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網圖分享
吳夲一生以慈悲濟世為懷,施醫不問貧富貴賤,又不求功名利祿、
榮華富貴,常常奔走崇山峻嶺、鄉野村落,因此深得人民愛戴
接下來的日子,吳夲四海雲遊、多方求學,又能博採民間驗方,
最終成為一名醫術高明的醫生,以及一位道行高深的道長。
結果母親不久後也因憂傷、操勞過度,接連離開人世,
故吳夲就此立志學醫,開始出外拜師學道宋代龍海白礁人,
年少時聰穎、不妄言,父親卻患惡疾,因貧窮無力就醫而逝世。
保生大帝原為一名民間醫生,本名吳夲(ㄊㄠˉ),
同時亦被稱為「吳真人」、「大道公」。
謝將軍、范將軍即俗稱的七爺和八爺。相傳謝將軍與范將軍為福建閩縣人,生前雖居處不同庄,然情同手足,極講義氣,眾人喚為「老謝」與「老范」。老謝身材瘦高,村人與之說話,總得伸頸仰頭;而老范身材矮胖,村人與之說話,則得俯首彎腰。然而,老謝過高,彎腰不便,於是老范常助其收割稻穀,或撿拾番薯。而老范過矮,無法採擷樹上果實,是以老謝常與之摘採。日子於相互扶持下,頗為愜意。於炎炎夏日,氣候悶熱之際,二人常相約於橋下納涼。一日,亦相約於橋下。老范先到,便坐於河畔石上,一面享受清風,一面等待老謝。老謝赴約途中,天空驟然烏雲密佈,冷風陣陣,頃刻,雷電交加,一股山雨欲來之氣勢。老謝揣想:「老范應未攜傘具,不如返家取傘,再赴約。」於是飛奔返家取傘。取畢,大雨已傾盆而下,須臾,庭院已如水塘。老謝思量:「老范係守信之人,必定仍在橋下等待。」於是,不顧雨勢盛大,冒雨前往赴約。起初,老范於橋下見烏雲密佈,因未帶傘具,本欲返家,但思及老謝乃守信之人,必定赴約,且不見不散,是故匿於橋下避雨。不料,雨勢益加磅礡,河水亦發湍急,且連連上漲。老范心慌意亂,立於石上等待,俄而,水淹及腳踝,此刻,老范已無法離去,只得等待老謝前來相救。
洪流無情,逐漸上漲,於是化作猛獸吞沒老范。逮老謝趕至橋畔,雨已停,水已退,露出老范常坐之石,卻不見老范。老謝心焦,沿河大喊,並且來回尋找,但卻毫無老范蹤影。失去摯友,老謝悔恨不已,無意獨自苟活人間,遂「噗通」躍入河中。豈知身材瘦高,水未及膝,不足以溺。老謝悲憤,於是尋一大樹,解下腰帶,上吊自縊。
老謝與老范之幽幽魂魄,於天地間飄盪,無所依歸。其友誼深厚,守信重義之氣節,深為城隍所欽佩,是故奏稟玉帝,玉帝嘉其義氣,封為將軍,派於城隍駕前,聽候差遣。故事流傳,或謂城隍座前已有六將,故稱謝、范將軍為七爺、八爺。或謂謝將軍,名「必安」,意喻謝神必安;范將軍,名「無救」,意喻為惡則無救。又因專司緝惡捕盜,鉤鎖罪犯到案,故民間又稱范、謝二將為黑、白無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