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錄康健雜誌這篇文章 並提供以下資訊給大家 1.此建議用量前提是 健康的人 如已有缺乏某種維生素者 可依照營養師建議加減量 2.建議用量依年齡及性別不同 另外,補充幾點 一 維生素A 、D 、 E 、 K 屬脂溶性,只要不超過每日攝取上限,應不致危險,但會增加肝臟代謝負擔。 二 維生素B 、C 屬水溶性,食用太多會隨尿液排出 三 建議不要服用單一維生素,而以綜合維生素為佳 四 維生素為維持生理機能所需之營養素,無法產生熱量,不要迷信每天吞幾顆綜合維他命就可永久保健,保健是全方位的,使身體自動產生平衡狀態的,應與日常飲食及生活習慣一起考量後補充之。 五 以下為美國抗老化醫學會的建議: 衛生署的建議攝取量為基本量,美國抗老化醫學會建議 六 因此建議平常仍以天然食物為主,如果無法食用多樣且足量的食物時,須考慮以營養補充品代替。 七 魚肝油提煉自魚肝,主要的保健成分是維生素A、D,與夜間視力、淚水分泌及骨骼發育有 八 現在很紅的抗氧化劑,可以對抗自由基,選擇時注意選擇"複方",維生 素A、C、 E、硒、抗氧化酵素、植物性營養素等都是抗氧化劑,選擇複方式可以讓抗氧化機轉更完整。 聰明吃保健食品(上) | |||
![]() | |||
‧康健 2007/06/29 | |||
![]() | |||
![]() | |||
![]() | |||
【文/林貞岑;攝影/陳德信】 一位三、四歲的小女孩因厭食、體重減輕求診。 小女孩雙眼無神,不斷抓癢、肌肉緊繃無力,檢查結果發現輕微血尿,腎臟有0.7公分的結石,是鈣片吃太多造成高鈣血症。 原來小女孩的母親擔心她長不高,半年前開始,每天給她吃五 「幸好及早發現,再晚一點就會影響到生長和智能發育, 現代人崇尚養生健康,保健食品(包括維生素、礦物質、營養補充劑 現代人愛用保健食品,以為來自天然很安全,於是混用及過量使用。 吃兒茶素、蜂膠導致尿毒升高;老人家喝牛奶加鈣片造成鈣中毒 近十多年,已有不少大型研究指出,維生素和補充品過量有損健康。 從治病到可能致命 譬如刊登在《美國醫學會期刊》,針對9500例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人長達七年的研究發現 丹麥研究也發現,對於已經罹患心臟病、癌症或是部份健康的人 保健食品的研究結果矛盾衝突不斷,一下可以治病,一下又會致命 分析多年來的研究報告,維生素A、β-胡蘿蔔素惡名昭彰 維生素A屬於脂溶性,容易沉積體內造成肝臟毒性。每天服用5萬單位 在香港,有位媽媽為了要小孩「吃魚肝油補眼睛」,每天讓孩子吞十多 「(吃魚肝油補眼睛)這個說法是錯誤的,」林杰樑指出,國人飲食中並不缺乏維生素A及β-胡蘿蔔素 此外,抗氧化劑和免疫類保健食品也要小心使用。 抗氧化物可以清除身體自由基,達到預防疾病效果。但新近研究發現 且抗氧化物過多時會清除掉一氧化氮,造成血管無法擴張導致心臟病。 且多數抗氧化物如茄紅素、花青素、葡萄籽、芸香素等 過度提升免疫力,可能導致反效果 免疫類保健食品也不宜亂吃。對於常見「××可以增強某個免疫細胞功 尤其有些免疫食品需要控制劑量,譬如研究發現低劑量(一天25克 有些人長期服用中藥來增強免疫力,譬如把黃耆、枸杞泡茶當水喝 不需要每天大量吃某一個中藥材,「會有過量的危險。」長庚醫院中醫內科部主任楊賢鴻解釋,一來每人體質不同 過度提升免疫力,反而會使細胞分不清敵我,轉而攻擊自己的細胞 一位營養師的母親,因肺癌末期全身水腫無法下床,她吃了靈芝後水腫 如果你有自體免疫問題,最好不要使用免疫調節類的保健食品。 至於一般人不需要天天補充,「偶爾身體虛弱時再吃, 維生素B、C、綜合維生素、魚油較安全 維生素中較安全的是,維生素B、C、綜合維生素和魚油。 前兩者為水溶性維生素,不會累積在體內造成傷害;綜合維生素和魚油 事實上,專家學者都同意,一般人不需特別補充維生素 【康健雜誌103期 你的免疫系統在叛變】 四守則,安心使用保健食品 1.有需要再吃 維生素不必天天補充,有需要再吃。 身體對營養素的吸收並非照單全收,有時吃得少,反而會強迫細胞吸收 身兼教學與行政工作,每當黃惠宇教授發現自己被工作壓得喘不過氣 此外,如慢性病人也可適量補充維生素B群。 因為慢性病如同處於高壓力狀態中,很容易消耗維生素B群,林杰樑醫師提醒。其他像咀嚼、食物攝取有問題的銀髮族,也可適量補充綜合維生素 但孕婦和幼童,最好不要隨便補充維生素。因為任何外來物質都會影響 至於該不該吃葉酸預防寶寶神經管缺陷?建議可先和醫師及藥師討論後 在美國,政府嚴格把關四歲以下孩童不能任意使用維生素 因為寶寶長高長壯需要蛋白質、脂肪和多種營養素, 且學齡前是養成孩子良好飲食習慣的黃金期,應該要讓孩子愛上天然食 2.注意藥物交互作用 維生素和保健食品經常與西藥發生交互作用,建議心、肝 常見藥物交互作用如魚油、大蒜、銀杏和阿斯匹靈併用會產生出血危險 此外,減肥藥羅氏纖會影響身體吸收脂溶性維生素,因此建議吃藥後3 纖維類的保健食品如車前草等,會減少止痛藥普拿疼藥效 建議慢性病人使用保健食品最好先跟醫師、藥師討論 如果心血管病人發現早上刷牙會流血,或身上有瘀青 保肝類保健食品,如菇類等,會啟動身體解藥基因,讓藥物失效 3.不要超過每日建議量 細胞不是鐵打的,保健食品濃度過高也會出問題。 即使安全性高的水溶性維生素B和C,也可能因為排尿少造成累積過量 且無論是天然或合成,吃過量都會對身體造成毒性和增加代謝負擔。 有人把一天吃三次的維骨力改成一天吃五、六次,結果造成胃痛 維生素及礦物質攝取,最好在每日建議範圍之內。且選擇綜合維生素會比單單一補充劑安全。 目前衛生署的規定是維生素含量可以是建議量的1.5倍,若加上日常飲食,其實已經很足夠。 如何辨識所吃維生素是否過量?可以看營養標示中的每日營養素建議攝 如果是100%×66,表示為建議量的66倍之多 此外,要小心mega為開頭的維生素加強錠或是高單位維生素。 專家警告,這類維生素劑量太高,很容易影響藥物或治療,甚或造成肝臟代謝負擔,且一旦停用,身體反而會產生缺乏症症狀,最好不要輕易嘗試 4.選擇小包裝最好 吃營養品也要分散風險,至少每兩個月更換不同品牌 此外,因為用量不多,選擇小包裝較較新鮮。 選擇天然、多元化的食物種類 維生素和保健食品,過度簡化了營養成分,天然食物有多種成分相輔相 新近的研究也發現,食物種類愈多樣對身體愈好。美國伊利諾大學研究 「這麼多的營養素,如果光靠藥丸去補充是吞不完的, 來自天然的蔬果濃度雖低但很安全,只要飲食均衡及多樣化 然而,很多人質疑,這麼多種營養素,一天怎麼可能都攝取到? 輔仁大學營養系副教授曾明淑認為不需擔心,營養素交給營養專家去煩 有些小技巧,幫助你吃得更健康。 先吃菜再吃肉 現代人蛋白質攝取過量,可以試著整飲食順序,青菜 吃素的人可由奶、蛋或五穀、黃豆類來補充,黃士懿教授說。 外食儘量不挑油炸品,多點份青菜,把水果當成午晚餐點心。 曾明淑教授喜歡把蘋果擺在辦公室裡,蘋果不須冷藏 多帶便當 自己做便當可以掌控食物來源與烹調,吃得安心健康。 平日工作繁忙,曾明淑會利用週末假日上市場,並準備一桌好菜 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才是給孩子最大的財富。 (審稿專家:輔仁大學營養系副教授曾明淑) |
(轉貼)如何聰明吃保健食品
2007/07/09 15:10
瀏覽1,418
迴響0
推薦5
引用0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