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可愛的兔兔也可以是麻煩製造者 |
四天前修剪的草迄今未見長長多少,就知道真正的夏天到了。
日間溫度朝30度邊緣靠攏,這兩天更是超過30度,這是近些年暑夏的常態,整個季節,總有兩三次的熱浪來襲,讓山邊小鎮成為氣象站的關切點,全天侯的警示標語與注意事項貼掛氣象網站,提醒居民高溫可能帶來的不適,以及如何尋求相關民間或政府單位的協助。
全身氣血總在酷熱時蠢蠢欲動,隨時想要尋隙炸出毛細孔,怎麼說呢,從前認準的讀書高,今日就是覺得不那麼回事,書讀多了,頂著知識份子的光環,好人可以更好,壞人可以更壞,聰明人,可以變傻。
為什麼說聰明人可以變傻,這要從莊子「齊桓公讀書」的故事說起了。
齊桓公在大廳裡讀書,車輪泰斗輪扁在廳外砍木製輪,輪扁聽桓公念書念得甚是起勁,忍不住發問:「敢問大人,您這是讀的什麼書?」
桓公回答:「是聖人的至理名言。」
輪扁又問:「聖人可還健在?」
桓公答:「聖人已死。」
輪扁聽了不以為然,脫口說出:「那您讀的,不就是些垃圾嘛。」
桓公見輪扁出言不遜,心中大怒,說道:「我讀我的書,哪輪到你這木匠說三道四,今日你若不能解釋出個緣由,看我怎麼治你!」
輪扁於是說了:「我是以我製做車輪的經驗來看這件事,我在切砍木材時,若是心中遲疑,下刀過慢過緩或過快過急,都可能造成裁切過頭以致接點過鬆,輪子容易脫落,或是施力不夠使得卡榫太緊,輪子轉不順暢這些問題。下刀時間長短快慢與力道的的精確拿捏,端賴我經驗累積心念合一才得如此準頭。這手起刀落的竅門,很難光靠文字口述來充分表達,所以我七十歲還沒能把這門技藝好好傳給兒孫後輩,只能繼續辛苦幹活。那麼,其他人又能不能把他的學識精隨說得鉅細靡遺一清二楚呢?如果和我一樣,真正的菁華說不明白,那您現今所讀的,有疑問不能問到本人親自澄清,那,會不會就是些表面文章呢?」
真正的學問,不能光靠讀就可以讀來,不實作不操練不琢磨,卻自恃自傲以為無所不知無所不能了,結果說出來的話表現出來的行徑,讓普世理性民眾看了也要搖頭。這樣子讀書,不是讓聰明人也變傻啦?
天氣還是不能太熱,太熱就不免話多牢騷多是非多,謹以為誡。可也不能全怪我,各地新聞總有源源不斷的新鮮事,時不時刺激到我長得粗壯的神經。
- 11樓. 意樵2024/08/05 20:35火熱心浮
我已許久不曾火大。
近日一個月裡有兩次的眼球微血管破,一個月的時間眼白均是紅得看不到瞳孔,雖然視力無憂,眼睛卻也處在乾澀不舒服中。
醫師給的結論是天氣太熱,有中暑的現象。
意樵受罪了,還以為眼球微血管破裂的主要原因為外力衝擊,如乾眼症眼睛乾癢使揉眼過力等...,醫師的天熱中暑,對我來說是新知識,受教了。
"許久不曾火大",怎麼做到的,我甘為徒弟。
Lansing 於 2024/08/10 08:52回覆 - 10樓. 中子(東籬居士)2024/07/28 18:41
固然,若是舉世之人皆無欲無求,世界科技文明豈會日新月異、進步發揚?然則,若舉世皆物慾橫流,也難免人心欲求不滿,心靈流於空洞,不也就是造成今日爭奪資源戰愈趨激烈、財富分配失衡、人心難平、地球溫室效應、生態面臨耗竭的原因嗎?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社會生態>現代人的休閒-聲色(攝)犬馬(車)
https://blog.udn.com/jong2020/175123826拜讀居士好文,深感佩服。
我們何其有幸,2600年前就有孔子老子等看事通透的哲人,為我們指點迷津,又何其不幸,智者言之諄諄,就也會有聽者藐藐,以至於天下總在"物極必反"的迴圈裡兜轉。
當前世界應已踩上"物極"之邊際線,能不能勒馬,但等能治理的聖人以及能覺悟的百姓,共同為充實內在豐盈與摒除表象浮華而努力。
Lansing 於 2024/08/10 08:34回覆 - 9樓. 端木豪2024/07/26 23:56
雖然熱
您的心緒特清晰啊~~
我今天出門~也被熱到了
- 8樓. 紅袂2024/07/15 14:15
這天氣真的有「夠」熱,否則不會連您都將莊子「齊桓公讀書」這篇故事拿出來涼心扉。
老實說,我個人讀完後心真的有清涼感。
大熱天裡,腦袋容易混沌,但若收心專一讀一讀「公案」有助於啟動思考迴路,清一清混沌的腦迴路,心自然涼。
讀書,端視讀死書或讀活書。
讀死書,便是輪扁的疑問所在,畢竟他窮其一生都在實作中獲取經驗,而非透過書照本宣科。
人生最精采的,莫過於讀活書。既能從書中提取知識,透過實作中獲得加層經驗,甚至更上一層樓;從而讓書本的知識提升到與運用相結合,完美的實證。
從前讀書為了考試,死書都讀來不及,還真沒功夫把書讀活,為它按摩補雞精。
等長大到不用考試了,於是進入紅袂人生最精采的讀活書階段,
理論加上實作,用點心就可以玩得風生水起。
若套上陰謀論,後果或還讓人心驚:有沒有可能,好人能更好,壞人亦可更壞?
讀死書怪讀傻,讀活書怕讀壞。
(這樓,我蓋得有點歪…)
Lansing 於 2024/08/10 07:30回覆 - 7樓. 終南山2024/07/15 07:02
- 6樓. 和煦秋陽(重逢~相親續)2024/07/13 21:34謝謝分享
我覺得 輪扁說得很有道理
凡事都得自己親身經歷過了 , 才能真正了解 ,醒悟 ,驗證
也只有自己知道冷暖 , 所謂聖人的名言 , 真是不能照單全收
因為每個人的經歷都不一樣 , 感受也不一樣 , 醒悟自然也就不同了
天天微笑容顏俏 七八分飽人不老
相逢莫問留春術 淡泊寧靜比藥好學者通聖人言,執法者詳法律規定,可學者行事與聖人想傳達的義理相悖,法界菁英解釋法條讓人眼鏡掉一地。
經過一個月的降溫,我明白了,不是讀書使人變傻,而是人們在有意或無意間忽略或扭曲了知識本身想傳導的正向意義,於是便有看似呆傻的反面行徑表現。
讀書,幫助有心思的人變出了更多花樣與說詞。
Lansing 於 2024/08/10 07:16回覆 - 5樓. 中子(東籬居士)2024/07/10 19:10
我們有古聖先賢的名言,但西方的科學,卻不忌繁瑣,把名言衍伸的道理用一套實驗(實作)、求證、反覆推敲,統計比較利弊得失,再歸納整理,去蕪存精的工夫,為泛泛的理論建立了系統論述的步驟和方法。科學系統知識,不就是「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結果嗎。
<藝文志>台灣藍鵲展翅-給自己訂一個達陣的目標(實踐求真)
https://blog.udn.com/jong2020/177978055居士說的對,做學問要多方實驗求證,科學如此人文如是。
除此之外,我覺得學得知識後,應用到行為處事時,也當小心推敲謹言慎行,為個人與家國負起讀書人應盡的基本責任。
我只是婉惜,有些人書讀很多,忠孝仁愛禮義廉恥都讀了,可惜一知半解又不肯深究,以致忠孝不全仁愛有失、禮義全無,廉恥,怕是他她這輩子尚不知是何物。
Lansing 於 2024/07/11 12:50回覆 - 4樓. 繽紛2024/07/10 16:31
炎熱氣候適合放空裝傻,啥也不想,啥也不做,心靜自然涼啦!
我自忖...一定和古人沒交情,沒身受教誨,沒悟其精髓,所以腦袋空洞,五體不動。
能怎麼辦呢?隨著四時輪轉,日月交迭,阿紛的老年已至,就等著更老的變化吧!
- 3樓. tzi2024/07/10 13:34天熱,您還能懷舊 ...😊👍
我這裡靠海邊,還算好😊
多喝水 喔 😊💦⋯⋯謝謝tzi提醒,這就去喝口水先。
臨山的城鎮雨多風大,熱氣不散且空氣品質易受突發事件影響,我喜歡山,不料近山有近山的缺點,雖始料未及,幸好利仍多於弊。
好家在。
Lansing 於 2024/07/11 11:57回覆 - 2樓. 旭日初昇2024/07/10 08:43
天熱頭昏腦脹,思緒呆滯,的確會令人抓狂!
即便如此,Lansing仍能說出一個值得省思、有深度的故事,
實在不簡單啊!!!
天熱使人呆滯,我這是物極必反,不滯反狂。
狂人說狂語,得罪讀書人也在所不惜,不過大家別急著下定論,我受不了的只是些應為表率卻自毀的新聞顯貴們。
Lansing 於 2024/07/11 11:51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