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育子女是父母的天職,但祖父母照顧孫子女的情況愈來愈普遍,時常疑惑,是否倫常已改變,養育子女成了祖父母的責任?
祖父母們照顧孫子女的理由如下:
l 子女沒有時間、能力照顧孩子
l 幫子女省下保姆費用
l 不信任專業保姆
l 退休了沒事做
l 自認比子女善於養育孩子
l 無法與另一半相處,照顧孫子比較不會吵架
常見祖父母犧牲自己的退休生活照顧孫子女,讓子女們過著輕鬆的日子,有些子女習慣了一身輕的日子,連假日也不接回孩子,自在的安排節目或去旅遊,讓爸媽替自己照顧孩子的事變得順理成章,甚至連費用都由爸媽買單!
許多祖父母認為替子女照顧孩子是為他們節省支出,或讓他們多賺一些錢,但權衡輕重,完全不值得。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由襁褓到成年,誰能替代雙親的角色?而祖父母的人生已屆黃昏,可以輕鬆過日子的機會一生也只有這麼一次。子女將父母的犧牲當成免費的服務,輕易地拋棄為人父母的天職,太可惜也太不負責任!
許多人不信任專業保姆,祖父母們搶著報名保姆訓練,以便領取政府給予合格保姆的補助,就是不願雇用專業保姆。不信任專業保姆,減低了人與人的互信,不雇用專業保姆,則減少了保姆的就業機會,兩者都對社會無益。多數祖父母有經濟基礎,仍然選擇自己照顧孫子女,何苦?信任專業保姆,提供她(他)們一份工作,自己輕鬆過日子,何樂不為?而且,留過多錢財給子女,不見得是好事。林則徐說:「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麼?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
「子女很辛苦,所以幫他們帶孩子」是另一種聲音。在過去,夫妻胼手胝足建立家園總是為人歌頌,父母也以子女的刻苦耐勞為傲,曾幾何時,父母變得如此「疼愛」成年子女而捨不得他們吃苦?自己年輕時不是這樣奮鬥過來的嗎?古人明訓–「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已不適用於今日了?
還有些祖父母自認比子女更會教養孩子,其實,祖父母的體力、觀念、育兒知識都不如年輕一代,如果子女真的不如他們,不就代表自己的教育失敗(好的教育是讓孩子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那怎敢再教育孫子?
至於老倆口無法單獨相處,請雙方努力改善,夫妻攜手共同走過曲折崎嶇的人生,到了遲暮之年,理應相知相惜彼此扶持,或至少可以和平相處,若走到無法單獨相處的窘境,還真遺憾!
「沒事做,不知如何打發時間」也是人生憾事,辛苦了大半輩子,期盼的不就是退休這一天嗎?想做甚麼就做甚麼,不想做甚麼就不做甚麼,何須煩惱「退休了不知該怎麼過」?上班時覺得工作辛苦,退休後不知該怎麼過,人生若如此,就太不幸福了!
祖父母帶孫子,剝奪了子女親身撫育孩子的機會、剝奪了年輕夫妻胼手胝足、奮發向上的機會、剝奪了專業保母的工作機會,也剝奪了祖父母輕鬆安度晚年的機會。
祖父母撫育孫子女所擔負的責任太重,也違反自然界的法則,何不回歸自然,將責任還給孩子的父母,每一種動物的幼兒都是父母養育大的,人類難道要例外?
我知道祖父母帶孫子的情況非常普遍,贊同我的人必定不多,但仍以野人獻曝之忱與杞人憂天之心提供想法,請正在為兒女照顧孩子的祖父母們參考。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7樓. ellen chou 雨僧 秋風秋雨2017/06/08 13:37
對!孩子們一定要自己帶,尤其小時候。
孩子一轉眼就長大,多少天真爛漫稍縱即逝,錯過了就找不回來。
不能依賴隔代教養,現代科技日新月異,老奶奶趕不上。
但是,祖輩的慈愛對孫輩是求之不得的福氣,對雙方都有益。
家庭相處、相親相愛、互相幫助是天性,
是為大同。
感謝你的回應與支持。 湯含夷 於 2017/06/09 11:04回覆 - 6樓. 愛、勇氣、希望2015/06/21 11:59不能同意您更多 ^ ^萬分感謝您的支持與肯定。 湯含夷 於 2015/08/30 20:31回覆
- 5樓. a@a.com2013/09/12 11:03這些年輕時把孩子丟給祖父母的父母,常有將孩子丟給外縣市的祖父母帶,假日才會去或是很少才能回去,導致小孩都不認識父母,除了嬰幼兒時期父母與孩子間的親密信任感沒有建立(反而建立在祖父母身上,小孩把祖父母的家當成自己的原鄉,長大後跟父母住反而是搬家),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外,這些父母晚年面對自己的子女生的孫子,也因為年輕時把照顧嬰孩的責任丟給上一代,晚年時真當了祖父母時,連偶爾在子女有事時幫忙照顧一下孫子都視為畏途! 造成子女心理二度受創,第一次受創是嬰孩時與父母長期分離,第二次受創時是子女感受到生了小孩但父母連探望的意願都非常低! 這類父母只追求個人的自由,心態幼稚,好逸惡勞,年輕時不想承擔最繁重的嬰幼兒照顧工作,年老時連沾醬油的幫忙或主動要求探視也不想! 子女根本就形同有父母的孤兒,無處訴苦。
- 4樓. 阿強七號2013/07/02 14:59
同意您的看法
我們這裡很多隔代教養的學生
常常搞到行為嚴重偏差
或是親子關係疏離等問題
偶而帶帶孫子是不錯
但不能把教養的責任都放手
所以祖父母帶孫子真的影響太大,影響了兒女的行為,也讓孫子女無法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
教育問題的根源在家庭,所有問題學生都源自問題家庭,教改其實一點都不需要,真正需要教育的是家長。
湯含夷 於 2013/07/03 09:11回覆 - 3樓. Den2013/06/25 01:58
做決定時經常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覺得『錢不是萬能但沒錢不能』很重要,或是『可以苦自己就是不能苦了孩子』是真理,就會拼命向這方向去解決問題。但經常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想想以前多少家庭都是單薪收入並且小孩也不少,但都能過得來。現在卻有了新的生活概念。不要說隔代教養,一星期七天每天24小時的保姆服務市面上不少。家裡的廚房是裝飾用,外面餐廳才是廚房。
有時多說了幾句,經常得到的答案是『你不知道,你不了解…』。也就只能嘆息。
的確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湯含夷 於 2013/06/29 20:37回覆 - 2樓. 寄居者2013/06/24 15:45
這個情形在中國大陸非常普遍。
經濟因素是主要原因,夫妻兩人都得出外工作。
- 1樓. pearlz (民進黨抹黑霸凌WHO )2013/06/22 23:44
今天朋友做東請我們幾個好友午餐 - 朋友夫妻帶著14個月大的外孫女來。
我看到朋友夫妻倆含飴弄孫的喜悅與滿足。他們平日到女兒家帶外孫女,但是女兒同時也請了保姆。保姆比較像是幫忙的下手。 - 我覺得這樣蠻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