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為甚麼 狗屎(48億)、公車(?)、國道客運(?),都要GPS定位?
2009/11/04 08:55
瀏覽1,354
迴響0
推薦0
引用1

引用文章《被淡忘的記憶》 當選宣言: 改變,我們才有希望 2008/03/25 

引用文章再次提醒: 上高速公路 ,一定要繫上安全帶!! (椅背打直) 20091010 

狗屎、公車、國道客運,都要GPS定位; 全台也要WiMAX

上個月接連發生幾次大客車重大車禍,不知交通部有何重要改善作法,繼交通部在全台各地方政府所推動的「聰明公車」計畫,現在交通部,研擬推動將國道客運八千輛客運,全裝GPS設備,初期只規劃一千輛車來試辦,若試辦情形確實良好,再評估是否逐步擴大推動。

想起一篇老新聞:
GPS定位狗屎 48億打造東方瑞士 
聯合報 2009.06.04 
 
環保署預計分六年砸四十八億,針對鄉鎮鄰里執行清潔美化,如聘僱大專畢業生將髒亂點或發現的狗屎,以數位相機及衛星定位,並上傳至網路舉發,或要求村里選出評估環境舒適、景觀優質等指標,但經費、執行方式都引發爭議。

政府官員應有肩膀,該堅持做公車路線的整併,及重新檢視偏遠(弱勢)地區票價補貼政策。
http://blog.udn.com/glee/1842514

政府官員做了嗎?

政府花科技化的服務,錢多多,常全面做玩大的!? 狗屎 、公車、國道客運、高鐵...

管它有沒有針對問題!?

台灣人民: 全球最佳WiMAX 健康犧牲獎 !
http://blog.udn.com/glee/3443792

全台被WiMAX電磁波籠罩,已屬世界第一。在加上各交通工具內的各種訊號強波器(例如衛星定位訊號增強設備)等等,加上全世界第一的各界基地台佈置的整合,全台人民無一倖免!?

*********
國道客運 也要裝GPS
 台灣新生報 2009/11/03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1103/128/1u6vg.html

為了能夠掌握大客車行車動態,並確保乘客行車安全,交通部幾經研議,將把補助各地方政府建置聰明公車計畫,擴及國道客運業者在內的南北公路客運,初期將規劃以一千輛裝置GPS(衛星定位系統)為原則,若試辦情形良好,將再逐步擴大推動裝設。


上個月接連發生幾次大客車重大車禍,再次喚起國人對於大客車行車安全的重視,交通部運輸研究所所長黃德治二十六日在立法院交通委員會透露,交通部已經做成政策決定,未來將要求所有大客車裝置GPS,計畫由公路總局推動。


國光客運總經理劉金泉昨天表示,大客車裝置GPS是一種趨勢,有助於車輛行車監控,未來國光客運一定會配合裝設,但若能由政府出面給予經費補貼協助建置,是比較理想。


阿羅哈客運經理阮福生也說,現在業者已經山窮水盡,若政府不提供經費,要裝設GPS系統可能會有問題。他強調,GPS只能控管車輛有無正常運轉,至於監視駕駛行為,應該是還要再裝設更多的偵測設備與系統。


公路總局監理組運輸管理科官員昨天不諱言大客車裝置GPS需要的是經費。現在交通部確實正在研擬推動大客車裝置GPS措施,原則上由公路總局統一建置,然後統一納入公路總局的管理系統,未來並將透過修法,讓GPS成為客運業必要裝備。


然而,目前情況是,全台總計有五十四家公路汽車客運業(包括高雄市三家、台北市七家),總計有八千輛客運,若全部統統裝設GPS,這在全世界將會是屬一屬二的車隊,也就是說存在試辦成功與否的風險。因此,交通部初期只規劃一千輛車來試辦,若試辦情形確實良好,再評估是否逐步擴大推動。


依據官員說法,大客車裝設GPS,一來有助於駕駛與公司內部訊息的傳遞;二來民眾也可以透過建置系統掌握車輛行車動態;再者,交通部也可以監控車輛有無違規行駛的情況。甚至,包括車輛有無超速行駛也可以透過系統來了解。


大客車裝設GPS輔助措施,是交通部建置「公路汽車客運動態資訊系統」中的一環,與交通部過去在各地方政府所推動的「聰明公車」計畫性質一樣,過去建置「聰明公車」系統限於縣市地方區域,並沒有屬於南北公路系統的建置,若將來南北公路系統聰明公車車隊建置完成,就可與縣市聰明公車資料交換,形成全國聰明公車系統。

**********
GPS定位狗屎 48億打造東方瑞士
 
聯合報 2009.06.04 
 
環保署預計分六年砸四十八億,針對鄉鎮鄰里執行清潔美化,如聘僱大專畢業生將髒亂點或發現的狗屎,以數位相機及衛星定位,並上傳至網路舉發,或要求村里選出評估環境舒適、景觀優質等指標,但經費、執行方式都引發爭議。

據了解,九十五年間因日本人中村夫婦至南投埔里Long Stay,發覺埔里環境髒亂,街道隨處可見狗屎,當時引發軒然大波,環保署當年擬定「清淨家園全民運動」,去年起更砸下四十八億推動「營造永續優質環境衛生計畫」。

環保署表示,推動「營造永續優質環境衛生計畫」,是期望整合政府與民間能量,使台灣在六年內「超日趕瑞」,營造台灣成為「東方瑞士」。

環保署長沈世宏指出,台灣已進入「健康環境時代」,未來應以歐美國家為目標,邁進「環境寧適時代」,才預計以六年時間全面提升台灣環境品質。環保署認為,民國九十五年推動「清淨家園全民運動」後,政府機關、風景區等環境已有顯著改善。

不過,攤開計畫書,其中所列的執行方式卻讓人大開眼界,例如環保署預計聘僱一千二百名大學畢業生,月薪約二萬元,成立三八六個協巡組織,協助村里長建置部落格及村里道路巡檢通報系統。

這些「環境美化員」在巡視環境整時,若發現髒亂、狗屎等污染,會以配發的數位相機及GPS定位系統將污染所在地登錄上網,並向相關單位通報舉發。清理績效上網登記後,還會當作獎勵基礎。

環保署訂定環境舒適、空地綠美化、空氣清淨、公設標準化等十四項環境衛生永續指標,預計選出五個鄰里作為「優質環保示範區」,最高每年可獲得二千萬建設經費補助。

環保署並要求全台八千個鄰里自行勾選一項指標,提出具體執行內容後,從中選出八百個村里提撥經費。

【2009/06/04 聯合報】

>>>>>>>>>>>>>>>

全站分類:時事評論 公共議題
自訂分類:資訊科技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