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政績不彰藍營民調數字也會隱藏
2010/11/05 13:47
瀏覽402
迴響1
推薦0
引用0

過去藍大於綠的縣市版塊,綠營遇到民調有很大的比例

會隱藏心中真正的選擇意圖,

導致選舉結果與民調在綠營方面,產生極大落差.

如今綠色版塊逐年加,在中央執政狀態不佳的情況下

政績不彰藍營民調數字也會隱藏!

北市的選舉,那裡有熱到家呢?

**********************************

台灣不是美國,馬英九也不是歐巴馬,

綠黨更不是茶黨!

**********************************

.

.

台北市最新民調 43 42 肉搏戰 熱到家

2010-11-05 中國時報 【旺旺中時民調中心/台北報導】

     首都市長選情膠著,郝蘇聲勢並駕齊驅。依據最新民調顯示,目前台北市有投票意願的合格選民中,四三%的人支持現任國民黨市長郝龍斌,四二%的民眾要投民進黨提名的蘇貞昌,雙方差距僅一%。不過,郝龍斌的看好度揚升至四十%,覺得蘇貞昌能夠獲勝者下滑至三四%。

     台北市既是全台首善之區,更是本屆五都選舉的決勝選區,藍綠兩軍均可說是勢在必得。根據旺旺中時民調中心於三日完成最新電話民調發現,雙方支持度旗鼓相當,另有一五%選民未表態。

     九月中旬有三九%的民眾表態要投給郝,現階段上升四%;當時有四一%的選民支持蘇,如今則增加一%。換言之,當時蘇小贏二%,如今則郝略勝一%,二人的聲勢消長在誤差範圍內。

     就地區上來看,郝龍斌在大安、文山、松山及信義等區佔有優勢,內湖、南港兩區雙方相持不下,蘇貞昌則在士林、北投、中山、大同、中正與萬華等區領先。

     而八四%的泛藍民眾挺郝,九%倒向蘇陣營。泛綠支持者,有九二%力挺蘇貞昌,三%倒戈擁郝。中立民眾較青睞蘇貞昌,四一%要投蘇貞昌。二三%支持郝龍斌。

     值得注意的是,郝龍斌看好度現階段超前蘇貞昌。調查發現,目前四十%的受訪選民覺得郝龍斌的贏面較大,與九月相比,上升十三%。三四%的民眾則認為蘇貞昌能夠獲勝,與先前調查相比,滑落九%;二六%的人表示難以判斷誰能勝出。

我見我思-馬英九輸定了?

2010-11-05 中國時報 【吳典蓉】 

     歐巴馬在美國期中選舉慘敗,明星光環不再,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總統馬英九及團隊必然要強調「此馬非彼馬」;不過,歐巴馬與馬英九即使有再大的不同,但在相似的選舉制度下,還是有可以參考之處。 

     現任美國總統通常會在期中選舉丟掉席次,但如民主黨這樣在眾院狂丟六、七十席,令人怵目驚心。美國幅員遼闊,地域性差別甚大,但在茶黨激情動員下,卻帶起一股全國性效應,一個不受歡迎的總統,再加上單一選制的放大效果,可以嚴重拖垮國會席次,這對國民黨內那些精明的山頭,當然是嚴重的警訊。 

     如果說這次的美國期中選舉,某種程度改寫了「所有的政治都是地方政治」的說法,對幅員不大的台灣而言,則向來都是「所有的地方政治也是中央政治」,因此,台北市新生高架橋案,可以讓新北市的國民黨支持度跟著掉;綠委余天在台中助選時失言,對民進黨的打擊可到「一言喪邦」的地步。 

     因此,如果國民黨此次五都選舉成果不佳,衝擊的不只是二一二的總統大選,還包括屆時舉行的立委選舉。到目前為止,除了短暫的三黨不過半外,藍營一直握有國會多數,即使民進黨執政時都不得不低頭,如果一個不受歡迎的馬英九尋求連任,可能連國會都丟掉時,屆時國民黨山頭恐怕會不惜造反、另立共主。 

     馬英九當然不是歐巴馬,但有趣的是,兩國媒體對這兩位總統的評語卻很像,如「菁英小圈子治國」、「傲慢冷淡不知民間疾苦」。事實上,即使歐巴馬慘敗,不少美國主流媒體評論仍認為,歐巴馬的景氣振興方案化解經濟蕭條危機,選前民調也顯示,一般民眾並未那麼極端反對健保法案,因此,歐巴馬之所以慘敗,一大部分原因來自他的人格特質及執行方式。 

     某種程度而言,去年八八水災,馬英九一開始反應失措、導致民調重挫,形同是提前遭逢「歐巴馬敗選時刻」,馬英九顯然有調整,至少這半年來,總統的為人處事不再成為話題,至於是否能重新拉回人心,五都選舉就可以驗證。 

     如果總統行事風格調整也無效,最後一招當然就要看經濟了!民進黨穩居台灣主體性的「政治正確」,選舉未必受經濟情勢影響,例如民進黨首次執政後一年,經濟成長率大幅下滑到負成長,但二○○一年立委選舉,民進黨得票率還是照樣成長。 

     相反的,國民黨唯一能打的招牌就是「經濟正確」,沒有政治正確護身,只能靠著經濟回升,才能保住國民黨的參賽權,經濟拉不起來,國民黨鐵定出局。近來好不容易,一些經濟數字都比較好看了,但這能不能穩住國民黨選情,可能就是這次五都選舉的重要觀察點了。

 評-此馬非馬

2010-11-05 中國時報 【本報訊】 

     美國期中選舉揭曉,執政的民主黨慘敗,歐巴馬總統的連任之路出現嚴峻挑戰。看到這個選舉結果,台灣朝野照例又是各自解讀,陷入「此馬非馬」的爭論,完全失焦,毫無交集。 

     民進黨認為,馬政府的施政比美國更慘,人民應該在年底五都選舉,用選票給馬政府一個教訓。國民黨則反駁,台美的國情不同,兩者不能相提並論,綠營也不應唱衰台灣。 

     其實,一個期中選舉、兩種表述結論,已是台灣政治的特色,外界應該也見怪不怪了。不過,深入地看,藍綠雙方對歐巴馬潰敗帶來的「啟示」,似乎都是選擇性,選擇他們需要的答案。 

     譬如,馬英九的確不是歐巴馬,美國期中選舉和台灣五都選舉,即便對兩人的連任都具有指標意義,但硬要「以美看台」卻難免有「此馬非馬」的問題。 

     畢竟,雙方在最關鍵的經濟挑戰上,不僅面臨的難題有別,就連各自的表現也不同。說得更簡單點,馬英九與歐巴馬是兩碼子的事,不能錯把馮京當馬涼。 

     然而,綠營見獵心喜的對比,以致可能犯下了論述錯誤,卻不代表藍營急於將兩馬做區隔的反應,能獲得中間選民的認同。換言之,如果是聲勢旺時搭順風車,等他衰運當道後卻趕緊劃清界線,人們未必會接受。 

     副總統蕭萬長說,政府必須重視人民的感受,發現不合理的地方要馬上改,否則像歐巴馬這樣的政治明星,兩年下來也因經濟而光環褪色,這是非常現實的。 

     看來,薑是老的辣,講得最好的還是老蕭。

 

 

 

 

 

 

 

 

 

全站分類:時事評論 政治
自訂分類:政治
上一則: 藍綠激化基本盤
下一則: 別把黑影當成鬼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1) :
1樓. Nobody
2010/11/30 13:16
郝笨諾

連自己怎麼贏的都不知道

影響多大 郝營估:多了12萬票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0,5243,50107382x11201011300009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