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魔鏡
2025/07/16 21:25
瀏覽232
迴響3
推薦18
引用0
「日常不過一場魔術,鏡子讓我們相信一切都還好。」
——《日子與幻覺》

在台北信義路上,有一家看似平凡的速食店。多年前,我每次去附近出差,總會特地繞過去吃頓早餐,像是朝聖。點了熟悉的套餐,端上樓,在二樓挑個靠窗的位置坐下,那個位置,剛好正對著一整面鏡牆。
那牆,是由數片鏡子巧妙拼接而成。店裡的人都戲稱它為「魔鏡」。
清晨的光線從落地窗斜斜灑進來,在鏡面上投下細緻的光影,彷彿替現實加了層柔焦濾鏡。鏡中的自己突然變得順眼許多,臉色比記憶中亮一點、精神比實際上好一些,就連手上的咖啡也彷彿變香了。
坐在那兒的人們,幾乎都不自覺面對鏡牆而坐,我們都不是單獨一人,我們是在與另一個自己共進早餐。
一個更好看的自己,一個受光影庇護、沉默又親切的版本。

那光的質地,總讓我想起維梅爾的《戴珍珠耳環的女孩》——那雙眼睛的凝視、那唇角的光點、那藍頭巾的層次,每一筆光都像是經過設計,卻又自然得不可思議。
多年後,我又回到那家店,懷著期待走上二樓。發現那片魔鏡牆已不復存在。店家重新裝潢,將空間規劃得更有效率,詩意不見了,魔法也不見了,像一場夢醒。
我們總以為記得的是人,其實是光、是影、是那面曾經映出自己好看的鏡子。

鏡子的消失,讓我想起另一面鏡子,我常去的理髮店。
那是一間小店,沒有招牌,只有熟悉的老闆和一張張老舊的椅子。最近老闆說店要收了,年紀大了,又請不到師傅。聽到這消息,我心頭微緊,像是哪個老朋友要離開這城市。
臨走前我忍不住對老闆說:「我可不可以把我那張鏡子帶走?就是我每次坐的那張椅子前面那面。」
老闆大笑:「你真有眼光,那面鏡子可是我特別訂製的喔!它會讓人看起來比較瘦一點!」「這是我的營業秘密啦,客人看起來瘦、心情就好,剪髮也順利。」

蛤?原來這麼多年來,我都被它哄騙了?難怪我常常一走出店門,就覺得自己變帥了……
真相揭曉,心情充滿著失落,有點後悔知道事實。那些不知道真相的時光,真是幸福啊!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心情隨筆 心情日記
自訂分類:不分類
下一則: 水蜜桃甜不甜?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3) :
3樓. 紅袂
2025/07/17 10:17
社會太現實也冰冷,偶爾進入到魔鏡般的幻境,只要是能讓心情變好變美麗變和善變得更有自信,這片鏡子便是好鏡。



不單是理髮廳,但凡只要是服務業擺放的鏡子都有其用意,且大多都是特製鏡,譬如服飾店,只要顧客試穿新衣後站在鏡子前,立馬顯瘦且婀娜,購買性提高,營業額便提高。在譬如鞋店,也是同樣道理。



故事中魔鏡的需求,往往來至於對自己不夠自信的壞皇后。有了鏡子,才會對比出人類的自戀行為。自戀方向決定對與錯;正確,便是助己及人的事,錯誤,便是害己及人。



倘若您最後獲得這片魔鏡,或許可廣澤眾生,讓小的我也有機會照一照鏡中的妖又多了幾條歲月皺紋。謝恩先!
您的分析,像市場調查報告,讓人懷疑自己這張臉到底是自己看到的、還是鏡子讓我看到的?
鏡子從來不只是反射,它更是一種引導,引導欲望、引導幻想,也引導自我認同的修辭。特製鏡的功用不在於「讓你變美」,而是讓你「相信你變美」。
這信念一旦成立,錢包自然也就敞開了。
我認為有關寓言裡的魔鏡,它不是一面鏡,而是一個問題:「究竟要誰來認可你?」壞皇后之所以壞,並非因為照了鏡子,而是因為她只照那一面會說話的鏡子,忘了自己也可以是自己最誠實的回答。
若我真得了一面魔鏡,必不敢獨享。願鏡中妖氣不減、年輪照見、膚質不磨;更願眾人都能笑著照鏡。哪怕臉上的皺紋像河流,也只見細緻如嬰兒肌膚。
寫完這回應突然有個念頭:在冰箱上貼一面鏡子,每想吃甜點前,先提醒自己,照照人間現實的光影。 慎卿2025/07/17 17:48回覆
2樓. 媺媺
2025/07/17 07:44

那面魔術鏡已是公認公開的商業法寶,您是「衆人皆知唯獨我不知」?還是借題發揮?

在實事求是中偶爾、稍微的騙騙自己,放鬆一下,何嘗不可,生活不一定要這麼一成不變。

只是,偶爾,偶爾的......。但絕不能偏離軌道太遠太久。

我聽說過健身房的鏡子、女裝專櫃的試衣鏡、美龍沙龍的鏡子都是所謂的商業用鏡。只是沒想到一般男士理髮店也需要用到魔術鏡?
在這個不斷修圖、濾鏡與想像的時代裡,真與假的距離都只變成參考,就像知道舞台上演的都是假的,還是願意為那場戲鼓掌,哪怕只為自己偷得一刻夢幻。安頓自己那顆半信半疑的心。
偶爾自欺,是生活給的甜點。
只是甜歸甜,不能當主食吃,吃多了卡路里會來找,良心也會抗議。 慎卿2025/07/17 17:45回覆
1樓. 阿妙.
2025/07/16 22:47
人生的路好長好長,總是在多種角色之間扮演與替換,虛實難辨,真假難解,當撕開包裝看著呈現在眼前的一切,不知道該如何解釋?是真也是假,是虛也是實,因為無法絕對定議,只能接受,因為事實都是殘酷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看當下心境變化隨而轉換。
有時是無力反抗,放手放下反而輕快飛翔,乘風飛翔,破局破繭重生。
你的話揭開人生那層層疊疊的假面與現實。人生確實像一場永無休止的角色扮演,在真與假的縫隙之間遊走,虛實交錯,讓人迷惘卻又不得不前行。莊子裡有一句話:「其生也若浮,其死也若休。」人生既像浮雲般飄忽不定,又像長眠般沉靜無聲。正因為無法絕對定義,才更顯得真切而痛苦,也因此,我們常常只能學著「接受」,不是屈服,而是深知反抗無法改變現狀的某種領悟。

「放下」,正是這一切的出口。當我們停止執著於誰真誰假、何虛何實,也許才能夠輕盈如風,從執念中掙脫,從角色中抽身,如蝶破繭,如鳥振翅。 慎卿2025/07/17 17:44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