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我要拿來自我檢討用的。)
講述原始佛法的空海法師很強調:
修行、開悟,絕對不是變成一個槁木死灰的人,對什麼都不關心、都沒感覺。
我想,絕對也不是像那個著名的Newage笑話裡,一個身處火堆之中的newager一邊揮汗一邊若無事狀的說:「熱?什麼熱?」
大師們從不受苦。並不是因為他們什麼都感受不到,或是卯力忍耐、假裝沒看到。他們只是視角不同、感知不同,因此任何事件對他們來說都是中性的。他們experience而不suffer.
我常想,如果一個自以為在修行的、在修煉的、在練功的,在自稱是什麼莫測高深的老師的,眼中總是只看得見自己的肚臍眼,只把那些覺察啦、勇氣啦、面對真實自我啦、天使的光和愛啦,拿來自我安慰自己的情愛糾葛、愛欲情仇,講什麼世界的和諧、人類的合一、心靈與萬物的偉大連結,但都只存在於腦袋裡,講得頭頭是道,然後終究,搞半天…
終究只願意關注自己的小確幸,卻連自己對他人之苦的「冷漠無情」,對內心深處的價值觀,都毫無思索也毫無自覺,那真的是內心平靜安詳嗎?那樣真的會讓自己比街上的暴民更有資格說自己內心有愛嗎?
那些光與愛,只是拿來妝點自己存在感、優越感的知見嗎?
所謂的想改變世界,先改變自己,說的很有道理,非常有道理。
你創造你的實相,零極限,金剛經,都很有道理,我非常喜歡,非常認同,引以為鑑。
但是,認為自己認同這些話的人,
真的有改變自己嗎?真的有觀照自己內在嗎?
還是,只不過是找到一個藉口,什麼都不用去關心,
然後把頭轉開不看,眼不見為淨,
自我覺得就超然了,就高尚了,就內在平靜和諧,與宇宙同頻了?
明明還在意、其實有態度立場,(而且還是路人甲都看得出來的)
但是還是要催眠自己,我其實是帶著光與愛看待這世界(然後轉頭假裝沒看到)?
一個真正開悟者,絕對不是這樣的。
我難以了解為什麼在某些人心中,「覺察、勇氣、面對真實自我、天使的光和愛」,
只能用在解決自己的原生家庭糾葛、愛情困境、自信…什麼的,
但是不曾想過要用來檢視自己對社會環境生態的看法?
靈性從來不是什麼玄妙虛奇的東西,它是人類活在這世上的基底。
如果有人可以寫出一部靈性社會學,我想一定很精采。
這次的學運,這些被污衊為暴民的年輕人,
我深心覺得他們就是傳說中的靛藍小孩,新時代小孩。
他們對光與愛的實踐,比許多以為自己充滿光與愛的人,要燦爛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