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問:
因為我明年準備考司法四等,刑法概要考申論題;但我常聽人說考試下筆時每一題都要帶到:《主觀》與《客觀》,真是如此?
請問《主觀》與《客觀》是什麼意思呢?
您好:
在此先預祝您考試順利,金榜題名~
關於刑法的申論題準備,筆者在過去有多年「不計其數」(年紀大了,搞不清楚考過幾次) 的國考經驗,所以簡單地跟您回答關於申論題答題的要領,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正常的申論題,像是法條解釋或是定義解釋的部分,我就不在此多所著墨,因為這部分很多都是要靠「背」的功夫。
我想說明的是,刑法一提到涉及《主觀》與《客觀》的問題時,通常題目都會與「實例型」的申論題作連結。
典試委員會先以某甲、某乙、……等人間發生的一些法律事實,來要求您解實例題,這種題目最可以看出一個考生的刑法實力,所以解題技巧也是相當重要。
所以您要問有關” 《主觀》與《客觀》是什麼?”不如我就從更大處的解題方向說起,這樣也比較方便我的敘述。
也許您早已知道解題技巧,如有話蛇添足之處,還請多包涵是禱。
原則上~碰到實例題,不要急於把張三、李四或某甲、某乙犯什麼什麼罪寫在最前面。
舉例來說,甲在路上遇見仇人乙,見機不可失,看路旁有一木棍,遂撿起木棍自乙背後打下,乙受傷倒地不起,問甲成立何罪?
像這種實例題,一定會涉及到刑法關於《主觀》與《客觀》理論。早年我們念林山田老師或甘添貴老師等大師級的刑法教科書,書中都會解釋主、客觀學說理論的演進;甚至除了主觀說與客觀說外,還有所謂的折衷說(也就是主、客觀混合理論),許多學說立論,唸起來很討厭,但這就是法律,沒辦法。
OK!上述的實例題在解題時,絕不宜直接下筆就說:
甲的行為主觀上有殺人的故意或傷害的故意(故意犯),客觀上甲有以木棍攻擊乙的行為(作為犯),並有導致乙受傷的結果(結果犯),所以甲應(或可能)成立刑法第271條第2項的殺人未遂罪(未遂犯)或應(或可能)成立刑法第277條第1項的普通傷害罪(既遂犯)。
上面的寫法是要留到解題的最後,而不是解題的最前頭。
那解題的最前頭要寫什麼?答案就是要您先寫那些學說理論架構的這一類東西;也就是您所問到的《主觀》與《客觀》的問題囉!
附帶一提,解題的中間要寫什麼?
中間一般就是寫刑法法條的依據,最後套入本案的事實,經由涵攝的過程而導出結論,這就是未來改考卷的老師要看到的答題架構,會不會這樣解題,刑法分數的高低,由此立判。
言歸正傳,話說一個人的行為,如果在刑法上值得被評價的話,那麼他的行為通常會被區分成兩部分來解析:
第一個部分講的就是「主觀要件」,像是故意、過失,意圖、預謀等等都算是主觀要件下所要討論的內涵,這在刑法法條裡也有這些名詞。其他像是動機、心態、違法意識等也屬之。
第二個部分要講的就是「客觀要件」,像是偽(變)造、放火、殺人,傷害、竊盜等等外在顯現可見的舉動,都是客觀要件下所要討論的內涵,這在刑法法條裡處處皆是。其他像是年齡、身份等也屬之。
刑法理論的架構建立在《主觀》與《客觀》的學說上,光是這個題目就足以寫成一本書,所以解題的重點在於必須針對題目的內容,分從主觀理論與客觀理論甚至是折衷說的立場來分析,這是獲取高分的要件。
像方才前面所舉的案例,甲這一棍打下去,主觀上究竟是殺人故意還是傷害故意?客觀上是殺人行為或是傷害行為?
如果您不能分就主觀、客觀兩方面去解題,閱卷老師一看就知道您不是法律科班出身的考生 (當然就算法律人,如不用功的話,也不見得會答的好啦!),分數就拿不高囉!
這就是為什麼您會聽人說:考試下筆時每一題都要帶到 (其實是實例題比較會用到):《主觀》與《客觀》。
話雖不中亦不遠矣!拉拉雜雜寫了一堆,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如有其他問題,可以再留言問我。
祝您鯉躍龍門 榜上有名
~感謝好友的愛護與支持~
法蘭客著作
書名:法律保護誰? 如何處理車禍糾紛?
. |
- 6樓. DEERDIAN2015/08/31 22:15版主您好,小弟轉貼您的此篇文章到FB上分享及收藏,如果有不便之處,煩請告知,小弟會將其隱藏。謝謝。(hiphop.dian@gmail.com)沒關係,只要原文照登,不要更動內容,我是不介意滴... 法蘭客.車禍處理一本通 於 2015/09/01 16:55回覆
- 5樓. emma2013/03/20 14:17請問
阻卻違法事由=容許構成要件嗎??還是阻卻違法事由=不容許構成要件??想了粉久,應該是後者,是嗎??
謝謝
呵~呵~
這些學理上的專有名詞變來變去的,還是建議你去GOOGLE一下吧!
出了社會後,與一般民眾或當事人討論案子時,我們是不會這樣對話的啦!
我知道你是為了準備考試,其實這考試方面的用書應該都找得到你想問的答案。
我比較抱歉的是~準備國考的這一塊~真得離我很遠很遠了呢?!
法蘭客.車禍處理一本通 於 2013/03/21 21:19回覆 - 4樓. emma2013/03/19 09:32客觀 既遂
今年才要準備司法四等,
請問若是客觀 構成該當,是不是就是既遂 。
反之,客觀上沒有構成該當就是未遂。
主觀 構成不該當 就是過失。
是這樣嗎??
還有主觀上 只有故意或過失或意圖嗎??這三種可能性嗎??
構成要件的主觀和客觀都要具備 才能符合構成要件嗎??
再麻煩詳解。謝謝
你好~
在此~詳解~應該是不太可能吧?!
而且我是實務派的,不是學理派的,學校教的早就還給學校了!但我還是試著回答你的問題,你可參考看看.... 呵~呵~
Q 若是客觀構成該當,是不是就是既遂 。
A 心想事成,才叫既遂,必須主?客觀要件都該當才行。否則一個人客觀上被殺了一刀沒死?客觀上是傷害既遂,但如果行為人主觀上是殺人故意,豈不是成了殺人未遂?反之,客觀上沒有構成該當就是未遂。
A 當然不是~ 還要視主觀要件而定。
Q 主觀構成不該當 就是過失。
A 你的問法很奇怪?主觀構成要件本來就可大別故意或過失,過失犯的主觀構成要件就是過失,故意犯的主觀構成要件就是故意,所以~要看是什麼犯罪構成要件,再來決定主觀構成不該當的法律效果。
還有主觀上 只有故意或過失或意圖嗎??這三種可能性嗎??
A 我想得到的還有~陰謀?
構成要件的主觀和客觀都要具備 才能符合構成要件嗎??
A 看你適用那種刑法理論而定,犯罪的構成要件不只是在檢討主客觀構成要件而已,還要檢驗有無阻卻違法事由及罪責等要件...
所以~如要要把刑法讀通,確實不太容易!加油囉!!
法蘭客.車禍處理一本通 於 2013/03/19 22:15回覆 - 3樓. 筱 蒨-Lucifer2010/09/13 14:27難怪法庭上常常在攻防有無主觀犯意
原來法律上還先要釐清是否有主觀意思,再來看客觀的行為。
能不能解釋成從主觀上來判定被告是故意或是不小心,然後再從客觀行為看造成的傷害有多大,這樣才知道犯罪者的刑責要用甚麼法條來論處,或是無罪、緩刑。
人的主觀心態是什麼?外人其實是很難察覺的,所以要借助許多方法來綜合判斷~
例如測謊、訊問、對質等等;再就是依客觀事實,諸如犯罪手法、使用的犯罪工具、被害人或證人的證詞等等加以研判~
不然每個被告都嘛避重就輕,那犯罪的事實真相就難以還原,也不能讓被害人心服口服了。所以判斷一個人的主觀犯意,還是要從客觀事證推論,而不是先從主觀要件著手的。
法蘭客.車禍處理一本通 於 2010/09/13 22:23回覆 - 2樓. 明心2010/09/12 11:35[主觀]與{客觀}
所謂自由心證~~唉~~
還要看碰到的法官是怎樣的一個人...
- 1樓.2010/09/11 20:25˙˙˙˙˙
殺人行為 和 傷害 行為 這話題 :覺的法律人縱是中規中矩
哪個做錯事的 會在法官面前說他是故意殺人呢˙
當然是說好聽得不是蓄意傷人啊˙
但法官也是會被收買的白癡啦˙ 我自己愈見一個白癡女法官
聽前夫的強詞奪理::::在法庭上裝無辜可憐::: 都已經被打得好多 次了˙˙
還叫我要原諒前夫::讓他回家::: 真 是把我氣的˙
後來再上訴換人::::換男的法官::就很嚴力的斥責前夫的爆力行為 總算找到對的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