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腳趾嵌甲(The Ingrown Toenail)
2009/01/10 21:28
瀏覽16,264
迴響4
推薦2
引用0

認識嵌甲

【什麼是嵌甲?】
嵌甲是指指甲長到肉裡的情況,理論上每一根手指或腳趾都有可能發生嵌甲,但是以大腳趾最為常見

【嵌甲會造成什麼併發症?】
指甲刺到肉裡後,會造成紅腫痛的發炎現象,形成所謂甲溝炎。由於此時常有傷口產生,細菌也會趁虛而入,產生次發性細菌感染,造成化膿甚至蜂窩性組織炎。

【嵌甲如何治療?】
1.移除刺到肉裡的指甲:如果不將刺到肉裡的指甲移除,等於致病原因持續存在,光靠吃藥擦藥是不會好的。移除指甲時可能需要使用到局部注射麻醉藥,以減輕疼痛。
2.口服抗生素及消炎藥:達到殺菌消炎的效果。
3.外用抗生素藥膏:提供局部傷口保護及殺菌的功效。

【嵌甲如何預防?】
● 避免穿著不當的鞋子:太小的鞋子、高跟鞋、尖頭鞋,都易造成腳趾的擠壓,增加指甲與指甲旁邊皮膚的摩擦與刺入的機會,應盡量避免。
● 適當修剪指甲:

X錯誤的指甲修剪方法:當指甲往前生長時,易嵌入旁邊的皮膚中
正確的指甲修剪方法:當指甲往前生長時,不會嵌入旁邊的皮膚

● 手術整型:如果指甲已變形,無法修剪成上面的形狀,又經常反覆發作嵌甲的情形,則可考慮接受指甲整型手術,破壞外側的指甲生長帶,讓指甲不要長的太寬擠壓到旁邊的皮膚。

 比漾皮膚科診所

***************************************************************************  
腳趾嵌甲(The Ingrown Toenail)

林聖章 國軍台南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
葉慶輝 國軍左營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
劉宏仁 賀田診所院長
張立人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整形外科醫師
謝俊昇 國軍左營醫院整形外科主任

關鍵字: ingrown toenail, ITN paronychia partial nail avulsion


--------------------------------------------------------------------------------

前 言

基層醫療的醫師們經常會在門診中碰到因為疼痛難忍的腳趾甲內長(ingrown toenail)而來尋求協助,此病又稱為嵌甲(onychocryptosis)。雖然腳趾嵌甲好發於單側(80%病例),而且最常侵犯大拇趾,但它也可以是雙側性的病灶,而且有機會侵犯任何一根腳趾。為了能夠達到徹底治療的目的,我們有必要診斷出任何會導致或是惡化此疾病的潛在性趾甲異常,進而有效治癒此疾患。 

腳趾嵌甲的定義

所謂腳趾嵌甲(Ingrown Toenail, ITN),是指趾甲尖刺部位或是游離邊緣刺入趾甲皺襞的軟組織中,而誘發覆蓋趾甲板之肉芽組織生成。而正常之趾甲,不管是在內側還是外側趾甲溝,是不會有趾甲向內彎曲之情形。

腳趾嵌甲的病因

修剪趾甲的方式不正確、鞋子尺寸不合、不正確的足部使力、肥胖、足部多汗,自行修剪向內生長之趾甲等,都可能會造成腳趾嵌甲之情形。以扁平足的人為例,由於步態外展,足部過度的軸度旋轉而導致大拇趾內側趾甲邊緣遭受侵犯壓迫;或是病人的拇趾黏液囊腫大,也會因為鄰近第二趾之推擠壓力而造成大拇趾外側趾甲邊緣受到壓迫。此外,也有學者提出腳趾嵌甲可能與下列疾病相關:愛滋病患者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後,先天性疾病(例如:先天性趾甲肥厚,13對三染色體trisomy 13),全身性或血管性疾病(例如:糠疹pityriasis)、甲狀腺機能亢進、失養性之增厚趾甲,末端肥大症,或是外傷等。

腳趾嵌甲病理分期

腳趾嵌甲是慢性病灶,但也可能以急性發作來呈現。慢性病例通常是發生在不正確的修剪趾甲後數年,因為不正確的修剪方式會造成趾甲向內彎曲而長入趾甲皺襞(nail fold)。此外,不合適的鞋子(如:尖頭的鞋子)長期壓迫腳趾甲,也會導致趾甲皺襞處有胼胝體形成,局部組織遭受刺激,造成局部發炎,產生了甲溝炎(paronychia)。如果趾甲之尖刺部位穿透趾甲皺襞,則原本的慢性病灶便會轉成急性發作。

臨床上,腳趾嵌甲的病理學分期可以分為三期(如圖1):

第一期 輕度水腫,趾甲向內彎曲,以及局部疼痛。此期之特色是有局部水腫以及輕度疼痛,而且會有輕微的拇趾向內彎曲以及多汗的情形。

第二期 肉芽組織形成合併劇痛。在第二期病灶,趾甲尖刺部位或是游離邊緣會刺入趾甲皺襞之軟組織中,而誘發覆蓋趾甲板之肉芽組織生成。此期之特色是:劇烈疼痛、明顯的水腫,以及嚴重的多汗現象,而最後會有漿液化膿性分泌物之產生,偶爾會有惡臭味。

第三期 上皮化形成。第三期和第二期類似,其相異之處在於肉芽組織會有上皮的形成。在此期,疼痛感會逐漸緩解。

治 療

在治療急性腳趾嵌甲時,通常以局部麻醉方式,藉由麻醉嵌甲的腳趾來進行部份趾甲拔除術(partial nail avulsion)以移除趾甲內長的邊緣部份。當趾甲內側與外側邊緣都有向內彎曲之情形時,則必須進行完全性趾甲拔除術。至於慢性腳趾嵌甲所合併長出的肉芽組織,治療上可以採取局部一天塗抹兩次硝酸銀(silver nitrate)或是醋酸鋁溶液(Burrows solution)來加以治療。

腳趾嵌甲急性發作時通常會合併有甲溝炎、細菌感染,而病原菌包括有葡萄球菌、鏈球菌、大腸桿菌,或是綠膿桿菌。當病灶處出現有化膿性滲出液時,可以進行革蘭氏染色、細菌培養檢查、藥物敏感性檢查等來確定病原菌,並且投予適當的抗生素治療。若病灶處沒有任何化膿性滲出物出現,則不須進行革蘭氏染色或細菌培養,在治療上可依個人的專業判斷直接給予病人經驗性抗生素治療-臨床上通常是投予第一代的頭孢子素(cephalosporin)或是clindamycin(如果病人對penicillin過敏)。

對於慢性腳趾嵌甲或是手術拔除趾甲後仍反覆不斷復發的腳趾嵌甲病灶,可以考慮採取部份或完全性的化學性基質切除術(chemical matrixectomy)。這種治療方式是將棉花棒沾取酚(phenol)或是10%氫氧化鈉(NaOH)溶液來塗抹趾甲拔除後裸露的基質,使該部位指甲不會再生。

而對於那些採取化學性基質切除術仍無效之病例,我們應該考慮轉介給外科醫師來處理,包括採取手術性基質切除術(surgical matrixectomy)或電燒灼術或二氧化碳雷射基質切除術(CO2 laser matrixectomy)等。

如果該腳趾嵌甲發炎感染的情形持續數週,則需要對於受侵犯的腳趾進行X光攝影以排除骨骼受侵犯之可能性。倘若受侵犯的趾甲皺襞附近的趾骨皮質部有異常時,則需將病人轉介給整形外科醫師或是骨科醫師以進行更周延之評估與治療。

趾甲拔除術/術前及術後衛教注意事項

手術前,需先將足部清洗乾淨,並穿著夾腳拖鞋,以便在手術後能方便行走。
手術後,緊握傷口約十分鐘,以壓迫法止血。
術後返家宜抬高患肢,以減輕患處腫脹感,並保持傷口清潔乾燥,2~3天後返回門診換藥。
給予抗生素及止痛藥服用,以治療傷口感染及緩解傷口疼痛不適感。
若傷口周圍有紅腫熱痛,或有不正常分泌物時,應立即返院看診。
術後傷口大約在2-3個月會長出新的趾甲。此期間仍應保持傷口的清潔乾燥,並塗抹抗生素藥膏。盡量穿著涼鞋或夾腳拖鞋,使趾甲不至受到壓迫。
修剪趾甲時應平剪(如圖3),讓趾甲邊緣兩側尖端超出趾甲溝,而不是順著甲床剪成弧形,造成趾甲邊緣兩側剪太深,如此可以減低腳趾嵌甲的情形再發生。
不宜刻意去剪除向內生長的趾甲,以避免因誤傷趾甲邊緣而導致傷口細菌感染。


結 語

腳趾嵌甲是不分男女老少,各種年齡層的病人都可能因為此疾患來尋求基層醫師的協助。站在基層醫療的立場,為了能夠達到徹底治療的目的,除了必須瞭解腳趾嵌甲的成因外,應熟知各種處置方式的適應症及處理時機。而對於那些反覆不斷復發的腳趾嵌甲病例,適時轉介給外科醫師以提供更適當有效的處置方式。


--------------------------------------------------------------------------------

參考資料

Zuber TJ: Ingrown toenail removal. Am Fam Physician 2002; 65: 2547-52, 2554.
Vincent J. Mandracchia: The ingrown toenail. Hosp Med 1998; 34: 213-5.
Iseli A: The management of ingrown toenails. Aust Fam Physician. 1990; 19: 1414-9.
Zuber TJ, Pfenninger JL: Management of ingrown toenails. Am Fam Physician 1995 ;52: 181-90.
Bennett, Neil T : Management of paronychia and ingrown toenail: medical and surgical approaches. Primary Care Update for OB/GYNS 1995; 2 (6): 195-9.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休閒生活 旅人手札
自訂分類:保健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4) :
4樓. 雲水人間
2009/01/10 22:45

當指甲嵌入軟組織內,醫學上稱為“嵌甲”。嵌甲常常會損傷周圍的皮膚,引起皮下組織的急性化膿性感染。
嵌甲俗稱“生倒甲”,是一個十分常見的毛病,在美國有百分之五的人就有這個問題。病因可以有很多,例如剪腳指甲的方法不理想 (趾甲過短、刻意把趾甲剪成圓形)、腳汗過多、鞋太緊等等。嵌甲現象常發生在大腳趾上,嵌甲發生時,因趾甲嵌入肉,趾甲的邊緣會紅腫。較嚴重時,會伴有炎症的產生,患部或會有跳動的感覺(脈動感)。趾甲邊緣的小腫塊有膿出現,相當疼痛,走路都有困難。

大致上我們會把嵌甲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腳趾旁邊的肉會變得紅腫,按下去會痛 病變在第一階段時,醫生可能嘗試把趾甲角邊剪開,於趾甲及甲肉間放置一塊小紗布 (cotton wick elevation),同時亦都會叫病人每日把腳放在暖鹽水中浸洗,甚至給予廣譜抗生素以避免病變擴大而急性發炎。

第二階段
腳趾旁邊的肉會變得更紅更腫更痛,更重要的是會有膿流出 在第二階段時,施以小手術治療,拿掉一小部份的趾甲。此手術稱為 趾甲整形手術 (partial nail avulsion),可為趾甲邊留下較大的空間,使趾甲不再繼續嵌入肌肉。但是翻發的比率達到百分之三十。

第三階段
腳趾旁邊的肉會有肉芽生長,病癥會更加嚴重 在第三階段或經常翻發的病人,因為很可能是因為有尖銳的腳甲邊嵌入肉內,所以醫生會施行小手術治療,角邊切除手術 (wedge excision),拿掉一小部份的趾甲的及皮下組織。而我們所揀選的 角邊切除手術 是 韋氏角邊切除手術 及 甲外側生長基質去除術 (Winograd wedge excision plus lateral matricectomy)

相信你一定想知手術是如何做吧。就簡單交代一下,只供參考,切勿在家中模仿呀!

韋氏角邊切除手術及甲外側生長基質去除術:
在大腳趾兩邊施行局部麻醉,接著以止血帶將大腳趾結紮起來,以避免手術時間失血。趾甲以縱向從側面切開,切除一小片趾甲。縱向的切開口會延長到甲外側生長基質的根部。醫生會將外側的組織包括皮膚、趾甲板、甲床、生長基質及骨衣等組織全部切除,才可預防趾甲再度生長及嵌甲再度復發。之後,醫生會以電刀把剩餘的生長基質燒毀及止血。最後會放鬆止血帶,將切面的兩個側邊縫合以及包紮傷口。

有可能發生的併發症包括:

傷口癒合困難以及感染 約百分之十,須要再施以廣譜抗生素甚至手術
趾甲侷部再生及嵌甲翻發 約百分之十,須要再施手術
再長的趾甲有縱向不平現象 (split-nail) 約百分之十五,只是外觀不好看,但母須要任何治療或手術
術後趾甲外觀不同了? 所有病人術後趾甲都會窄了數毫米,只是外觀問題,母須要任何治療或手術

咁多不同的併發症,可不可以不做手術呀?

若果是早期的時候,醫生會盡量使用藥物去處理。但是到了後期的時候,若果不使用手術方案,嵌甲可導致嚴重感染甚至骨髓炎而要把腳趾切除,得不嘗失。

所以,又是那句,“預防勝於治療”。


預防方法:
剪指甲時也有小小的學問。最好以直線的方式修剪趾甲,不要太短或“收邊”,指甲兩側的角不能剪掉,否則新長出來的指甲容易嵌入軟組織內。特別是大腳趾的部位,原則上要使趾甲的側緣與皮膚分離。要常用小擦子洗刷趾甲邊緣以防止污垢堆積,保持清潔。亦不要穿鞋頭窄的鞋子


雲水人間
3樓. 雲水人間
2009/01/10 22:28

neosubway 發表於 2005-11-27 01:59

想到十年前,幾個月就盪甲一次
撐著不去看醫生,以為自己成功的幾次處理好的經驗可以一次次的痊癒
手賤的一次次往深處剪下去...

依你剪的深度
如果還可以看到指甲的根部,只是單純的腫脹
穿寬鬆的鞋子、保持乾燥、清潔
一週之內就可以看出病情好轉

如果已經手賤把指甲剪到扳開拇指邊緣都看不到根部的話
通常伴隨的症狀會有腫脹、輕微化膿...等等
死撐不看醫生的話
建議搭配消炎藥、優碘、少走路,真的要出門建議只穿涼鞋

再嚴重下去,壓迫傷口馬上會有膿流出
不斷在組織內生長的指甲也會壓迫傷口,進而從腫脹的部位長出肉芽組織
此時最大的好處,就是傷口已經不大會痛了 8D
這時候通常只有外科手術才能解決
絕大多數的人不可能從這個階段靠自己處理而康復

不論如何,建議一個禮拜之內沒好轉,就趕快去找醫生吧
盪甲的嚴重程度常常是幾天內就快速惡化的
大多數人的調養也都只是拖延時間而已...

盪甲十多次,總共動過四次手術,直到最後一次,嚴重到要整個指甲拔除
遇到的醫生很好,試著把我右腳大拇指左側的指甲由根部剪掉五分之一再縫合
算是保全了我的腳趾甲
從此之後,腳指甲都細細整理.....沒有慘痛的經驗,不會學乖 :})

朋友的哥哥打死不去看醫生,拖了半年以上
指甲由下方(還是側面)穿出來 xx(

沒錯,腳指打針的痛,的確是嘗試過的人才知道的煉獄 :}):}):}):}):})


雲水人間
2樓. 雲水人間
2009/01/10 21:52

嵌甲,又叫趾甲內生(ingrown toenails)。嵌甲可發生在任一腳趾頭,但絕大多數都發生在大腳趾頭。嵌甲的發生主要是基於兩個原因:一是,趾甲剪得過短,或是剪成半圓形(在邊緣部位往內側剪入),或者剪得不平整,形成銳利的邊緣;另一個可能原因是鞋子太緊。上述兩個原因會使趾甲往鄰近的腳趾皮膚嵌入,形成傷口,若再發生細菌的感染,就會因發炎造成局部的紅、腫、熱、痛,甚至化膿,此時若再不經適當的處理,因異物反應,肉芽組織(granulation tissue)就會長出,形成一團醜陋的肉芽。

一但有嵌甲的現象發生時,最好避免再穿一般的鞋子,暫時改穿涼鞋。同時必須注意局部清潔,以免細菌感染發生。可每天以溫肥皂水或是以溫水加優碘浸泡患足兩、三次。浸泡之後,可試著以小棉絮墊在嵌入的趾甲和皮膚之間。經這樣處理若仍不得改善,即應該就醫,醫師會依嚴重程度開給口服抗生素,或外用抗生素藥膏,多半可緩解下來。但如果發炎厲害,肉芽組織長得較大,則恐非以小手術拔除部份嵌入的趾甲無法痊癒了。 

所以,針對你的問題來說,肉芽組織及發炎若不是很厲害的話,吃藥擦藥1-2週就可痊癒,使肉芽組織消失。肉芽組織不會轉成腫瘤。手術拔除嵌甲時會打局部麻醉,不過可能還是會有點痛,不過,依個人經驗,嵌甲拔除後1-2天就不會再痛,而可行動自如,不會像你說的一星期都不能走路的。

 
台中烏日 張文華診所
家庭醫師小站


雲水人間
1樓. 雲水人間
2009/01/10 21:48

穿高跟鞋,小心「嵌甲」

想穿正在流行、尖尖窄窄的巫婆鞋可得三思,

它有可能害你腳趾甲嵌入肉裡,得到「嵌甲」。


文.張曉卉

2002/05 康健雜誌 42期


當筱梅右腳大腳趾隱隱作痛,她知道老毛病又發作了。

脫下高跟鞋一看,果然腳趾甲已經往肉裡長,周圍皮膚發紅腫痛,本想拿指甲刀修剪,可是碰到就痛,只好作罷。拖了兩天,第三度到醫院將腳趾甲整片拔除,筱梅很煩惱,怎樣才能不讓趾甲長到肉裡,告別一次又一次「凍甲」的威脅?

台北馬偕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林揚志表示,俗稱為「凍甲」,就是「嵌甲」(Ingrown Nail)指的是大腳趾的趾甲往內生長,插入真皮層裡,是常見的指甲疾病。容易發生在趾甲修剪過度,還有穿太緊、不合腳鞋子(例如最近流行的巫婆鞋)的人,因為走路時,施加於腳趾的壓力增大,趾甲前端擠壓,使得趾甲向內彎進肉裡生長,形成嵌甲。

另一類常受嵌甲困擾的人是先天問題。有的人生來腳趾頭兩邊的肉比較胖,趾甲容易陷到肉裡,或者腳趾甲韌帶鬆滑,造成趾甲一邊長得快,一邊長得慢,也容易嵌甲。

有過經驗的人都知道,嵌甲不是大病,但痛起來可真要命。

林先生天生腳掌寬大,腳拇指趾甲兩邊的肉比較厚,當兵時每天起床後,就得穿上硬窄且不透氣的蹩腳軍靴,一穿十幾個小時,就寢時才能脫下來,腳趾甲嵌到肉裡,「痛到舉步維艱,尤其同袍踢到,或自己不小心碰到東西時,更是痛得捧著腳哇哇叫,」回想「凍甲」的痛,林先生倒吸一口氣。

嵌甲的痛,確實像刀子插到肉裡一樣,」林揚志醫師解釋,長入肉裡的趾甲,對身體來說是異物,常引起細菌感染,出現疼痛、紅腫、出血,甚至化膿等發炎反應,應該至醫院治療。

正確修剪腳趾甲
嵌甲可掛皮膚科、一般外科或整形外科處理,醫師會視病況給予治療。輕微嵌甲(趾甲往皮膚裡面長,且有壓迫疼痛),一般處理方式包括:

1.優碘藥水泡腳,用優碘藥水加4倍開水(或生理食鹽水)泡腳,一天2次,每次30分鐘,減輕症狀

2.口服消炎止痛藥。

3.正確修剪指甲,最常見且習慣對付嵌甲的辦法,是把嵌到肉裡的趾甲剪掉,並且往內修,結果新長出的趾甲彎曲幅度愈來愈厲害,對外阻力愈差。正確的方法是平剪,並將趾甲修成鈍角,使它縱使因外力受傷也只有趾甲受傷,而不會一直往內彎曲。

4.把趾甲往上頂,如果趾甲已往內彎曲,醫師會在趾甲外側內緣(兩個角落)塞一點點紗布,把趾甲頂上去生長。

5.必要時患處用腐蝕劑,讓患處肉芽消除減輕疼痛。

如果前面方法都無法改善症狀,或者像筱梅的嵌甲已拖到右腳拇趾又紅又腫,痛得舉步維艱,就必須將腳趾甲部份或整片拔除。

春風吹又生?
麻煩的是,拔完趾甲不是一勞永逸的治療,統計約有 70%的病人和筱梅一樣,手術後長出的腳趾甲又嵌入肉裡,「凍甲」惡夢重演,怎麼辦?

嵌甲再度發作,主要是手術時未將甲基質破壞,也就是趾甲生長中心還在,長出來的趾甲幅度依然彎曲,就會反覆發作,「拔指甲是治標而不是治本,」林揚志醫師解釋。

如果要根治嵌甲,要做指甲成形術,將可能嵌入皮膚裡的甲基質用破壞燒除,讓趾甲變窄、長得瘦瘦長長的,兩邊就不容易彎曲進去。但這手術比快又省事的拔趾甲難做,有些醫師並不會告訴病人有這種選擇,林揚志醫師建議患者在醫生提出手術建議時,問問醫生是怎麼做,有沒有破壞裡面指甲基質,再決定要不要接受治療。

不想因嵌甲跑醫院,平時保養當然重要:

1.穿寬頭低跟鞋

選寬頭不壓迫腳趾頭的平底鞋。高跟鞋、尖頭鞋固然可添風韻,但是高跟鞋會增加足前掌壓力,尖頭皮鞋還容易使腳趾甲壓迫甲床,嚴重時造成嵌甲。

2.好好修剪指甲

再次聲明,正確的方法是平剪,並將腳趾甲銼成鈍角,弧度不要太大,讓趾甲在長時不會生出尖尖的邊緣,刺到肉裡,不要剪太短,更不挖鑿兩側趾甲,最好讓腳趾甲長過指頭再剪。

3.泡泡溫水

剪腳趾甲前,先泡溫水,趾甲變軟比較好修剪。

(審稿專家:亞東醫院皮膚科主任張英睿)

誰的指甲長得快?
皮膚科醫學會指出,指甲生長速度因人而異,平均一天約長0.01公分,手指甲比腳趾甲長得快,夏天比冬天快,慣用的手比另一隻手快,男性比女性快,但懷孕與老年期除外。由此看來,夏天時男性的右手指甲長得最快。


雲水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