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紫禁城 東 六宮
2017/09/11 21:57
瀏覽12,527
迴響1
推薦2
引用0

《周禮》中記載:「天子後立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以聽天下之內治.」「六宮」制度便由此而來,之後「六宮」一直指的是皇后的寢宮,又因六宮為皇后居住之所,所以往往用六宮代指皇后,到了唐代「六宮」概念發生變化,不在專指皇后,而泛指后妃.白居易《長恨歌》中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李賀《貝宮夫人》中的「六宮不語一生閒,高懸銀牓照青山」,所言「六宮」皆指后妃,而不是專指皇后.長恨歌是最佳的戀愛故事.求美鑑定美相悅離別相思殉愛,描繪的簡單入骨.

 紫禁城內廷東六宮,在兩朝皆作為皇帝妻妾之居所.清朝在雍正朝以後的歷代皇后,皆不再以坤寧宮為寢宮,而是在東六宮和西六宮選定一座空宮為寢宮.明朝紫禁城的東六宮全數作為所居;清朝時期則將景陽宮作為御書房和藏書處,因此清朝時期並未有任何嬪妃居住於此宮內.

 

  慌慌張張出了貞順們指定西行,轉南一條望不盡的長巷東長街,也有圖標東筒子路.天穹寶殿南盡端西行依次為天穹寶殿延禧宮景仁宮.

  東六宮分別為;承乾宮景仁宮鍾粹宮永和宮延禧宮景陽宮.整齊有緻的坐落於紫禁城的子午線東側,因而被統一稱作東六宮,與之相對應的還有子午線西側的西六宮.而東、西六宮(有時又被稱做東西十二宮),又像兩腋般夾挾著中央的後三宮,因而與古代所謂的掖庭相對應.明清,六宮又進一步演化為東西六宮.

 帝后妃嬪,各有所主.照理論上說,皇帝住乾清宮,皇后住坤寧宮,太后住養心殿之西的慈寧宮,太上皇則住「東六宮」之東的寧壽宮,妃嬪(ㄆㄧㄣˊ)則住坤寧宮左右的「東西六宮」,即所謂「掖庭」.實際情形是乾清宮自康熙雍正以後,除了穆宗(同治帝)因為負氣,曾在此獨宿以外,生前多不宿此.坤寧宮諸帝只有崩沒,遺體才移此「正寢」,生前多不宿此.清帝后多住養心殿後殿.
 
東西六宮,妃嬪所居,大致東六宮保留著明朝的遺制,變化不大;西六宮則頗有更張. 東西六宮有兩個特點;一是向心性強.東西六宮十二座宮院重心都朝著一個方向,就是後三宮.乾清交泰坤寧宮的掖庭’.二是宮禁森嚴.牆院高深,各自獨立,庭院深深,門戶重重,彼此隔離卻形制相似,私密性強.東西六宮主要的門現有41座,夜間每座宮門、每道長街門是關閉的.門的名稱,寄託著皇家的期待,有祈子的百子門、千嬰門、螽斯門.有祈福的,長康門、迎祥門、增瑞門等.

 乾隆間,以古代著名後妃美德為範本,繪《宮訓圖》十二幅,遇年節張掛,事畢收藏於景陽宮的學詩堂.《十二宮訓圖》及其宣揚的女性美德是:(1)景仁宮《燕姑夢蘭圖》(願景),(2)承乾宮《徐妃直諫圖》(忠直),(3)鐘粹宮《許後奉案圖》(尊老),(4)延禧宮《曹後重農圖》(勤勞),(5)永和宮《樊姬諫獵圖》(勸諫),(6)景陽宮《馬後練衣圖》(節儉),(7)永壽宮《班姬辭輦圖》(知禮),(8)翊坤宮《昭容評詩圖》(讀書),(9)儲秀宮《西陵教蠶圖》(創新),(10)啟祥宮《薑後脫簪圖》(相夫),(11)長春宮《太姒誨子圖》(教子),(12)鹹福宮《婕妤擋熊圖》(勇敢).乾隆是最佳婆媳相處典範.

東六宮

 東六宮分成兩排,每排三座.延禧宮、永和宮與景陽宮這三座宮院與景仁、承乾、鐘粹三座宮院間隔一道東二長街.東二長街南端的門叫做麟趾門,北端的門叫做千嬰門.宮及宮門名祥瑞的仁德子孫綿延福澤皇室,旺家旺族望龍鳳.西排由南往北為景仁宮、承乾宮、鍾粹宮,此三宮之東,由南往北為延禧宮、永和宮、景陽宮.其中最有名的是永和宮,明末為田貴妃所住,吳梅村的《永和宮詞》,哀感頑艷之中,不盡興亡之感.而無獨有偶的是,清朝最後的皇后隆裕(光緒帝后),亦住永和宮(有植鐘粹宮).隆裕崩後,端康太妃入居永和宮,端康即光緒瑾妃(珍妃姊).在隆裕以前,穆宗(同治)嫡母慈安太后住鍾粹宮,此為稱「東太后」的由來.

  《永和宮詞》詠的是崇禎帝寵妃田貴妃的故事.田貴妃,本陝西西安人,家於揚州.(明崇禎)元年入宮,封禮妃.她容貌娟秀,心性巧慧,琴棋書畫,無所不通,蹴鞠、騎馬,宮中也無人能比,因此受到崇禎帝寵幸,崇禎十五年七月十五日病逝.田貴妃曾一度被崇禎帝疏遠,三月不見召.後崇禎帝和周皇后在永和宮觀花,周皇后令人迎田貴妃共賞,崇禎帝才與田貴妃相見如初.從周皇后的管理後宮思維到永和宮觀花是田貴妃一生中重要事件,又是此詩內容、情緒上的脈動,故此詩以永和宮為題.吳梅村生平,隱約在影射自己生平.凡人自戀成性.

麟趾門

 始建于明代,初稱壽春門,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今名.

 “麟趾一詞出自《詩經·周南·麟之趾》: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麟之定,振振公姓,於嗟麟兮 麟之角,振振公族,於嗟麟兮.

 詩的原意是頌揚周文王的子孫知書達理,不違周禮,以善德行世,後來麟趾便成為稱讚王室和貴族子弟賢能的典故用語.後世更廣泛地將其作為人們結婚和生子時的賀語,祝福所生子孫品行仁厚.

 麟趾門為單開間琉璃門,黃琉璃瓦歇山頂,簷下施綠琉璃仿木構件,外觀樸素.

  乾隆題麟趾門:璚雲曉護蒼龍闕;玉斗春回紫鳳城.

  乾隆題千嬰門:星轉璿(ㄒㄩㄢˊ)杓,光映卿雲五色;春回玉琯,祥開彩勝千枝.

中原建築房屋頂結構

 紫禁城常見宮廷柱以上結構的名詞描述:單翹單昂五踩斗栱簷下飾龍鳳和璽彩畫簷下飾鏇子彩畫等.以花比擬宮頂結構;花梗是柱,花托是柱頭承板-,昂是花的筋脈,栱可以簡稱榫頭構造,促成屋頂結構展現建物風貌等級.也考慮了換氣通風採光.彩繪以和璽為尊, 鏇子彩畫次之. 欲知詳情,可讀;斗拱——“頂天立地的東方珍寶.網址:

 http://www.sohu.com/a/151977793_655940

景仁宮-取名自論語;知者樂,仁者壽. 亦有“景仰仁德”之意.

 內東路內廷東六宮之一.永樂十八年(1420)建成,初曰長安宮,嘉靖十四年(1535)更名景仁宮.清代沿用明朝舊稱,於順治十二年(1655)重修,道光十五年(1835)光緒十六年(1890)先後修繕.

  景仁宮誕生了中國「千年一帝」和世界明君----康熙大帝.康熙皇帝的生母佟妃入宮後,就一直居住在景仁宮.順治十一年,15歲的佟妃在景仁宮裡生下了玄燁,就是後來的康熙皇帝.佟妃生下玄燁確有大福,但是佟妃福分不夠,順治皇帝在世時專寵董鄂妃,被冷落,22歲喪夫,兒子當上皇帝,她卻在康熙二年因病去世.
 
康熙皇帝兄弟八人,他與同父異母的二阿哥福全最好,封為裕親王.康熙四十二年福全病故,康熙為兄弟八人中唯一存世者,孤獨的格外的悲痛、傷心.康熙皇帝親臨福全靈前祭奠,哀痛不已,居住此宮不理朝政,致哀四天.康熙皇帝懷念兄弟之誼「命畫工寫御容與坐桐陰,示同老意也」.

  宮為二進院,正門南向,名景仁門,門內有石影壁一座,傳為元代遺物.前院正殿即景仁宮,面闊5間,黃琉璃瓦歇山式頂,簷角安放走獸5個,簷下施以單翹單昂五踩斗栱,飾龍鳳和璽彩畫.明間前後簷開門,次、梢間均為檻牆、檻窗,門窗雙交四椀菱花槅扇式.明間室內懸乾隆御題贊德宮闈.天花圖案為二龍戲珠,內簷為龍鳳和璽彩畫.室內方磚墁地,殿前有寬廣月臺.東西有配殿各3間,明間開門,黃琉璃瓦硬山式頂,簷下飾以鏇子彩畫.配殿南北各有耳房.

 後院正殿5間,明間開門,黃琉璃瓦硬山式頂,簷下施以斗栱,飾龍鳳和璽彩畫.兩側各建耳房.殿前有東西配殿各3間,亦為明間開門,黃琉璃瓦硬山式頂,簷下飾鏇子彩畫.院西南角有井亭1.此宮保持明初始建時的格局.

  景仁宮明代為嬪妃居所.其後此宮一直作為后妃居所,乾隆帝生母孝聖憲皇后、咸豐帝婉貴妃、光緒帝珍妃均曾在此居住.

 珍妃最為坊間樂道,照片天生麗質,喜歡女扮男裝,身穿一品武官的衣飾在宮中行走.是個哥們,打賞下人尤優於慈禧太后,因此賣官取財,事發一再頂撞慈禧,埋下殺身之禍. 因參與了維新變法,媒體及野史塑造為自強運動推手.茶餘飯後自行推敲.

 故宮博物院現將景仁宮闢為陳列捐獻文物的展館,設立“景仁榜”,表達對於捐贈文物愛國人士的感激之情. 借“景仁榜”,緬懷故宮先賢,也銘記諸位捐贈貴賓.

 景仁宮年節張掛《燕姑夢蘭圖》,表示(願景).據說,夢見蘭花,是懷孕生男的吉兆.春秋時,鄭文公有個叫燕姑的妾,一夜夢見天使給她蘭花,從此懷孕,後來生下了一男,取名為蘭.男孩後來成為鄭國國君.從此;稱這種夢兆為 「蘭夢 」、「蘭兆」.

延禧宮

 延禧宮為內廷東六宮之一,位於東二長街東側.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初名長壽宮.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稱延祺宮.清代又改名為延禧宮,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重修.是一座比較冷僻的宮院,皇后和受寵的嬪妃都不選擇在這裡居住.明清兩朝均為妃嬪所居,清道光帝之恬嬪、成貴人曾在此.

 延禧宮原與東六宮其它五宮格局相同,為前後兩進院,前院正殿5間,黃琉璃瓦歇山頂,室內懸乾隆皇帝御筆匾曰慎贊徽音,東壁懸乾隆《聖制曹後重農贊》,西壁懸《曹後重農圖》.殿前有東西配殿各3.後院正殿5間,亦有東西配殿各3間,均為黃琉璃瓦硬山頂.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延禧宮起火,燒毀正殿、後殿及東西配殿等建築共25間,僅餘宮門.同治十一年(1872年)曾提議復建,但未能實現.宣統元年(1909年)在延禧宮原址興工修建一座3層西洋式建築--水殿.水殿四周浚池,引玉泉山水環繞.主樓每層9間,底層四面當中各開一門,四周環以圍廊.樓之四角各接3層六角亭1座,底層各開兩門,分別與主樓和回廊相通. 水殿所有構架均為鐵鑄,殿內4根蟠龍紋柱也系鑄鐵鍛造.整座建築大都以漢白玉砌成,很少用磚,外牆雕花,內牆貼有白色和花色瓷磚.因國庫空虛,水晶宮直至宣統三年(1911年)冬尚未完工,後被迫停建.宣統二年(1910年)六月,隆裕太后還曾下令西苑電燈公所給延禧宮安裝電暖爐、電風扇並添安電燈.

 水殿以銅作棟,以玻璃為牆,牆的夾層中置水養魚,底層地板為玻璃製,可透過地板見到池中游魚嬉戲、荷藻參差.隆裕太后為其題匾額曰「靈沼軒」,俗稱「水晶宮」.

  年節張掛《曹後重農圖》,表示(勤勞),表現的是北宋仁宗曹皇后重視稼穡的德行.宋仁宗皇后曹氏是北宋大將曹彬的女兒,也是中國古代著名的賢後,她嚴於律己,處事理智、公正,關心民間疾苦。她在自己居住的宮殿前後,栽種五穀,親自耕耘,而且養蠶織布,以示她對農業和農民的尊重.

  1917年張勳復辟時,延禧宮北部被直系部隊飛機投彈炸毀.

  1931年,故宮博物院在延禧宮遺址上修建了一座文物庫房,調和庫房匹配故宮其他建築色彩,在庫房上覆蓋了一層黃色琉璃瓦.現為古書畫研究古陶瓷展中心.

承乾宮

 承乾宮,內廷東六宮之一.明永樂十八年(1420)建成,初曰永寧宮,崇禎五年(1632)八月更名承乾宮.清沿明制.順治十二年(1655)重修,道光十二年(1832)略有修葺.

 宮為兩進院,正門南向,名承乾門.前院正殿即承乾宮,面闊5間,黃琉璃瓦歇山式頂,簷角安放走獸5個,簷下施以單翹單昂五踩鬥栱,內外簷飾龍鳳和璽彩畫.明間開門,次、梢間檻牆、檻窗,雙交四椀菱花槅扇門、窗.室內方磚墁地,天花彩繪雙鳳,正間內懸乾隆皇帝御題德成柔順.殿前為寬敞的月臺.東西有配殿各3間,明間開門,黃琉璃瓦硬山式頂,簷下飾鏇子彩畫,崇禎七年(1634)安匾於東西配殿曰貞順齋、明德堂.
 
後院正殿5間,明間開門,黃琉璃瓦硬山式頂,簷下施以斗栱,飾龍鳳和璽彩畫.兩側建有耳房.東西有配殿各3間,均為明間開門,黃琉璃瓦硬山式頂,飾以鏇子彩畫.後院西南角有井亭一座.此宮保持明初始建時的格局.

  「乾」字讓高位分的妃嬪才能住的宮殿.此宮在明代為貴妃所居.清代為后妃所居,「尊貴」或者是「受寵」的妃嬪宮殿.清順治帝皇貴妃董鄂氏,道光帝孝全成皇后、琳貴妃、佳貴人,鹹豐帝雲嬪、婉貴人都曾在此居住.

  順治皇帝是清朝的第三位皇帝,1638年生,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媽媽是偉大的孝莊太后.董鄂妃是純正的正白旗,1639年生,內大臣顎碩的親女兒. 順治和董鄂妃有執愛,均不幸早逝. 順治帝在為董鄂妃守靈時,在承乾宮中寫下的《御制行狀》,文中憶念起愛妃溫柔的眼神和關切.

 年節張掛《徐妃直諫圖》,表示(忠直). 徐惠上疏極諫,剖析常年征伐、大興土木奢侈之害.唐太宗認可了她的看法並對她厚加賞賜. 徐惠才華出眾,為我國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神童」.

永和宮--“儀昭淑慎”(清康熙帝 孝恭仁皇后),永遠和諧之意.

 位於承乾宮之東、景陽宮之南.明永樂十八年(1420)建成,初名永安宮,嘉靖十四年(1535)更今名.清沿明制,於康熙二十五年(1686)重修,乾隆三十年(1765)亦有修繕,光緒十六年(1890)重修.明代為妃嬪所居,明末為田貴妃所住.清代為后妃所居.清康熙帝孝恭仁皇后久居此宮.其後,道光帝靜貴妃,咸豐帝麗貴人、斑貴人、鑫常在等先後在此居住.光緒大婚後為瑾妃居所. 康熙年間,永和宮的主人是雍正皇帝的生母烏雅氏.烏雅氏,滿洲正黃旗人,護軍參領承恩公威武之女.生於順治十七年(1660年),康熙十七年十月生皇四子胤稹.烏雅氏在生子之前地位不高,生育皇子之後,次年被封為德嬪.此後她又為康熙皇帝生育了兩個皇子和三個公主,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晉升為德妃.康熙前後共有三任皇后,但都短命早喪,因而烏雅氏在康熙後期,是嬪妃中較重要的一位.康熙帝北征時,曾給她寫信派人專程送到永和宮.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雍正繼位,烏雅氏六十三歲,被尊奉為仁壽皇太后.

  雍正元年五月,烏雅氏還沒有體嘗多少太后的榮耀,就匆匆因病離世,死於永和宮.當時雍正帝正準備給母親奉上"仁壽太后"的徽號,並請她遷到寧壽宮安享晚年,但都沒有來得及實現.

  宮為二進院,正門南向,名永和門,前院正殿即永和宮,面闊5間,前接抱廈3間,黃琉璃瓦歇山式頂,簷角安走獸5個,簷下施以單翹單昂五踩斗栱,繪龍鳳和璽彩畫.明間開門,次、梢間皆為檻牆,上安支窗.正間室內懸乾隆御題儀昭淑慎匾,吊白樘箅(ㄅㄧˋ)子頂棚,方磚墁地.東西有配殿各3間,明間開門,黃琉璃瓦硬山式頂,簷下飾鏇子彩畫.東西配殿的北側皆為耳房,各3.

 後院正殿曰同順齋,面闊5間,黃琉璃瓦硬山式頂,明間開門,雙交四椀槅扇門4扇,中間兩扇外置風門,次間、梢間檻牆,步步錦支窗,下為大玻璃方窗,兩側有耳房.東西有配殿各3間,明間開門,黃琉璃瓦硬山式頂,簷下飾以鏇子彩畫.院西南角有井亭1.此宮保持明初始建時的格局.

 年節張掛《樊姬諫獵圖》,表示(勸諫). 《列女傳·楚莊樊姬》"樊姬諫獵圖"的典故是,春秋時期楚莊王嗜好狩獵,他的夫人(地位次於王后)樊姬多次進諫,楚王不聽.樊姬拒絕食肉以示抗議.楚王終於改過,勤於政事.樊姬又建議楚王進用賢人.三年後楚王成就了霸業.

鐘粹宮

 鐘粹宮,內廷東六宮之一.明永樂十八年(1420)建成,初曰咸陽宮,明嘉靖十四年(1535)更名鐘粹宮,隆慶五年(1571)改鐘粹宮前殿曰興龍殿,後殿曰聖哲殿,為皇太子居處,後復稱鐘粹宮.清代沿用明朝舊稱,於順治十二年(1655)重修,後於道光十一年(1831)、同治十三年(1874)、光緒十六年(1890)、光緒二十三年(1897)多次修葺.清晚期於宮門內添加垂花門、遊廊等.

 宮為二進院,正門南向,名鐘粹門,前院正殿即鐘粹宮,面闊5間,黃琉璃瓦歇山式頂,前出廊,簷脊安放走獸5個,簷下施以單翹單昂五踩斗拱,彩繪蘇式彩畫.明間開門,次、梢間為檻窗,冰裂紋、步步錦門窗.室內原為徹上明造’(不設天花板),後加天花頂棚,方磚墁地,明間內懸乾隆御題淑慎溫和.殿前有東西配殿各3間,前出廊,明間開門,黃琉璃瓦硬山式頂,簷下飾蘇式彩畫.

 後院正殿5間,明間開門,黃琉璃瓦硬山式頂,簷下飾蘇式彩畫,兩側有耳房.東西有配殿各3間,均為明間開門,黃琉璃瓦硬山式頂.院內西南角有井亭1.鐘粹宮明代為妃嬪所居,曾一度為皇太子宮.清代為後妃居所.清咸豐皇帝奕詝幼年在此居住時,道光皇貴妃,即恭親王奕訢之母亦居此宮,代為撫育奕詝.咸豐帝孝貞顯皇后自入宮即在鐘粹宮居住,直至光緒七年(1881年)去世.光緒大婚後,隆裕皇后也曾在此居住.現為故宮藏玉器類文物的展示.

 年節張掛《許后奉案圖》,表示(尊老). 描繪了漢宣帝許皇后于新年親自為皇太后奉案上食的故事. 許成君是漢宣帝之後,她以出眾的品行,成為被後世尊奉的賢後.

景陽宮

  景陽宮,為內廷東六宮之一,位於鐘粹宮之東、永和宮之北.明永樂十八年(1420)建成,初名長陽宮,嘉靖十四年(1535)更名景陽宮.清沿明舊,於康熙二十五年(1686)重修.明代為嬪妃所居.清代改作收貯圖書之地.是東西十二宮中最冷僻的一處宮苑.有明光宗(朱常洛)生母王恭妃庭院深深的哀怨,也曾是康熙皇帝兒時居住的宮殿.清朝時,景陽宮後院正殿作為御書房,收儲各種圖書.有乾隆皇帝御制詩句對聯“東壁圖書貯景陽”與“古香披佛圖書潤”.因為這裡收藏了宋高宗所書《毛詩》及馬和之所繪《詩經圖》卷,乾隆皇帝御題匾額“學詩堂”.( 馬和之,南宋紹興年間進士,官至工部侍郎,為南宋宮廷畫院中官品最高的畫師,居御前畫院十人之首.馬和之的繪畫風格在南宋獨樹一幟,有著自己獨特的筆墨語言和造型風格. 《鹿鳴之什圖》卷是南宋著名畫家馬和之創作的《詩經》系列畫作品中的一卷.全卷書、畫共10段,每段前小楷書《詩經》原文,文後為圖.首段開頭書“鹿鳴之什”四字,末段書三首詩名及小序,末又書“鹿鳴之什十篇”。
 第一段:鹿鳴  

畫面上一所豪華的宮殿中華燈盛宴,一王者相貌之人踞坐殿中,嘉賓與臣下列坐兩側,以突顯王者宴嘉賓臣下之意.殿外丹墀之下內侍環立,樂工鼓琴奏樂,以樂君臣.右側是高大的樹木與疊起的雲靄,仿佛形成一道屏風,將畫面自然隔開,表現群鹿於山谷之中,或鳴,或奔,或低首覓食,各具姿態.全圖緊扣宴樂嘉賓之中心,表現得淺顯而明瞭,使人易於理解其深刻的含意.)

  宮為二進院,正門南向,名景陽門,前院正殿即景陽宮,面闊3 間,黃琉璃瓦廡殿頂,與東六宮中其它五宮的屋頂形式不同.簷角安放走獸5個,簷下施以斗栱,繪龍和璽彩畫.明間開門,次間為玻璃窗.明間室內懸乾隆御題柔嘉肅敬.天花為雙鶴圖案,內簷飾以鏇子彩畫,室內方磚墁地,殿前為月臺.東西有配殿各3間,明間開門,黃琉璃瓦硬山式頂,簷下飾鏇子彩畫.

  後院正殿為御書房,面闊5間,明間開門,黃琉璃瓦歇山式頂.次、梢間為檻牆、檻窗,簷下施以斗栱,飾龍和璽彩畫.清乾隆年因藏宋高宗所書《毛詩》及馬和之所繪《詩經圖》卷於此,乾隆御題額曰學詩堂”.

  東西六宮年節張掛的《宮訓圖》原收藏於此.東西各有配殿3間,明間開門,黃琉璃瓦硬山式頂,簷下飾以鏇子彩畫,西南角有井亭1.此宮保持明初始建時格局.

 年節張掛《馬后練衣圖》,表示(節儉).【身衣練服】東漢明帝明德馬皇后,知書達理,為人十分謙遜仁慈,崇尚節儉,又極孝順。貴為皇后後,仍然如此,日常服飾非常簡樸,常穿易於染色的粗絲衣服,裙腳也不加邊;服侍她的人也是一樣.平常用度也很節制生,無任何奢侈品.以此作為天下表率.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休閒生活 旅人手札
自訂分類:不分類
迴響(1) :
1樓. weie007
2018/08/09 23:47
Good job for summerizing the Forbidden city..Love it.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