診室醫生集體辭職事件,我們比較一下中西捐贈動機之差異。

尼古拉斯·羅林捐葡萄園給濟貧院:是大愛 - 永遠作為窮困病患的醫療費。

王永慶台塑四寶股票給了長庚醫院:是小愛 - 變相的給子孫留下財產。

但我們逆向來做個模擬,如果王瑞慧董事長尚記得王永慶先生的經營理念也有『奉獻社會』一詞,這次刀不砍主委李石增,反而用股利增聘醫生和擴充急診室床位,讓急病者得到適時照顧(況且台灣健保制度醫院是收費的)。相信王永慶先生留下的名聲,不僅是經營之神,直到500年後都是台灣之神。

 

PS:對電影大進擊(LA GRANDE VADROUILLE) 有興趣,在You Tube上輸入片名可看到修女救人的畫面。

 

 

 

 

 

 

 

有誰推薦more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3) :
3樓. 雲大少爺
2017/12/25 14:25

很特別的參觀

濟貧院

愛心不分年代

的確,愛心不分年代,

希望我們更能發揚光大,濟助貧民。

Chen Mimi2017/12/28 04:32回覆
2樓. 寧靜姐
2017/12/17 13:10
最後一段發人深省!不知道慈濟的捐款那麼多,為何不辦濟貧院?幫助孤老的人。
的確,希望台灣的慈善團體能效法羅林的高貴情操並發揚光大,濟助貧窮及孤苦無依的老人。 Chen Mimi2017/12/17 15:07回覆
1樓. 馮紀游陸游:漫長當下
2017/12/16 19:04
謝謝您一年來分享的好文、支持與鼓勵!謹再次推薦貴格並祝週末愉快!微笑
感謝閣下的美言及推薦,並請繼續賜教。 Chen Mimi2017/12/16 20:10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