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夏天時,去南投玩,花了一天時間參觀了埔里的廣興紙寮及造紙龍紙廠,那次參訪對造紙有了更深的認識。在那之前,其實已經玩過自製紙張的把戲了,我試著把家裡的舊報紙、廣告傳單撕碎,然後泡在水裡,再把一個廉價準備要淘汰的果汁機拿來使用,將這些浸泡過 的碎紙與水全部倒入果汁機裡打成紙漿,然後用筆簾,也就是捲壽司的竹簾子造紙,那是2006年,那陣子有點玩上癮,做了好多手抄紙,還做成筆記本耶!前年2012夏天那次參訪過後,又玩過一次造紙,還加了一些其他的元素進去,增加纖維。
台灣的造紙術是很厲害的,現代造紙術是個重度污染的工業,許多開發國家都已沒有這項工業了,多把工廠設在東南亞。像日本直接跟台灣訂購宣紙、回去打上商標,再以好幾倍價錢賣到台灣來,實際上根本是台灣紙。(還好我們這裡的美術社很容易就能買到埔里紙廠製作的紙張,寫書法畫畫都不是問題。)
我在南投參觀的廣興紙寮是傳統手工製造的紙張,而造紙龍是個類似紙的博物館。兩處都很值得參觀。
下面幾張都是在造紙龍拍的。
這是紙漿纖維
這是添加的其他植物纖維
混和不同的纖維的手工紙據說是水墨家整批訂購的,為了畫家自己研發出來的暈染效果。
現場幾個人連番展示製作過程。也可讓參觀者自己動手體驗。
在紙張製作師傅的房內休息處,他進來跟我聊了更專業的東西。結果當場沒記筆記,兩年後都忘光了。
這是一個水墨家訂購的紙張。
這是一台淘汰的老舊機器
這是現代的造紙機器
我拍的時候機器都還在運轉哩
導覽員正在介紹各類紙張,以及銷往哪一國,甚至阿拉伯喜愛的金箔紙,法國人為了要包紅酒而設計的透氣紙張這裡都找得到,他們都接了訂單。
中飯過後就轉往另一個紙廠,廣興紙寮。
入口處
造紙師傅正在用簾子造紙
正在"盛"紙漿水
紙張一張張疊好,每張都用線分隔開來,然後壓掉水分。
造好的紙疊好靜置一夜,第二天要烘紙。
烘紙也是要一張張烘,拿毛刷噴出蒸氣來,邊噴邊刷。放置紙張的平台有溫度,約90度C。
烘紙的技術要好,不然會產生皺摺。
那毛刷很特別。
影片將流程敘述了一遍。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8wbAU80jS8
上面影片是埔里廣興紙寮裡的造紙師傅正在造紙,紙漿已是調好自動出來,縮短造紙的過程,這是製造國畫用紙,所以這種手工紙的旁邊都會毛邊不平整,如果你去一般書局買國畫棉紙,旁邊裁切整齊並且有一面光滑的,就是機器紙。機器紙畫出來的墨韻就很差,吸水性不佳。影片中的師傅每一張紙都會放一根細線做區隔,方便乾燥時拿取。
我們在造紙的時候,除了紙漿之外,裡面還要加入紙藥,也就是馬拉巴栗提煉出來的透明膠,現代造紙術加的就是起雲劑。而我之前玩過的手抄紙,加入的是國畫用膠-鹿角膠,以增加紙漿的黏稠度,方便成形。廣興紙寮添加的仍是傳統的紙藥。
下面是廣興紙寮的紙漿溝槽~
成堆的紙漿,看著造紙工人的辛勞,我們怎能不珍惜紙張的使用呢?
那日巧遇一些小學生的戶外教學。
造紙師傅正在示範做法。
這是做小張的紙,跟在造紙龍看到的是一個方式。
"撈"到紙漿後,翻轉竹簾,準備把紙剝下來。
慢慢掀開簾子,紙張同時放下。
紙張整齊疊放,宛如紙豆腐。
造紙的原料。
~~~~
同場加映我的造紙遊戲~
我把鳳梨皮與葉子混入紙漿中,將鳳梨皮洗淨用研缽搗爛,然後煮過,隔天放入果汁機打碎,混入紙漿,就可以造紙了。鳳梨皮拿來造紙,增加一些不同的質感,讓紙質粗糙看起來質樸古意。
這兩坨紙漿是去參觀紙廠時要來的。加了鳳梨皮熬成的汁,變成另類紙漿。
做好一張攤在木板上
晾乾中
隔天乾燥後的樣子
很美的紋路吧!
蒂兒又在玩物喪志了!
廣興紙寮最近的資訊~
2014-07-17
〔記者佟振國/埔里報導〕「菜倫紙」可以吃?紙做的禮服可以水洗?南投縣埔里鎮是國內碩果僅存的手工造紙產地,透過學者積極奔走協助,包括廣興紙寮 在內的六家手工紙廠,將於九月初遠赴法國孔泰民俗文化與建築博物館展覽,展出各種口味的食用「菜倫紙」、可水洗的紙製服飾與配件,以及台灣圖案的手工紙夜 燈,要讓國際看見台灣。
台北科技大學文化事業發展系專任助理教授劉秋蘭,今年到埔里鎮進行手工造紙產業田野調查時發現,雖然手工紙廠僅剩六家,但研發的紙張種類繁多,平面、立體的紙類文創商品也多元精緻。業者多年來辛苦付出的成果,應該在國際上被重視。
紙夜燈 展露台灣味
劉 秋蘭曾在法國攻讀博士學位,特別接洽法國孔泰民俗文化與建築博物館,爭取讓廣興、明鴻得、技順、福隆、長春、陳和等六家手工紙廠產品,於九月六日至十一月 二日展出,與世界其他十三個國家的手工紙等產業界切磋交流;每家業者負責提供三十種手抄製紙張,還有平面、立體創作各五件,展期結束後,所有作品供博物館 永久典藏。
廣興紙寮特別提供有台灣圖案的紙夜燈參展,希望增加台灣的能見度;燈具採用PVC耐熱板及LED燈管,增加耐熱安全性,最外層才包覆手抄紙,透過燈光凸顯台灣的造型,也能看到手抄製紙纖維變化。
去 年研發出耐水洗紙布的業者黃煥彰表示,紙布採用強韌的楮樹皮纖維製成紙漿,經過手工篩紙堆疊六至八層,再以未熟的柿子打汁發酵,製成天然染劑為紙張染色; 紙布軟柔輕盈,耐水性夠,可直接手洗、熨燙,並通過三十公斤耐重測試、不易破裂,至少可水洗超過十次,可做紙衣、紙鞋、紙包等多種生活用品;目前一張九十 公分乘以一百八十公分的耐水紙布八百元,許多民眾買回去DIY。
菜倫紙 逾 50種口味
至於可以吃的「菜倫紙」,屆時 也要顛覆法國人的飲食法則。廣興紙寮已研發超過五十種蔬果纖維製成可食用的紙,現在又有鳳梨紙、巧克力紙、麥芽紙等產品,讓吃紙也是一種時尚與樂趣。由於 「蔡倫」是中國造紙術的發明人,業者認為可食用的紙都是用蔬果做成,所以取諧音叫「菜倫紙」。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14樓. 慕雲2014/08/14 07:59::::
老實說,我也是「物盡其用」的擁護者。
所以,鄉下人的我,更是身體力行。某年,鄰長拿了個廚餘桶給我,我愣了一下:「我家沒有廚餘」。
鄰長說,大家都有一個桶子,沒有廚餘,可以拿做它用。喔!Dear 蒂兒,我怎老覺得妳像我失散多年的姊妹
太崇拜妳了
呵!慕雲真的這麼覺得呀!能找到同類人是很開心的。
我也沒有剩菜可倒,但我會有廚餘。那廚餘就是果皮、菜梗之類。這些東西丟在社區廚餘桶,會有人收去做堆肥,種有機蔬菜。
每年此時都會有人送我南瓜,吃不完先煮熟,凍在冰庫,隨時可以拿出來做南瓜濃湯、南瓜麵包、南瓜饅頭。
絕對不會浪費任何食材。
蒂兒 於 2014/08/14 20:06回覆 - 13樓. 曉澄2014/08/11 22:40分享
哇! 新的造型, 新的題裁, 很棒
我有位老友是製紙廠老板, 所以也略知一二
這是一篇很有知識性的分享, 我明天要發的新文中, 要再加一筆
現在電腦這麼發達, 電子書這麼流行, 真覺得製紙業深受打擊
但我依舊愛紙, 回臺, 去了一次誠品, 就是去聞紙香和書香, 還買了兩本書
觸摸真實的紙, 而非冰冷的平板, 希望這感覺永遠不要被文明取代才好!
盡管網路發達,我還是喜歡紙本的書,我喜歡在紙上寫字。
前幾年我都還保有寫信的習慣哩!可惜沒人興這一套了。
電子書發達,造紙業有沒有受影響我不太清楚,出版業身受其害倒是真的,讓很多作家受到影響。
現在廣告單還是塞滿整個信箱。
蒂兒 於 2014/08/12 22:36回覆 - 12樓. 電老大2014/08/07 12:50
今天長見識了.. 感恩.. 下回一定拜訪!
Victor
[AVの館:電老大][溫哥華 千里傳音] - 11樓. 看雲2014/08/06 04:52
到蒂兒這裡總是可以長知識。現在流行詞"生活玩家",蒂兒當稱佼佼者
以前寫毛筆字用過宣紙,那是多久以前的事啊
小時候很愛惜紙張,爸爸帶回要銷毀的報表紙給我們當草稿紙,總要塗寫滿了才捨得丟。
現在垃圾信件多,要丟那些紙時,常覺得罪過
蒂兒寫的這篇格文比較硬梆梆。呵!謝謝看雲姊喜歡!
看雲姊的成長年代也不比蒂兒早多少,跟我小時候的生活模式很類似,那年代是惜物愛物的年代,垃圾很少。
我喜歡聞紙香,小時候很討厭寫書法,尤其討厭小楷,現在喜歡的是那份思古幽情。
廣告單真的是沒意義,可是那似乎也是一些行業的生存之道。我看完都丟回收桶,做資源回收。
蒂兒 於 2014/08/06 13:48回覆 - 10樓. 郁勝2014/08/02 21:55還不曉得紙邊有差別,我用的棉紙和萱紙都是切割整齊的。
看起來整齊但不光滑的,應該還是手工紙。因為只是旁邊的框架使之整齊。
宣紙與棉紙的纖維不粗糙,如果是紙張厚一點的京和紙加上纖維又比較粗的,邊緣就不整齊。其渲染效果好,又適合反覆染,紙張不會破。
蒂兒 於 2014/08/03 10:17回覆 - 9樓. 宋子平老師2014/08/01 11:44好玩的造紙技術
哪天也來去長知識^^ - 8樓. 安安小秋2014/08/01 00:48
記得以前 長春路附近 有家紙博物館 也有教人造紙
後來 關了 房租太貴吧!
蒂兒 好耐心 慢慢玩紙 我還沒領略其中快樂
曾做過手工皂 簡直太快樂了!
我從不知長春路有這樣的地方耶!
手工皂的書我買來幾本看過,想到要買那麼多的模子、精油...,我就放棄了,住屋堆不下了,已經被我那些鍋子佔滿了。我常拿麵包跟同事換手工皂,這樣也不錯。
蒂兒 於 2014/08/01 18:09回覆 - 7樓. AL2014/07/31 22:53
假廣告説:常吃蔡倫紙,高織有助清腸,再加幾個大字,吃了有學問。要長學問,美容減重,多吃幾張蔡倫紙。
這廣告詞還可以嗎?蒂兒可以多多研究開發口味蔡倫紙。
- 6樓. 飛雪(大罷免大成功31:0)2014/07/30 20:19
我在學校教小朋友做過再生紙
不過是很陽春的作法(跟蒂兒前言提到的作法相似)
就是把舊報紙撕碎放進果汁機裡打
再倒出來鋪平晾乾
國內再生紙使用一直不如國外普及
至少在衛生紙方面都還不願嘗試
原生紙漿除了砍伐樹林外
在製造過程中也製造了許多汙染
飛雪就很喜歡再生紙的質感
它不但不會反光也有古樸的味道
最重要的是它保護樹木又環保
飛雪回應似乎有點離題
只是看到蒂兒自製再生紙又有創意的加入鳳梨皮
引發一點小小感想
現代人紙張得來太容易,價錢又便宜,所以都不珍惜。
我以前聽過文革之後,大陸對於美術學院的學生採取紙張配額,發下去的紙張畫出作品的比例很高,頂多只能報廢一兩張,讓他們省紙。違反的人當然會處罰。
我對於許多東西都一定要物盡其用啦!
蒂兒 於 2014/07/31 09:43回覆原來小飛雪也玩過造紙遊戲!蒂兒 於 2014/07/31 09:44回覆
- 5樓. 閒人2014/07/30 16:19^^
雖然是薄薄的一張紙 卻是有大大的學問
感謝蒂兒這篇文章 用心的介紹造紙的過程
增長了對紙的瞭解與見識
好久不見閒人姐姐!
很高興閒人姐姐喜歡這篇文。
一張紙從原物料的選取到紙漿,製作過程,花費很多心血,希望大家都能珍惜資源。
我對老事物的喜愛,就忍不住介紹了比較傳統的造紙方式了!
蒂兒 於 2014/07/30 16:29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