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變75年
2011/12/11 23:39
瀏覽4,327
迴響4
推薦21
引用0
松花江上
歷史如果是個胡桃核,我就是我爸爸的核鉗nut cracker。
一九九三年,我九歲,一個可愛的女孩,如果那年舉辦奧運,我有資格去唱「歌唱祖國」。我爸爸想叫張學良喜歡我,喜歡我們這一家,開口講出更多的歷史,因為沒有人有這個機會,沒有人比我爸爸更有這個機會而又知道要認真的把握它。
我爸爸不只是為了記述歷史,他想把握歷史、導引歷史。他想叫張學良回家鄉,想為我們中國的近代史最重要、最戲劇性的篇章,留下一個完整的結尾。想給一段中國人最多談述的故事,留下一個或許是老套,但是一個喜劇的結局。
我與我哥哥是我爸爸的工具,愛國的工具。他要我們唱「松花江上」。那首歌,對一個八、九歲的小孩來說,很難唱。他要我們唱給張學良聽,要為那個機會做準備。可能在張學良離開大陸後就沒聽人唱過這首歌,我們要唱給他聽,打動他被禁錮的心靈,希望他能說:「好,走,備馬。」
我爸爸想做那牽馬的人。
是基於他對張學良的愛嗎?有一點,是基於對打開胡桃核的好奇嗎?有一點,但最大的原因,還是基於他對我們國家的愛。他的愛很深,我們體會不到他的愛,我們只知道他很認真的要我們唱好這首歌,他把歌詞的意義講給我聽,要我們瞭解,要我們感受到國家之痛,國家之愛,告訴我們國家的歷史,上上一代的國難家仇,我們這一代人的何去何從。
誰教導我爸爸要愛國,我們是中國人?蔣中正。我爸爸被教育說,我們的國家遭到大不幸,都是因為共匪竊據了大陸,共匪本來已該滅亡,就是因為「西安事變」使她逃生坐大。張學良是國家的罪人。因此,我爸爸對國家愛,就對張學良恨。在我見到張學良那個年紀,我爸爸心目中最大的的壞人就是他。
「這個壞人現在在哪兒呢?」我爸爸的小學老師來自竹東,她說他住在她們那個鎮再往裡面去的山中,那裡叫清泉,但當我爸爸聽到張學良這個名字的時候,張學良已離開了山裡,回到了人間,他與蔣介石的恩怨,已基本結束。
但是我爸爸小學課本中的第二號壞人楊虎城呢?他的老師答不上來。
「枕中不眠尋詩句,誤把溪聲作雨聲。擁被推敲難入夢,靜聽頭前溪水聲。」一九六四年,葛樂禮颱風,清泉被沖毀了,現在,新竹縣政府要出錢把那個日本房子修復,把張學良當初的照片布置起來,把我爸爸的紀錄片放出來,不是做為歷史恥辱柱,也不是做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只是想做點生意,吸引大陸的觀光客來看。
後來,我爸爸離開了新竹,到台北上大學。他進了一個匪情研究所深造,那個研究所叫「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在台灣,研究共匪也可以當博士的。我爸爸不但研究共匪,他的老師有的也是共匪,他後來一交跌進匪窩,竟然成了共匪,人家叫他郭匪。他原來是來消滅共匪,結果他發現國民黨原來也是共匪,是赤黨。如此認定他們的是張作霖,中華民國的元首,張學良的爸爸。那張作霖是好人?
我爸爸本是訓練來做特務,結果他反因此開了眼界,看了機密,其實只是些掩蓋的常識,成了一個有獨立思考的人。
他發現歷史不是小學課本講得那麼簡單。張學良不是壞人,「西安事變」是改變了歷史,但並不是蔣介石必然失敗的因素。國共是兄弟鬩牆,但也曾共禦外侮。最近國民黨黨史會公布,他們還欠毛澤東同志七十大洋薪水呢!當然,我爸爸現在說,他那時的小學課本雖然簡單,雖然片面,但大體仍算正確,是一部簡單的中國歷史,不是現在我這一代所讀的否定中國的歷史、從異族角度來寫的無根的偽史。可以這麼說,我爸爸小學讀的歷史充滿著技術性、枝節性的錯誤,現在台灣小學生讀的歷史是有著基本性、史觀的扭曲。我爸爸那個時代教育出的是批頭腦有點不清的中國人,現在台灣想要教育出的是一批仇恨中國的外國人。
但在我爸爸的求知經驗裡,他在矯枉過正,他想撥亂反正。他愈是發現更多的歷史錯誤,愈覺得張學良是個好人,甚至偉大,一心純潔,只知愛國,愈覺蔣介石陰狠量窄,多疑好殺。在我爸爸的心目中,忠奸正邪在轉變著。他說他用手搖開了歷史(圖書館書庫的移動書架),在那一大堆標示著機密的書中,看到楊虎城全家被殺,連八、九歲的稚子也不免時,他淚潸潸下。他那時剛生下了我,知道了生命的可貴。
我父親這時候發現,歷史就在他身邊,他看得到張學良,碰得到。最先是一九七零年,他在同學王一方的家裡,那時他對張學良的看法還沒轉變,只是想他是王家的重要客人之一,後來我爸爸繞了一大圈,飛出了台灣,鑽進了書堆,回來告訴王一方:「張學良非常重要,你的責任重大。」
張群曾對張學良說:「你是個寶。」我父親發現這個寶,是因為他讀通了歷史。
是王一方給了我爸爸這個機會,他是我爸爸最好的朋友,我爸爸一直感激他,感激到那點小抱怨也微不足道。那是我爸爸每次想把握機會,與張學良做較長的口述時,王一方要出去玩,催著結束,說:「來日方長。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沒想到他卻在一九九三年的火災中燒死了。青山遺恨,我爸爸很懷念他。
我爸爸是在大學中結識了王一方,他們很快成為好友。王一方的父親是王新衡。張學良在負責「三省剿匪總司部時」,王新衡做科長,兩人相交。一九六零年張學良放寬管制,准予來台北居住,蔣經國負責張學良的安全,王新衡銜命與張學良來往,他們與張羣、張大千組成了「三張一王」的「轉轉會」,定期聚首,我爸爸就是這樣在王家看到了張學良。
我爸爸還與警衛組長李震元認識,李組長對我爸爸很好,我爸爸也給他做了口述。不但如此,我爸爸還給他之前的各個組長:段毓奇、熊仲青都做了口述。最有名,最被醜化的劉乙光,他的兒子劉伯涵也把他們家的故事全告訴我爸爸,還給了我爸爸劉乙光的日記。還有組員張行端、司機龔永玉,都很樂意的講出他們那一段的歷史。我爸爸把這些口述都寫了下來,剪入他的「世紀行過」的紀錄片中。他們的歷史,比起張學良來說,或許很微渺,或許只算雞犬附麗,但仍足道。見微知著,從那裡面也可以看到大歷史,甚至旁觀者清。
他們是壞人嗎?是大陸歷史書中所說的兇惡特務嗎?如果張學良是好人,那看管著好人,隨時奉命就要殺掉好人的人是什麼人?這些人後來又成了愛護我爸爸的長輩,他們信任他,把他們的故事說給他聽,他們本來或是敵人,後來竟成好友,歷史到這裡要怎麼解釋?如何定位?
這也像今天保護「中華民國」,保護那面中國旗,重新給蔣介石公正評價的,仍然是中國人。禮失求諸野,只要野是自己同胞,野沒被異族侵占,我們仍是一家人。家務事、兄弟事,總會有個道理,是非暫時擺著,只要劫波過去,終能一泯恩仇,共建家園。
(上)
歷史如果是個胡桃核,我就是我爸爸的核鉗nut cracker。
一九九三年,我九歲,一個可愛的女孩,如果那年舉辦奧運,我有資格去唱「歌唱祖國」。我爸爸想叫張學良喜歡我,喜歡我們這一家,開口講出更多的歷史,因為沒有人有這個機會,沒有人比我爸爸更有這個機會而又知道要認真的把握它。
我爸爸不只是為了記述歷史,他想把握歷史、導引歷史。他想叫張學良回家鄉,想為我們中國的近代史最重要、最戲劇性的篇章,留下一個完整的結尾。想給一段中國人最多談述的故事,留下一個或許是老套,但是一個喜劇的結局。
我與我哥哥是我爸爸的工具,愛國的工具。他要我們唱「松花江上」。那首歌,對一個八、九歲的小孩來說,很難唱。他要我們唱給張學良聽,要為那個機會做準備。可能在張學良離開大陸後就沒聽人唱過這首歌,我們要唱給他聽,打動他被禁錮的心靈,希望他能說:「好,走,備馬。」
我爸爸想做那牽馬的人。
是基於他對張學良的愛嗎?有一點,是基於對打開胡桃核的好奇嗎?有一點,但最大的原因,還是基於他對我們國家的愛。他的愛很深,我們體會不到他的愛,我們只知道他很認真的要我們唱好這首歌,他把歌詞的意義講給我聽,要我們瞭解,要我們感受到國家之痛,國家之愛,告訴我們國家的歷史,上上一代的國難家仇,我們這一代人的何去何從。
誰教導我爸爸要愛國,我們是中國人?蔣中正。我爸爸被教育說,我們的國家遭到大不幸,都是因為共匪竊據了大陸,共匪本來已該滅亡,就是因為「西安事變」使她逃生坐大。張學良是國家的罪人。因此,我爸爸對國家愛,就對張學良恨。在我見到張學良那個年紀,我爸爸心目中最大的的壞人就是他。
「這個壞人現在在哪兒呢?」我爸爸的小學老師來自竹東,她說他住在她們那個鎮再往裡面去的山中,那裡叫清泉,但當我爸爸聽到張學良這個名字的時候,張學良已離開了山裡,回到了人間,他與蔣介石的恩怨,已基本結束。
但是我爸爸小學課本中的第二號壞人楊虎城呢?他的老師答不上來。
「枕中不眠尋詩句,誤把溪聲作雨聲。擁被推敲難入夢,靜聽頭前溪水聲。」一九六四年,葛樂禮颱風,清泉被沖毀了,現在,新竹縣政府要出錢把那個日本房子修復,把張學良當初的照片布置起來,把我爸爸的紀錄片放出來,不是做為歷史恥辱柱,也不是做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只是想做點生意,吸引大陸的觀光客來看。
後來,我爸爸離開了新竹,到台北上大學。他進了一個匪情研究所深造,那個研究所叫「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在台灣,研究共匪也可以當博士的。我爸爸不但研究共匪,他的老師有的也是共匪,他後來一交跌進匪窩,竟然成了共匪,人家叫他郭匪。他原來是來消滅共匪,結果他發現國民黨原來也是共匪,是赤黨。如此認定他們的是張作霖,中華民國的元首,張學良的爸爸。那張作霖是好人?
我爸爸本是訓練來做特務,結果他反因此開了眼界,看了機密,其實只是些掩蓋的常識,成了一個有獨立思考的人。
他發現歷史不是小學課本講得那麼簡單。張學良不是壞人,「西安事變」是改變了歷史,但並不是蔣介石必然失敗的因素。國共是兄弟鬩牆,但也曾共禦外侮。最近國民黨黨史會公布,他們還欠毛澤東同志七十大洋薪水呢!當然,我爸爸現在說,他那時的小學課本雖然簡單,雖然片面,但大體仍算正確,是一部簡單的中國歷史,不是現在我這一代所讀的否定中國的歷史、從異族角度來寫的無根的偽史。可以這麼說,我爸爸小學讀的歷史充滿著技術性、枝節性的錯誤,現在台灣小學生讀的歷史是有著基本性、史觀的扭曲。我爸爸那個時代教育出的是批頭腦有點不清的中國人,現在台灣想要教育出的是一批仇恨中國的外國人。
但在我爸爸的求知經驗裡,他在矯枉過正,他想撥亂反正。他愈是發現更多的歷史錯誤,愈覺得張學良是個好人,甚至偉大,一心純潔,只知愛國,愈覺蔣介石陰狠量窄,多疑好殺。在我爸爸的心目中,忠奸正邪在轉變著。他說他用手搖開了歷史(圖書館書庫的移動書架),在那一大堆標示著機密的書中,看到楊虎城全家被殺,連八、九歲的稚子也不免時,他淚潸潸下。他那時剛生下了我,知道了生命的可貴。
我父親這時候發現,歷史就在他身邊,他看得到張學良,碰得到。最先是一九七零年,他在同學王一方的家裡,那時他對張學良的看法還沒轉變,只是想他是王家的重要客人之一,後來我爸爸繞了一大圈,飛出了台灣,鑽進了書堆,回來告訴王一方:「張學良非常重要,你的責任重大。」
張群曾對張學良說:「你是個寶。」我父親發現這個寶,是因為他讀通了歷史。
是王一方給了我爸爸這個機會,他是我爸爸最好的朋友,我爸爸一直感激他,感激到那點小抱怨也微不足道。那是我爸爸每次想把握機會,與張學良做較長的口述時,王一方要出去玩,催著結束,說:「來日方長。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沒想到他卻在一九九三年的火災中燒死了。青山遺恨,我爸爸很懷念他。
我爸爸是在大學中結識了王一方,他們很快成為好友。王一方的父親是王新衡。張學良在負責「三省剿匪總司部時」,王新衡做科長,兩人相交。一九六零年張學良放寬管制,准予來台北居住,蔣經國負責張學良的安全,王新衡銜命與張學良來往,他們與張羣、張大千組成了「三張一王」的「轉轉會」,定期聚首,我爸爸就是這樣在王家看到了張學良。
我爸爸還與警衛組長李震元認識,李組長對我爸爸很好,我爸爸也給他做了口述。不但如此,我爸爸還給他之前的各個組長:段毓奇、熊仲青都做了口述。最有名,最被醜化的劉乙光,他的兒子劉伯涵也把他們家的故事全告訴我爸爸,還給了我爸爸劉乙光的日記。還有組員張行端、司機龔永玉,都很樂意的講出他們那一段的歷史。我爸爸把這些口述都寫了下來,剪入他的「世紀行過」的紀錄片中。他們的歷史,比起張學良來說,或許很微渺,或許只算雞犬附麗,但仍足道。見微知著,從那裡面也可以看到大歷史,甚至旁觀者清。
他們是壞人嗎?是大陸歷史書中所說的兇惡特務嗎?如果張學良是好人,那看管著好人,隨時奉命就要殺掉好人的人是什麼人?這些人後來又成了愛護我爸爸的長輩,他們信任他,把他們的故事說給他聽,他們本來或是敵人,後來竟成好友,歷史到這裡要怎麼解釋?如何定位?
這也像今天保護「中華民國」,保護那面中國旗,重新給蔣介石公正評價的,仍然是中國人。禮失求諸野,只要野是自己同胞,野沒被異族侵占,我們仍是一家人。家務事、兄弟事,總會有個道理,是非暫時擺著,只要劫波過去,終能一泯恩仇,共建家園。
(上)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4) :
- 4樓. abcteddy2011/12/20 02:37good work!!!
- 3樓.2011/12/13 18:51好文章﹗
謝謝老郭,實在寫得不錯。 - 2樓. davewang3652011/12/12 09:23RE
好文松花江上
- 1樓.2011/12/12 07:451
什麼狗不會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