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惡>音義探討
五零年代<中蘇交惡>,報章雜誌連篇累牘的報導,在新聞標題和文章中不斷出現<交惡>,許多人望文生義,以為是:中蘇雙方外交關係變壞了,就讀作ㄐ丨ㄠ ㄜˋ(交往惡化)。我也頗以為然。多少年後,翻查詞典,殊不知<交惡>在詞典中的音義,全不是那麼回事兒,才知自己愚昧。謹探討如下,敬請指教。
從網路搜尋可知,<交惡>是一個相當常用的詞語:
Google搜尋約有 3,270,000 項結果(3百27萬則)
雅虎奇摩交惡 搜尋結果約102,000個 (10萬2千則)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交惡 ㄐ丨ㄠ ㄨˋ
感情破裂,彼此憎恨仇視。左傳˙隱公三年:「鄭祭足帥師取溫之麥,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鄭交惡。」新五代史˙卷四十七˙雜傳˙馬全節傳:「自出帝與契丹交惡,全節未嘗不在兵間。」 |
<交惡>一詞最早出於<左傳>,東京大學漢籍善本全文影像資料庫<春秋左傳註疏>註:兩相疾惡。疾是憎恨,今作嫉;惡是厭惡 討厭 憎恨。疾惡就是憎惡,同義複合詞,惡音ㄨˋ,跟「疾惡如仇」的疾惡不同,那是動賓結構,意為憎恨惡(ㄜˋ)人。
<周鄭交惡>是鄭國一再偷取周國麥禾,所以周國就和鄭國彼此憎恨仇視。 交是交互 交相 相互 彼此,惡是厭惡 討厭 憎恨,複合成<交惡>,就是相互憎惡(ㄨˋ),結果則是彼此關係惡(ㄜˋ)化,關係變壞了。但是,不能把語句的意思,代替詞語的結構意義,所以仍應讀作ㄐ丨ㄠ ㄨˋ。
<交惡>的語句結構常是:
甲乙(或二者)交惡,如<中蘇交惡>,<兩人交惡>;或是:(甲)與乙交惡,如<美與蘇交惡>,如已知主語甲則可省略,如<與神交惡>(省略主語我)。
<君子交惡(ㄨˋ),不出惡(ㄜˋ)聲>是作為君子人者與人相互憎恨,但是不說人的壞話。
茲引<左傳>原文如下:
鄭武公、莊公為平王卿士。王貳於虢,鄭伯怨王,王曰「無之」。故周、鄭交質。王子狐為質於鄭,鄭公子忽為質於周。王崩,周人將畀虢公政。四月,鄭祭足帥師取溫之麥。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鄭交惡。
君子曰:「信不由中,質無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禮,雖無有質,誰能間之?苟有明信,澗谿沼沚之毛,蘋蘩蘊藻之菜,筐筥錡釜之器,潢汙行潦之 水,可薦於鬼神,可羞於王公,而況君子結二國之信。行之以禮,又焉用質?《風》有《采繁》、《采蘋》,《雅》有《行葦》、《泂酌》,昭忠信也。」——《左传·隐公三年》
<古文觀止>卷一選文篇名<周鄭交質>,網路解說如下:
周平王與鄭武公互相把自己的兒子交換當人質(音ㄓˋ)
鄭武公、莊公為平王(周平王)卿士。王貳於虢 (音ㄍㄨㄛˊ;周平王想把政權分給西虢公),鄭伯怨王(周平王) 。王曰:「無之 (沒這回事)。」故周鄭交質 (周鄭交換人質):王子狐為質於鄭,鄭公子忽為質於周。
王崩,周人將畀(ㄅ|ˋ;賜與,給予)虢公政。四月, 鄭祭足帥師取溫之麥 (周王室溫之麥);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鄭交惡。 (未解釋)
君 子曰:「信不由中(誠信不是發自內心誠意),質(交換人質) 無益也。明恕而行,要(約束)之以禮,雖無有質,誰能間之(破壞離間)?苟有明信,澗溪沼沚(小沙洲)之毛(小野草) ,蘋蘩薀藻之菜(各種野菜之名),筐筥錡釜(ㄑ|ˊ ㄈㄨˇ;有腳的鐵鍋) 之器 (各種瓶罐之器),潢污行潦之水(路旁小池的髒水),可薦於鬼神,可羞(饈)於王公(只要是出於真心的誠信,這些東西都可用以祀奉鬼神,進獻王公)。而況君子結 二國之信,行之以禮,又焉用質(人質)?《風》(詩經.國風篇)有《采蘩》、《采蘋》,《雅》(詩經.大雅)有《行葦》、《泂酌》(ㄐㄩㄥˇ ㄓㄨㄛ ˊ),昭忠信也。」
(「信不由中,質無益也。」若不能發自內心誠意的交往,爾虞我詐,就算交換人質,再多的保證,亦無濟於事。)
<周鄭交質>的歷史背景:
鄭莊公是周平王的卿士。由於鄭莊公連打勝仗,勢力越來越大,於是逐漸不把周王放在眼裡。周平王看到鄭國太驕橫了,不願把處理朝政的大權都 交給鄭莊公,想將一半的權力交給另一個卿士虢公,鄭莊公知道後很不滿。周平王不敢得罪鄭莊公,就將王子狐作為人員讓他住到鄭國去;而鄭國公子忽也作為人質 住到都城雒邑,史稱〝周鄭交質〞,此事使周天子的地位大為降低。
周鄭交惡發生於前720年,鄭國侵犯東周的國境。
鄭桓公曾經是周朝朝廷的司徒,鄭武公也在周平王時出任卿士。鄭莊公繼承父親為鄭國國君時,也承襲了父親在朝廷的卿士職位。後來,周平王寵信,有意擢升虢公忌父、分享鄭莊公的權力。鄭莊公怨恨周王,周王隨即澄清,並以王子狐入鄭為人質,鄭國遂派遣世子忽入 周為人質,史稱「周鄭交質」。 前720年,周平王去世,周桓王繼位。周朝廷準備委任虢公執政,取代鄭莊公。鄭莊公派遣鄭卿祭足率領鄭軍在四月收割了東周王畿內溫地的麥,又於當年秋天再率領鄭軍收割了東周王畿內成周的禾,周鄭關係因此進一步惡化。
但是大陸網路詞典<漢典>音義一分為二。()內為筆者加注。
1交恶jiāoè (ㄐ丨ㄠ ㄜˋ)
双方感情破裂,互相憎恨仇视(依此解釋應讀ㄐ丨ㄠ ㄨˋ)
周郑交恶。——《左传·隐公三年》
2 交恶jiāowù (ㄐ丨ㄠ ㄨˋ)
关系变坏;互相憎恨仇视(前半解釋是交恶的結果)
两国交恶(後半解釋與前同,兩讀舉例用法沒有差別)
網路<互動百科>說:交恶是现代词,是一个专有名词,指的是双方感情破裂,互相憎恨仇视。(音義如下)
交恶–读音jiāoè (ㄐ丨ㄠㄜˋ)(依釋義應讀ㄐ丨ㄠ ㄨˋ)
周郑交恶。——《左传·隐公三年》(前面說是現代詞 ,是一个专有名词,這兒又舉古文用例)
可見今人使用古文詞語未能深入了解,常常望文生義,以為解釋能通就好了。再加ㄧ些詞典不能詳加解說分析,也常以訛傳訛,也就造成更大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