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ECFA,馬首是瞻
2010/05/18 04:05
瀏覽5,429
迴響20
推薦33
引用0
 

   本來,馬英九是不必與蔡英文辯什麼ECFA的。

  台獨不是來談理,他是來反對,講不通,講了也白講。她沒有主張,只有反對的主張,反對中國,反對ECFA是她的信仰。


  
所謂「可與言,與之言;不可與之言,與之言,謂之失言」。跟台獨辯,就好像與罪大惡極、人神共憤的惡人辯應不應該廢除死刑一樣,辯了也是白辯,你只有問:「你還有甚麼話說?」,然後給他背上畫個圈,一槍斃命。

  但是,馬英九設計的滅音槍滅得太緊了,子彈打不出來了,這把槍幾乎廢了。這位被大家等待槍聲起義的連長的手發抖了,他像辛亥的黎元洪,躲到床下不肯出來領導革命,反而向敵人下跪求饒,拿香跟敗,結果賊寇韃虜,殺聲震天,兇惡反撲。正義愛國的消音了,失落了,話語權給賊搶去了,他們子彈已經打到牆裡來了。他們講不過,就動手,勒你脖子,摀你嘴巴,置你於死地,故辯論前很多人還怕台獨來這一套,要馬戴護脖套。


  這次的辯論,只是在鐘毀棄、瓦釜雷鳴之下,一次被逼的發言,所以,它不算失言。


  沒想到,馬英九講得很好,他手不抖了,拿掉了滅音器,槍響了。


  他活過來了,敢講話了,讓人們知道他是個什麼人?他主張什麼?為什麼要支持他?他有哪點值得支持?值得追隨?還是他能追隨、聽從多數的民意?他是不是可以的選擇?如果不是,我們有什麼選擇?

  台獨氣急敗壞,搞些雲端民調來自欺欺人,不過這不重要,重要的是,馬英九敢上戰場了,軍旗舉起來了。

  民主,就是不要打仗,避免打仗的,但是如果你不執行民主的決定,反而向台獨,向少數暴力低頭下跪,以為還可以感化他們,那你是壞敗民主,最後不免要打仗。你想避戰,反而求戰。

  應該說,兩岸和解交流是我的政見,經過選票合法的支持,我就執行,實現我對選民的承諾。要政策辯論,有立法院。最後的總體結論,由四年一次的選舉決定。哪可以每個政策,你說不好,就得辯論?你說賣台,就得公投?要知道,賣台正是愛國,明明是愛國的事,為什麼要與賣國、叛國的人辯論?你跟這種人辯,為什麼不跟愛國的親民黨、新黨、新同盟會來辯?如果政府施政每一項政策,皆須經過在野黨所謂的「共識」或「辯論」,那何必舉辦地區大選? 何必改選省議會?每一項施政都辦公投、都來辯論,看誰口才好就聽誰辦事,哪有這道理?

  其實,政府是我們的公僕,我們選出了政府,你就照我們的意見去辦事,我們付託了你,你就去做,我們有立法監督的機制,保證我們的付託不致出大錯。我們要生活,我們不要每天被政治的細節煩擾,「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與盜者抵罪」,就這麼簡單。有死刑,就執行,這個法不好,廢止重定,不能有法不依,無法無天。不能每天問這問那,打躬作揖,連擦屁股用幾張紙,槍斃打幾槍,也要問,也要公投。我們四年一次公投,就夠了,已夠煩了。我們有主張,就主張,說出來,做下去。

  台獨扯ECFA會傷害台灣主權,那更要做,只有中國主權,ECFA如果能以經濟利益來捍衛我中國之主權,更要支持。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時事評論 兩岸
自訂分類:不分類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20) :
20樓. 中華民國預官少尉
2010/07/13 18:18
淺見

看了 Frank & 尊者之筆戰, 甚是精彩, 唯有幾點意見如下:


1. 腐敗的國民黨 - 沒錯, 當年的國民黨的確腐敗, 但後來的共產黨不腐敗嗎? 只不過對人民控制太嚴, 且人民已是爭戰多年, 無力反抗而已.  話說回來, 民進黨不腐敗嗎? 八年就可以因貪污腐敗而失掉政權, 此項記錄恐怕無人能及! 

2. 中國人民丟棄的垃圾 - 還好有這堆 "垃圾" 可以幫台灣打古寧頭大捷, 八二三炮戰, 台海空戰等戰役; 否則我們現在恐怕早在老共統治下; 別忘了, 韓戰以前, 台灣是沒人理的; 當國民黨在大陸兵敗如山倒時, 美軍早已撤出中國, 包括台灣!

3. 不要口口聲聲台灣優先 - 最先喊出這口號的是李登輝, 你如果不喜歡, 請告訴他!

4. 中華民國命不長了 - 恐怕難如你所願, 眼下最捍衛中華民國的, 非老共莫屬, 雖然是暗中的; 但大家都知道如果二擇一, 中華民國或台灣共和國, 我想後者是一點希望都沒有! 

5. 兩岸和平交往是建立在改革開放後的中國大陸 (即經濟自由), 所以請不要和老毛死前的大陸相比, 把雙方往來說成投共; 時代在變, 想法作法也要變! 何況, 假以時日, 若大陸更自由, 進而推動政治民主 (像台灣一樣), 也沒什麼好奇怪的! 

6. 郭台銘說過,鴻海之所以壯大,是因為政府完全不幫忙 - 這是強調他的競爭力, 像家電, 汽車, 保護了幾十年, 何曾有過國際競爭力? 其實只要一視同仁, 投資環境理想, 政策引導產業 (如工研院之於半導體業), 這就已經是幫大忙了! 
另外, 郭台銘自稱中國人 (王永慶也是), 當然也都是台灣人; 這不正說明了中國人是一個概念, 這和統治集團是不同的; 就像明朝亡, 而清朝繼之, 但都叫中國人.  所以現在的中國統治者為共產黨, 但只要不是民主的政體就不會有永遠的政權 - 這可是歷經幾千年來的歷史經驗!

其實中華民族淵源流長, 主要靠的是文化, 血源還在其次, 因為除了漢民族以外, 另外還有五十五族呢!

7. 至於毒奶事件, 這是社會由落後向前進步必發生的現象; 台灣沒有多氯聯苯事件? 歐美世界各國沒有? 就連很多人欣賞的日本, 不也是有過期麵包的事, 而且還是上市知名品牌!

一味以偏蓋全來說些自己喜歡的話, 無助自己對事理的思辨, 恐怕將來失望更多!

19樓. Dicky
2010/06/17 09:23
捍衛中華民國主權
Ecfa捍衛中華民國主權,振興台灣經濟,唯獨不捍衛的是「台灣國」主權。
18樓. 台湾闹的從不是民主而是皇民
2010/05/20 00:22
台湾闹的不是民主而是皇民 (2)
説真格的,俺毛主帝可從未感謝您們這群舔食日本祖屁眼屎,用來裹腹成長以為「光榮」的祖傳台灣倭寇『低級奴人狗畜』啊!呵呵~  

剝削者郭台銘說過,鴻海之所以壯大,是因為低級日奴台倭台獨政府民進黨完全不幫忙,專找麻煩,所以台灣中小企業特別強壯,但還是賭不住。郭台銘仍然靠中國大陸發達。而這些低級日奴台倭台獨政府民進黨於是只能賴在台灣當蛀蟲,大貪特貪、掏空台灣,用俺毛主帝的方法“謊言宣傳了一千遍,就成了真理”!讓這些性喜吃日本祖宗屎反中國祖宗的台倭奴人,像你們一樣屎蟲,腦裡塞糞便。

根本的解決之道:

1. 歹丸鬧的從不是民主,而是民族問題(倭寇皇民問題)。故不是什麼五毛黨的起哄,反是五毛黨真在憂國。陳儀就是在台行仁政,結果給了倭寇造反之機,起了二二八。記取此教訓,不能放鬆槍桿子。就算乖乖回歸還要鎮防,若流了我中國人的血,那對這批倭寇必要嚴打無赦。

2. 歹丸現在走的是死路,根本沒資格回歸(倭寇皇民問題根本沒資格民主),只有武力解放後實行專政。看歹丸之惡,就知主國改革開放一定要慢,西方惡勢力一定要先排除,武力保台後也不能談任何政治開放,一定要鎮反肅反很多年,做好思想改造,徹底根除不認祖宗的深綠皇民癌細胞。
17樓. 閒雜人等
2010/05/19 22:00
小弟持相反的看法!

---ECFA經濟協議,按貿易互市之法則.理當示諸國人,以昭政府公信.但馬英九蓄意監造黑盒子,不欲使國人聞問.雖引為施政重點方針,新聞頻加宣傳廣告.條約品項內文,媒體無人知悉.究竟何人得利受益,何人失業關廠,竟成難測之數?政府進退反覆,其理豈不怪哉?

---但見台朔及遠東,力挺而鼓吹,股價市值借ECFA而受惠!足顯其議事成,必由親馬財團獲之巨利矣.若夫荊人遺弓,荊人得之.一得一失,物之自然也.遠東取成於大陸,笑談得志,擴張事業版面.必有國人失利於大陸,商品免稅叩關,台灣企業蕭條難振也.不然ECFA何云公平,安謂貿易互惠之約?台灣不焉能剝中共,權圖以自利乎?量其勢亦不能也.

---馬英九恐物議謗己,壞謀亂局.遂使蔡英文,公開言辭辯論.分擔政治責任,誤導國人視聽.孰人不知蔡英文,身無派系為援.實乃當今馬總統,布置於綠營內之政治暗樁!馬某冊立蔡女,意則防杜眾政要,養勢坐大之謀也!蔡女圍魏救趙,損己以助馬,迴護馬英九之攸利.明雖攻之,實則護之.蔡主席豈會以將反ECFA,奉為信仰呢?雖以范兄文采風流,學識恢博.推陳直道,意涉時宜.然則蚊蚋聚而成響,聲若雷霆.輿論鄉談浸潤,君子從之以為正.亦由媒體誤,猶以為直乎?小弟竊以為惜哉!

16樓. 尊氏
2010/05/19 21:51
中國失敗者
樓下的frank,我知道你是中國人。你就是1949年那是被共產黨打的落花流水,哭爹喊娘,敗退來台的失敗者。你們看到中共,雙腿就癱軟無力,不自主的跪下。你們是被同胞唾棄的貪官污吏的後代,腐敗的國民黨,中國人民丟棄的垃圾。
不幸的,垃圾永遠都是垃圾,上個世紀你們的父兄吸中國人的血,當寄生蟲,被人趕出來丟掉;現在你們又不要臉的回去,向你們的仇敵跪拜,乞討他們的剩菜剩飯,可憐喔!
沒有人像你們一樣,只知道乞討。我們有謀生能力。郭台銘說過,鴻海之所以壯大,是因為政府完全不幫忙,專找麻煩,所以台灣中小企業特別強壯。靠中華民國早就吃屎了,像你們一樣屎蟲,腦裡塞糞便。
謝謝你好意要賞我飯吃,但是我不吃廚餘,更不吃排洩物。中國黑心食品更沒興趣。你盡情喝你中國爹娘賞給你的毒奶吧!我們倭寇餘孽還是愛日本、台灣製造。
15樓.
2010/05/19 19:41
中國是不是你老爹?

偏偏我老爹就是中國人!台灣有一堆人老爹都是中國人  老爹的老爹也是中國人!就你媽的不是中國人  定是日本人!看你那付鳥樣   絕不是原住民!

兩岸統一是你們這些倭寇的惡夢吧?! 台灣混不下去  母國又不認你們這些雜種  也養不起你們這些日本次民遺腹子!

可悲!若到時真混不下去  只要乖乖不破壞台灣的和諧  我可以賞兩口飯吃!我對我家附近流浪狗都是很有同情心的!

14樓. 尊氏
2010/05/19 19:16
中國不是你老爹
不是抱著別人大腿叫爹,對方就會讓利好嗎?
ECFA又要延後了,怪民進黨嗎?怪台巴子嗎?人家中國不是你爹娘,要他們讓利?中央肯地方未必肯,要十億貧窮的農民供養北京上海、重點城市還不夠?還要來濟你台灣的貧?讓高級外省人繼續統治台灣?
國民黨有出息一點,老是作些乞丐的行為,還向當年奪走你江山的敵人乞討,可笑!
既然要統一,當年李登輝加入中共,就不要把人家抓起來嘛!當年就舉雙手投降,中國就馬的統一啦!還搞個馬的中華民國來害人。多少台灣兵金門砲戰被當肉鉆。陪著你們高級外省人一起裝笑維。
要統一就堂堂正正提出政見,到總統大選一決雌雄,不要口口聲聲台灣優先,死了化灰都是台灣人那種噁心的話講一堆,裝成小台獨,上任以後又搞ECFA,又不敢說要統一,騙人說任內絕不談統一。統一那麼好就說啊!藏頭蓋面活像僵屍,中華民國命不長了。
13樓.
2010/05/19 10:18
台湾人的两岸关系共识和三段论策略
其次,这种三段论的运用也是渐进式台独的一种方式。近来有许多台湾学者和政坛人士大谈两岸要先建立“互信”,然后再谈统一。台湾方面提出这种理由可 以理解。要谈“统一”,先建立“互信”,要建立“互信”,先作出政治让步。这不过是一种渐进式台独的三段论策略:以“建立互信”为幌子,不断要求大陆作出 政治让步,逐渐拓展外交空间和国际承认,从而一步一步达到完全独立。即便不点破这一潜台词,就是站在中立的立场来分析台湾人的三段论,他们的表层语句也只 是说要谈“统一”,先作让步,以此要挟让步而已,其中并没有那种获得“对等”、“互信”、“外交空间”等等是达到“统一”的前提的陈述。而大陆许多学者和 智囊人士竟不加分析而随声附和,并一厢情愿地过分解读,以为一种实质上的渐进的独立是达到统一的手段和条件,将对方的渐进式台独的策略当成金玉良言,将对 手当成知己,如此谋国,不能不令人叹息!

  周农建 (旅美资深学者)

12樓.
2010/05/19 10:17
台湾人的两岸关系共识和三段论策略
对付大陆的三段论策略

  基于上述共识,台湾人逐渐发展出一个对付大陆的三段论策略:要谈统一,大陆先得表现善意和诚意;而要表现善意和诚意,大陆得给经济好处 和作出政治让步。尽管三十年来,台湾历届执政者均排斥或回避政治统一议题,要么断然拒绝,要么含糊其词,但他们在利用大陆急于统一的心理,运用上述三段论 策略,不断向大陆索取经济好处和政治让步这一点上,却是惊人地一致而且毫不含糊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三十年来,无论大陆在经贸上对台如何表示善意,“惠台” 好处不断出台,政治上不断让步,自降筹码,却始终没有换来政治统一上的任何进展。台湾人仍是经济好处和政治让步“多多益善”,来者不拒,统一则一律免谈, 或以“以后再说”的拖字诀来回避。

  对于台湾人来说,首先,这种三段论的运用可以带来经济上的好处而回避了政治上的承诺和道义上的负担。直到今天,大陆人仍在笑话当年蒋介 石当“运输大队长”,白白地送给了共产党许多好处,却最后连个“收条”和“谢谢”都没有,反而被其痛打。今日大陆人量中原之物力,结一岛之欢心,不计得 失,输血施惠,割让利益,却屡受其辱,不知当作何感想?

11樓.
2010/05/19 10:15
台湾人的两岸关系共识和三段论策略
愿意从大陆“捞金”,却不愿意与大陆组成一个“家庭”。这也就是为什么台湾人一直坚持“政经分离”,只要经济好处,不要政治统一。其中的所谓“政 治”,严格说可以解释为“政治统一”。台湾人并没有忘记向大陆索要政治让步。按台湾人的想法,应当将经贸交流与政治统一分离开来;如果要在两者之间择一, 则只要经贸交流,不要政治统一;如果一定要谈政治,则只谈政治让步。

  “先经后政”不等于“先经后统”

  马英九说,两岸能否统一,得看未来数十年。他提出“先经后政”的说法。大陆许多人一厢情愿地将马英九的“先经后政”解释为“先经后 统”,天真地以为按此程序经过几十年,统一的条件便会成熟。其实马英九的话不过是“政经分离”的另一种表述。其中丝毫也没有将“先经”作为“后统”的先导 程序的意思。在他的表述中,“先经”是明确的,即先要经济好处,至于统一,则是不明确的,“得看未来”情况如何而定。实际上马英九和国民党的大佬是利用了 大陆急于统一的心理,用这种模糊的概念不断向大陆索取经济好处,以巩固其眼前的执政地位。至于将来是否统一,听天由命,由“台湾人民自己去决定”好了。国 民党立委林郁方对马英九观点的解释可以说是一语道破了天机。他说:“马总统讲这话的目的,不是追求统一,总统也了解目前的状况,谈统一是一个非常遥远的事 情,近乎不可能的事情。”林郁方认为,马英九只是希望籍由此番言论,促使对岸对台湾做出更多友善、正面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