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各地大概很少有旅行到一個國家的首都要先有預防高山症的準備,但是厄瓜多的首都《基多》Quito就是這樣的一座首都。這座在全世界最長山脈《安地斯山脈》Andes裡的首都海拔高達2850公尺,是僅次於波利維亞行政首都《拉巴斯》La Paz的全世界第二高海拔首都,一般的遊客到這裡都要先適應高山症。《基多》除了是全世界第二高海拔的首都之外還有很多的世界之最:它是世界上最接近赤道的首都,也是世界上最接近活火山的一座首都,《皮欽查火山》Pichincha Volcano就在它的西郊。事實上它的周遭還不只一座活火山,而是被像世界最高火山之一的《科托帕希火山》Cotopaxi Volcano(是的,矽谷科技新貴們的衣服和背包愛牌Cotopaxi就是用這座火山名當作品牌名稱的)等等的多座火活山所環繞(驚)。《基多》還有一個很威的世界之最頭銜:197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錄全世界有史以來第一批《世界文化遺產》UNESCO時那年厄瓜多有兩個重量級的地方上榜,一個是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在1835年造訪之後給了他《進化論》靈感的自然生態天堂《加拉巴哥群島》Galapagos Islands,另一個地方就是《基多》。
這座城市在《印加帝國》Inca Empire征服了當時這裡的原住民之後成了《印加帝國》的一部份。16世紀時西班牙人征服了《印加帝國》,同時也在1534年征服了《基多》,這也是目前大多數人視為《基多》建城之始的年代。西班牙殖民勢力在這裡所建的歷史性城區是整個美洲地區最大也保存得最良好的歷史性城區,這正是它之所以可以榮登全世界第一批《世界文化遺產》的原因。如今的《基多》歷史城區裡由西班牙人在這裡所建的諸多華麗教堂仍然然傲立如昔。這座古都看著一度在南美洲不可一世的《印加帝國》消失在歷史裡,它看著西班牙人來了,也看著西班牙殖民勢力在南美洲兵敗如山倒。它看著厄瓜多脫離西班牙殖民統治之後加入了《大哥倫比亞》Gran Colombia,也看著厄瓜多又從《大哥倫比亞》獨立出來。歷史的潮水對這座高高在上的千年古都來說都只是脚底下的浮雲。因為在南美洲人視為天神居所的諸多火山凝視之下,這座瑰麗古都是日月星晨所泊,祖靈所棲之地,也是《安地斯山脈》裡永遠的一顆璀璨明珠。
從飛機上看《基多》Quito這座建立在《安地斯山脈》Andes裡的全世界第二高海拔首都。
《獨立廣場》Independence Square (Plaza de la Independencia)上的街頭藝人表演。在往昔叫作《大廣場》Plaza Grande的《獨立廣場》是《基多》的歷史中心,讓《基多》在1978年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錄全世界有史以來第一批《世界文化遺產》UNESCO登錄的歷史性建築有很多都環繞著《獨立廣場》而建。
在《獨立廣場》西北側的《卡隆德萊特宮》Carondelet Palace (Palacio de Carondelet)自從16世紀西班牙人征服了《基多》之後一直就是這裡的政治權力中心。一直到現在它仍然是厄瓜多的總統府所在。
《基多都主教座堂》Quito Metropolitan Cathedral (Catedral Metropolitana de Quito)裡的主要聖壇。在《獨立廣場》西南側的《基多都主教座堂》也是16世紀西班牙人征服了《基多》之後所建。
《聖所教堂》Church of the Sanctuary (Iglesia de El Sagrario)裡一座耶穌受難雕像。建於17-18世紀間的《聖所教堂》就在《基多都主教座堂》後方。
離《獨立廣場》不遠的《耶穌會教堂》Church of the Society of Jesus (Iglesia de la Compañía de Jesús)建於1605-1765年間,它是《基多》的巴洛克風格教堂代表作。
從《耶穌會教堂》的穹頂上看教堂。
《耶穌會教堂》金碧輝煌的內部。
你不難看出來為什麼這座教堂往往被譽為是《基多》最美麗的教堂。
《耶穌會教堂》的屋頂開放讓觀光客上去參觀。
從《耶穌會教堂》的屋頂看另一座《聖方濟各教堂》Basilica and Convent of San Francisco (Iglesia y Convento de San Francisco)和它前面的《聖方濟各廣場》Plaza San Francisco (Plaza de San Francisco)。
西班牙人在1534年征服了《基多》之後於1535年起就開始興建這座《聖方濟各教堂》。它不但是厄瓜多最老的教堂,也是厄瓜多面積最大,最宏偉的歷史性教堂。它的規模讓它往往被拿來和同在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Philip II任內的1563-1584年間於西班牙馬德里附近所建的龐大《埃斯科里亞爾修道院》El Escorial相提並論,被稱為是「新世界的埃斯科里亞爾修道院」El Escorial of the New World。
晨光中的《聖方濟各廣場》。
《聖多明哥教堂》Church of Santo Domingo (Iglesia de Santo Domingo)是1581-1688年間建的天主教《道明會》Dominican Order教堂。
教堂裡宛若鹿港龍山寺八卦藻井(以及彩繪)的屋頂。
《聖多明哥教堂》裡最美麗的部份應屬這間在1732年增建的《玫瑰聖母禮拜堂》Chapel of la Virgen del Rosario。這間小禮拜堂因為座落在三層不同高度的地形上,為此建築師還特別在下方設計了一座《聖多明哥拱門》Arch of Santo Domingo將部份的禮拜堂撐高以讓禮拜堂能維持一樣的高度。《聖多明哥拱門》下方有馬路通過,也讓《玫瑰聖母禮拜堂》成了一座座落在拱門之上的懸空禮拜堂。
《國家誓言聖殿》Basilica of the National Vow (Basílica del Voto Nacional)和它側面公園裡在19世紀時曾經兩度出任厄瓜多總統的加布列·加西亞·莫雷諾Gabriel García Moreno雕像。
建於1883-1985年間的《國家誓言聖殿》是美洲最大的新哥德式教堂。
聖殿一側美麗的階梯式花園。
聖殿精美的大型彩繪玻璃窗,窗上有各式美麗的花草圖樣。
《國家誓言聖殿》在屋頂築有一座空橋讓遊客們可以在教堂屋頂趴趴走。
聖殿的鐘塔有看《基多》的絶佳視野。
從鐘塔裡看鐘塔上的時鐘。
從一座鐘塔裡看另一座鐘塔塔尖的視野。
聖殿的屋頂後方有一座《秃鷹塔》Condor Tower (Torre del Cóndor),從《秃鷹塔》上可以看到兩座鐘塔和中間的《麵包山》El Panecillo。
《麵包山》的山上有在1975年時由西班牙雕塑家Agustín de la Herrán Matorras設計的巨大鋁片雕像《麵包山聖母像》Virgin of the Panecillo (Virgen del Panecillo)。這座《麵包山聖母像》本的是現存於《聖方濟各教堂》裡在1734年由Bernardo de Legarda所雕的出名木雕《基多聖母》Virgin of Quito (Virgen de Quito)。
《基多》舊城區裡美麗的日出。
我這次住的旅館《卡薩甘戈泰納酒店》Casa Gangotena裡華麗的迴旋梯。
《卡薩甘戈泰納酒店》就在《聖方濟各教堂》旁,在這座精美的玻璃窗外就是《聖方濟各教堂》。
旅館大廳裡美麗的玫瑰花。厄瓜多是僅次於荷蘭的全球第二大玫瑰花出產國家,我這次在《基多》住的旅館裡玫瑰花都是這樣插好插滿,下手絶不手軟。
從《基多JW萬豪酒店》JW Marriott Quito裡看《基多》的市景。
《基多》是一座建築在《安地斯山脈》裡的城市,市區裡常常有這些起起落落的街道。
一條筆直通往《麵包山》的起伏街道。
和一般城市不同的是在《基多》並不是有錢人為了有景色才住山上,而是越往上的房子越便宜,因為這些房子不但交通不方便,而且往往没有自來水。(水壓不足,無法供應到那麼高的地方。)
在一座噴水池裡戲水的鴿子。
時代在變,《皮納塔》piñata的造型也在變,一家店裡陳列的一隻凱蒂貓外型《皮納塔》。《皮納塔》這種紙糊的容器裡裝著糖果和玩具,在節慶或生日宴會上懸掛起來,讓人用棍棒打擊,打破之後裡面的糖果和玩具會掉落下來供撿拾。一般人現在往往以為《皮納塔》是墨西哥特有的文化,但是它其實是跟著西班牙人從歐洲傳進中南美洲的,所以在中南美洲的國家裡都有它的蹤影。很多人相信它更早其實是從中國由馬可波羅傳進歐洲的,不過誰曉得這是真是假。馬可波羅又要把義大利麵由中國引進歐洲又要把《皮納塔》從中國帶進歐洲,簡直太忙。
《前哥倫布讚美之家博物館》Casa del Alabado Museum of Pre-Columbian Art的前院。這座博物館收藏了超過5000件前哥倫布時期的古文物,博物館的所在是這幢建於17世紀的西班牙殖民時期宅院,建築本身也相當迷人。
《城市博物館》Museum of the City (Museo de la Ciudad)也是由一幢建於16世紀的醫院所改建而成的博物館。
就在《城市博物館》對面的《卡門阿爾托博物館》Museo del Carmen Alto則是由一幢修道院改建而成的博物館。
《基多》也有登上拉丁美洲50大的餐廳可以吃,怕了吧!夫妻檔Alejandro Chamorro和Pía Salazar的Nuema在2020年時是第一家厄瓜多餐廳擠上拉丁美洲50大餐廳名單的餐廳,這是Nuema一道美不勝收的前菜。
赤道從《基多》的北邊經過,離《基多》大約只有25公里左右。很多觀光客會特地來這個叫作《世界中心城》Middle of the World City (Ciudad Mitad del Mundo)的觀光景點「看」赤道。《世界中心城》位於《基多》所在的《皮欽查省》Pichincha。這裡有一座以花崗岩建造的《赤道紀念碑》Monument to the Equator (Monumento a la Mitad del Mundo)。不過《赤道紀念碑》的所在其實根本不是赤道的所在。這座《赤道紀念碑》是根據1736年時法國的地理測量探勘隊所測量出來的結果而立的,但是當代由精密儀器測量的結果發現真正的赤道其實是在紀念碑北邊240公尺處(冏)。我這次在進雨林時在車裡來回經過了兩次這裡就算把它結案了,沒下車去看(本平台就是有這麼敷衍讀者)。
從《基多》的機場到市區時經過的山區和山區裡的滿天雲彩。《基多》在2013年時新建了一座機場取代了原來建於1960年的老機場(《基多》在山區裡的獨特地理位置讓在市區附近的老機場對所有飛機的起飛和降落都是一大挑戰)。不過這座新機場離《基多》的市區有18公里之遠,而且要翻越整座山才能進到《基多》市區。
延伸閱讀:懶人包-大頭熊感性看世界 西歐
延伸閱讀:懶人包-大頭熊感性看世界 中歐
延伸閱讀:懶人包-大頭熊感性看世界 南歐
延伸閱讀:懶人包-大頭熊感性看世界 北美
延伸閱讀:懶人包-大頭熊感性看世界 中美
延伸閱讀:懶人包-大頭熊感性看世界 南美
延伸閱讀:懶人包-大頭熊感性看世界 東北亞
延伸閱讀:懶人包-大頭熊感性看世界 東南亞
延伸閱讀:懶人包-大頭熊感性看世界 中東
延伸閱讀:懶人包-大頭熊感性看世界 非洲
延伸閱讀:懶人包-大頭熊感性看世界 大洋洲
想追蹤文章按這裡就對了!
下一則: 厄瓜多《基多》-機場貴賓室系列【厄瓜多.基多.UIO】Sala VIP (國內線)
- 厄瓜多《加拉巴哥群島》-跟隨達爾文的脚步探訪進化論起源群島(Day 3)【世界化文遺產】 北西摩島North Seymour Island
- 厄瓜多《加拉巴哥群島》-跟隨達爾文的脚步探訪進化論起源群島(Day 2)【世界化文遺產】 赫諾韋薩島Genovesa Island|達爾文灣Darwin Bay
- 厄瓜多《加拉巴哥群島》-跟隨達爾文的脚步探訪進化論起源群島(Day 2)【世界化文遺產】 赫諾韋薩島Genovesa Island|菲利普親王台階Prince Philips Steps
- 厄瓜多《加拉巴哥群島》-跟隨達爾文的脚步探訪進化論起源群島(Day 1)【世界化文遺產】 聖克里斯托瓦島San Cristobal Island|睡獅岩Kicker Rock
- 厄瓜多《加拉巴哥群島》-跟隨達爾文的脚步探訪進化論起源群島(Day 1)【世界化文遺產】 聖克里斯托瓦島San Cristobal Island|巴克里索莫雷諾港Puerto Baquerizo Moreno
- 厄瓜多《加拉巴哥群島》-開箱達爾文生態天堂頂級探險郵輪 銀海郵輪Silversea Cruises|銀海起源號Silver Origin (晚餐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