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聽聞媽媽運動回來的消息, 得知那位 時常面帶微笑 熱心公益 , 參與慈濟公益活動的家人好友張師姊,因車禍往生的惡耗, 家人得知後都內心難過不已 ,感到十分惋惜, 由於**JIM**跟她不是很熟,(不知道她的全名),原來昨天報紙上的新聞居然真的就是她....
話說以前,她總是在大熱天或者大雨天,或者抱病,不辭辛勞大老遠的親自跑來家裡,找家人,邀約一些募款.做資源回收....等等公益活動, 或者登門問候話家常 ,每次來門前見到她總是滿面笑容, 讓人感到十分親切 ,或者打電話找家人, 言語上也總是客客氣氣的 ,有時我還覺得自己平常說話是不是太不和善了...有時候她還自掏腰包,購買一些義賣的東西或者義賣券, 當伴手禮送來給朋友們, 鼓勵大家熱心參與,.........
看見到她的出現,原本煩悶的工作,都會暫時拋開一切,感染到她的親切態度與樂觀精神. 因為她...多少也讓我偶爾也參加幾次的慈濟祈福公益活動,..也因為她...讓我們更認識慈濟人的精神與活力, 感染到她熱於助人愛人的一顆慈善心,在此我知道,如此的文筆無法足以貼切形容她 令人敬佩的精神與事績 只是聊表我自己對她的一份小小感恩的心意.
話說到此,感覺到在今天的貪婪社會裡, 仍然有如此跟她一樣愛心公益的善心人士 ,在群眾裡散播愛的種子, 相信他們的善行,不僅只是大愛電視的真實劇情演出而已, 更把這份無私的愛, 散播在世界上每個角落......讓我們充滿愛與關懷
當然囉!不只是慈濟,有更多的宗教團體,也在默默的對這社會付出 ,相信他們的辛苦將會帶給社會,更多的正面的影響力與現實社會的人性溫暖...
在此深深地向 張師姊 敬上最崇高的敬意
並獻上 感恩的心 這首歌 給 敬愛的 張師姊
也許我們不能再看見她 慈祥的笑容與親切的聲音
但是她的愛 將永遠留在 我們每個人的心裡...
*感恩音樂* 請按下面play
~順便呼籲大家要隨時注意行車安全,對於大小型車輛,絕對要保持安全距離~
千萬別認為任何車輛都會讓您(因為開車駕駛都有看不到的死角)
新聞內容如下:
慈濟環保志工張梁敏昨天做完資源回收,騎機車返家,行經台北巿延平北路6段,與預拌混凝土車發生碰撞,慘死輪下,家屬悲憤難以接受,晚間還趕到台北市士林警分局要當面質問肇事司機怎麼開的車。
警方調查,60歲婦人張梁敏昨天上午在社子地區做資源回收工作,收了兩趟,中午收工,準備回家做飯,騎機車行經台北巿延平北路6段還未到通河西街,就與施金德(39歲)駕駛的預拌混凝土車發生碰撞,跌落車下,拖行約4公尺,躺臥混凝土車下。
消防人員據報救護,發現張梁敏胸腹骨折,人已氣絕,地上留有一攤血跡,先協助移置路旁;家屬趕到後悲傷痛哭,不解車禍怎麼發生,懷疑預拌混凝土車司機撞倒人車後,再行輾壓,致張梁敏慘死車右輪下,毫無生機。
施金德供稱,混凝土車的駕駛座較高,他未看到機車,等聽到碰撞聲,緊急煞車停下來,婦人已躺在他的車底下;警方發現,機車頭朝左與混凝土車垂直,機車右側倒擠在混凝土車左側車頭下;檢警與法醫會同家屬相驗,發現死者全身多處骨折,胸腹受擠壓,大量出血休克死亡。
家屬昨晚趕到士林警分局要當面質問肇事司機,士林地檢署檢察官江林達安慰死者家屬,表示要家屬先安心處理死者後事。
(音樂轉載自網路 新聞內容來自聯合電子報 . 如有問題 請告知 將立即取下 )
- 25樓.2007/12/23 16:22永恆
如您所言張師姐
已經功德圓滿
佛已經接引張師姐到極樂世界
阿彌陀佛
我們也覺得應該是如此才是!! **J I M** 於 2007/12/23 21:45回覆 - 24樓. **J I M**2006/07/24 15:22感恩大家的回應
今天正是張師姊 出殯的日子
她的好友們 對於她用生命 去做環保志工的志業 都深感欽佩
雖然每個人內心 都有充滿著不捨與無奈
但大家都認為 如今她算是功德圓滿了
- 23樓. vivijr2006/07/22 16:23盼阿彌陀佛接引她上西方極樂淨土九品蓮台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回向
也真 - 22樓.2006/07/16 01:00祈願阿彌陀佛接引西方極樂淨土
少了一位菩薩 , 的確是社會的損失 ,
相信功德圓滿的她,能早日進入極樂世界,開開心心的過日子.
- 21樓. 春眠。人間如夢,2006/07/15 23:06這樣的好人
這樣的好人
一定去很棒的地方的
- 20樓. 彼德兔2006/07/14 09:40安排
有時候這樣的走法讓人有點錯愕,但是老天爺一定有他的安排。
在台灣不比在國外,對人命尊重的觀念尚值得推廣。 - 19樓.2006/07/14 00:41請問上帝
為什麼默默行善的人被你帶走了,
為非作歹、禍國殃民的人你還留他在人世。
- 18樓. 晶晶晶2006/07/13 21:30願他在上天過得好
世事難料
我們都不知道明天與意外哪一個會先來到。
寫作的目的是在經營自己的靈魂,透過它對社會人文的關懷,和向內的反求諸己,特別是讀者的回應,才會真正了解自己,修補靈魂的缺損。 - 17樓. vegan2006/07/13 15:35願菩薩照顧她,祝她好走
願菩薩照顧她,祝她好走 - 16樓.2006/07/13 09:59惋惜
不是不存在存在我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