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自由行16--澳門大炮台
2014/01/15 01:25
瀏覽1,220
迴響0
推薦15
引用0
2013.4.2
手扶梯到頂就是大炮台。雨霧中的炮台,冷洌中帶些蒼涼,炮台上大炮依然堅守在高臺上,望斷山腳下屋瓦,彷彿冷眼旁觀著殖民爭奪澳門的過往雲煙。
澳門大炮台與望廈炮台有著截然不同的命運,大炮台的處境似乎比望廈炮台好,整理成花園又有博物館可逛,又近大三巴埤坊,隨著殖民時空遞移,大炮台由耶穌會的祭天台變為軍事防線,再成為總督官邸,最後成為博物館的一景。這是建築體本身的宿命,隨著功能取向而轉變的,留下是好的,至少可以見證歷史,就怕拆得灰飛煙滅什麼憑弔都失。
別忘來炮台上南門的小食店,喝了一杯葡式咖啡取暖,或許也會偶遇一段澳門大叔說著廣東口音的八卦。

澳門的大炮台(葡萄牙語:Fortaleza do Monte)(又名聖保祿炮台、中央炮台或大三巴炮台),是位於澳門的古老炮台,為中國現存最古老的西式炮台建築群之一部分。
澳門大炮台建於明神宗年間(公元1617年),原為耶穌會大三巴教堂(即大三巴牌坊的前身)的祭天台,保護耶穌會在澳門的產業,後被澳葡政府轉為軍事防禦設施的大炮台城堡。大炮台的建築歷時10年,1626年才完成。大炮台與媽閣炮台和東望洋炮台組成一道堅固的外圍軍事防線,以防範海盜之用。從1623年至1740年間,曾為城防司令和澳門總督官邸。
長達三個多世紀的澳門防禦系統核心解禁了,於1965年曾改建為澳門氣象局後,1998年大炮台的中央建成澳門博物館,現為澳門歷史城區一部份,成為澳門旅遊景點,登上大炮台,整個澳門城區盡收眼底。大三巴牌坊和大炮台兼具中葡文化特色,故為澳門八景。

歷史文物
- 大炮台城堡
- 澳門博物館:館藏
- 澳門古鐘:原置於聖羅撒教堂的三尺古老銅鐘,鑄造於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
登炮台當日天氣不好霧氣濃


大炮台城堡位於澳門半島最高的山上,頂層的中央曾有一座三層高的塔樓,現已不存在。
現頂層為花園,可俯瞰澳門360度的景緻。

黑色碑文描述炮台歷史的過往雲煙

很難相信大樹可以生存長這麼大,
在幾處觀察點發現澳門的大樹是可以有尊嚴的與時代古蹟共榮存在

大炮台佔地約1萬平方公尺,形狀呈不規則四邊,邊長約為100米。

大炮台為昔日軍事防線之核心,建基石為3.7米厚的花崗石。

大炮台城牆由石摻雜貝殼粉而成,闊90米、高9.15米,向上修窄至2.7米厚。

大炮台與媽閣炮台和東望洋炮台組成一道堅固的外圍軍事防線,以防範海盜之用。



炮台上南門的小食店,可以喝一杯葡式咖啡,旁邊有聖母像


葡式咖啡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