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網路傳圖,不確定原始出處,若有人知道請告知,謝謝。)
A:
什麼是民意?
什麼是政黨政治?
一個政黨有自己的理念與政見,而人民贊同這個政黨的理念與政見,就在選舉時投票給該黨推舉出來代表該黨的候選人,這個候選人若當選,以立委而言,就由這個立委當選人去行使監督行政單位、法案立法的通過等等權限。。。。所以黨意必然要貫徹於黨推舉出來代表黨的當選立委以及其他黨員。而「民意」已經在選舉投票時行使了。
(若有立委有不同的主張不同意黨意自然可以退黨成為無黨無派或加入其他政黨。)
政黨政治(或無黨無派)從來就不是在沒有自己的理念與政見之下,就推舉出候選人,而在當選後再開始收集「民意」來形成理念與政見。
所以當一個候選人代表黨的理念與政見出來競選,而人民投票給他就是贊同這個黨的理念與政見。
候選人代表黨意,人民投票決定贊同。
人民不滿意表現,下次選舉投別黨。
A:
有關公投法,僅摘錄陳真醫師的大作分享~
《至於馬英九一上台之後綠色生物就吵個不停的公投法,不就是綠營執政八年的第三年即2003年通過的嗎?國民黨後來決定棄權讓綠營去唱獨角戲,結果連自己人提出的版本都不支持。
如果這法律果真如此禍國殃民反民主,綠營為何當初不趁機照自己的意思通過?幹嘛要聽美國爸爸指揮?接著後面還有五年的執政時間可以廢除或修改不是嗎?為何不修改?林義雄又為何不向當時的執政黨民進黨施壓?》
B:
首先可能要提醒您,立法權之所以和行政權分立,就是因為立法院要監督政府。
而如果如您所說,「黨意必然要貫徹於黨推舉出來代表黨的當選立委以及其他黨員。而「民意」已經在選舉投票時行使了。」那麼,看起來根本不需要那麼多立委,就直接投政黨票,要表決時每個黨加權指數算一算就好了XDD
人民投票給一個候選人就是贊同這個黨的理念與政見,這的確是理想啦。不過大家也都知道,政見常常只能當參考,所以如果事後不滿意,依您說法,如果不考慮罷免與公投,那麼即使這些候選人再怎麼完全背離他當初的政見也沒關係,下次,下次不要投給他就好了。現在也只能由他玩四年這樣是嗎?
候選人代表黨意而非民意,這說法,真的很獨特。
B:
至於公投法,我試著去了解了一下,的確當初一片混帳,各黨各有盤算,民進黨當然如同國民黨和其他政黨,大家都有責任。不過,陳真醫師(我不知道他是誰)的說法,我有幾點想法:
1.如同前則回覆,民進黨執政,不表示他們就可以凌駕立法院,針對任何法條自己廢除或修改通過,如果他們這樣做,同樣是違憲!更何況在那八年期間,國親新仍是多數。事實上,當初陳水扁一度宣布停建核四,也在國親新的政治脅迫跟種種因素下,不得不妥協。
2.就算不論林義雄的確曾為此事譴責民進黨,也因核四復工而辭去民進黨主席職位,「林義雄為何不向當時的執政黨施壓」這個問題,也完全沒能就事論事。林義雄有沒有施壓,跟這個公投法是否有問題該修改,是兩回事。再者,就算林義雄向民進黨施壓,難道陳水扁應該以他一人之意、一黨之意,脅迫立法院照他的意思修公投法嗎?
我們很理性的討論,您真的認為應該這樣做嗎?
3.目前的狀態是,這個公投法的確有問題,您可知道如果投票人數未達門檻,這個投票結果並非無效,而是否決。這也就是為什麼,公投題目是「同意續建核四」或「同意停建核四」,同樣的投票正反方,確會因「沒有出來投票的人數」,而有不同的公投結果?
A:
候選人不代表黨意,那加入政黨何謂呢?^_^
都當無黨無派~^_^
B:
呵呵,那就會出現人家常常開玩笑的說:「某某黨推一顆西瓜出來都會贏」這種情形吧~所以候選人也不用有什麼資格,只要具有某黨籍就好啦,反正一樣都是代表黨意(而且是唯一黨意)不是嗎?
A:
1.您說國親是多數,是不是多數說了算?不然多數要來幹什麼?今天是不是國民黨是多數?
2.應該有兩件事:核四與公投。
「核四」當年林義雄並沒有以死相逼陳水扁,為何今天以死相逼馬英九?
照您的意思,即便林義雄以死相逼,陳水扁也不該照林義雄的意思來做,所以馬英九也不應該照林義雄的意思來做,對嗎?
為何林義雄還能威脅說他若死掉是當權者害的?為何譴責林義雄的聲音如此微弱?這個社會的標準何在?
「公投」民進黨現在在野、也還是少數,都能把公投議題炒的火熱要國民黨順著他的意思,而在執政時卻拿國民黨沒轍?這個邏輯?
3.公投法當然可以修,問題就在為何現在?如果現在在野都能逼迫執政順從,那執政時豈不是更有影響力修?
為何執政時不修?
個人淺見是~政治盤算啦!
少數黨執政時,挑對自己有利的來做。
少數黨在野時,就拼命阻擾多數黨做事。
為何少數黨有如此大影響力?
那要感謝一個人~
1)少數黨霸佔主席台、阻擾開會等等,從不動用警察權!
2)密室協商會議硬把多數黨降為少數黨、把少數黨變為多數黨!
世界奇觀~少數黨說了算!
B:
1.所以當初核四被迫復工了。但是我只能說,在投票與投票之間,人民應該有透過合理的公投機制表達意見的權利。
2.林義雄今日也不是以死相逼馬英九,事實上,不在乎的人,不會被逼到的。老實說,被逼的,是在乎他的人。例如,我猜測如果林義雄真的在這次失去了生命,您或許是不會在乎的吧。有什麼好在乎的?
馬英九的確沒有義務照林義雄的意思來做,沒錯。但他有義務傾聽七成民意的反核聲音。
譴責林義雄的聲音很微弱嗎?我也看到很多啊。你身邊沒有人譴責嗎?那你要不要問問你的朋友為什麼他們不譴責?
3.如果還把現在街頭上的人直接化約成是民進黨動員的,您真是太看得起民進黨了。要是他們動員得了這些人,他們2012還會輸嗎?
街頭上那些人都有自己的思辨能力,請不需侮辱他們為政黨的棋子奴才。
我想我的回覆差不多告一段落了。我始終想試著從公民的角色來談,我覺得一談問題就下結論是藍綠惡鬥,通常就會限於這種角度難以自拔,也通常只會成為藍綠惡鬥的幫凶。給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