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人
2017/06/18 04:48
瀏覽2,213
迴響2
推薦96
引用0
沒有卑微的生命,只有未及綻放的遺憾 |
貴為王儲,他為人民而生、而存。
是非於他,如圍棋盤上的棋子,黑白分明。
是以手起刀落,劍下無枉死靈魂。
一般顯見的對錯,他可以立即判斷,做出決定。
大家都愛他,舉他為正義的天使。
但是,對於陰晦的邪惡,他過於純真,對於親情的迷惑,他舉棋不定。
逢至緊關頭,他的智慧之眼被蒙蔽,惻隱之心,讓他的劍遲疑。
他喪命之因在於,可以成佛,但治不了國成不了器。
非得快狠準,寧錯殺一百,不掛一漏萬,導致全盤皆輸。
這樣的人,是英雄也是梟雄,令人畏懼。
不幸卻是領導亂世必須的特質。
大部分人莫不如此吧。
在肩負責任之際,想東想西。
一心想表現完美的自己,卻喪失了展現綻放的時機。
從前讀鹿橋的「人子」一書,就是讀故事。
一篇篇故事讀來如天方夜譚,如神話般奇幻。
如今再讀,會思考每篇故事後面的奧義,有時想多了,自己也不免失笑。
搞不好,鹿橋在下筆的時候都沒我想的波折多端。
更或許,我以為明白了的,根本沒搔著鹿橋的些許癢處。
也罷,讀文罷了。
個人感想會有,領悟因時因地因人各異。對或錯,何須在意。
讀第一篇「汪洋」時,寫了「選擇本身是場賭局」。
讀「幽谷」有年華逝去的傷感,再讀「人子」篇,差點陷在情節裡出不來。
鹿橋先生真不簡單,難怪自序文裡說,這是一本「寫給從9歲到99歲的孩子們看的故事」。
同一篇故事,一個年齡階段有一個讀法,真是奇妙。
本篇綜結了「人子」篇與「幽谷」篇的再讀感想,中間摻雜了年紀世事的感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