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洪勤溪 (Gene77)
現住處: 德本,南非
職業:退休教師
電子信箱:genehrn@yahoo.com
本文重點,我的信仰:服務大於權,位,與錢財
寫本文動機:給從政者或公共行政者或從事公共事業者有所啟示
媽媽鳥與執政黨(二)
自我與另一個自我或群體。
我長住 南非,德本市;但每年都會回台灣一次,與親朋好友相聚述往。 回台灣時,我只一個人住,日常生活自己料理。通常早餐在早餐店吃,又通常在同一家早餐店。吃著吃著,我發現眼前有一窩小鳥,共有三只。進幾年來,淡水很多這種鳥。它們的家多半築巢在騎樓下的橫樑上。鳥體型有如燕子,但尾巴的剪刀似乎短些。通常,騎樓的主人也不會傷害它們,雖然它們的鳥糞令人不快。某些聰明的騎樓主人在它們巢下墊一片木板以解決此問題。鳥對這一片木板也不介意。於是相安無事。淡水的環境似乎還可以令鳥們滿意,食物也不匱乏。
我見到它們時是三只剛孵出的鳥哇哇與它們的媽媽。這種鳥應該是單親扶養下一代,爸爸鳥在外消遙。剛孵出的鳥哇哇身體很小,比蛋大不了多少;但是它們的嘴巴可張開很大,超過九十度角。媽媽鳥在外找食物時,哇哇鳥躲在巢內睡覺,巢外看不見它們。一切靜悄悄。媽媽鳥帶食物回來時,三只哇哇鳥同時伸直脖子,張開它們的大嘴巴,且唧唧喳喳叫不停。此時,你能看到成一排的三張張開很大的嘴。媽媽鳥很快速地將食物放進其中一張嘴巴,立即又飛離去找食物。這時間不需要一分鐘,效率很高。媽媽鳥飛離時,三張大嘴就已經縮回巢內,沒喂到的二隻也無特殊的反應。就這樣,媽媽鳥飛進飛出,沒有停歇。我邊吃邊看,慢慢地吃慢慢地看。我心理也想:媽媽鳥你不會累或感到煩嗎?
媽媽鳥是很有智慧的。因為它一次只能喂一張嘴巴 (與大型鳥有別),它必須依序輪流,使每只哇哇鳥有均等的食物。它的智慧是:它有意識,均等的喂每一張嘴巴的重要性。我觀察的過程中,約三或四星期,媽媽鳥飛進飛出,它依序喂每一張嘴巴,從無錯誤。但有一次,它帶食物回來時,沒立即將食物放進任何一張嘴巴。它左顧右看,有時又靜靜不動好像人在思考甚麼。這時我警覺到,它忘記該喂那一張嘴。我心理告訴它是中間那一隻。約過了一或二分鐘,它給了第三隻,跳過了第二隻。這是我連續觀察的過程中唯一的一次失誤。約三或四星期,哇哇鳥長成,約比媽媽鳥小些。但它們的體型一樣大小,一樣健康,沒有蕭伯納幽默所提到的兄弟。這時,它們的巢已太小容不下,只好站在巢邊緣,且不時展翅欲飛。所以你時時都能看到它們。最後我看它們飛出去自己找食物。必然它們也會延續媽媽鳥的生態,扶養它們的下一代。小小鳥獨立後,個自找食物生存,有可能有蕭伯納幽默所提到的兄弟。但是在淡水目前的環境下,鳥食物不匱乏,似乎還難發現蕭氏幽默所提到的兄弟。近來此類鳥越來越多就是證明。
媽媽鳥喂食的時間很長,也許天剛亮就開始。我觀察到,約十一時左右後,它始休息,蹲在鳥巢邊。我常經過此早餐店,順便觀察。
我為媽媽鳥的辛勞與智慧獻出我的敬意。我確信:媽媽鳥的生態是可永續與普世存在的。我希望其他窩鳥的媽媽鳥也沒喂養偏差。縱使有蕭氏幽默所提到的兄弟鳥,只是小小鳥獨立後個自發展的結果。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