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11/18 21:21
第參、明宗趣者,分、會、品同。 既「入法界」為目,即以為宗。 於中三門分別︰第一、約義,第二、約類,第三、約位。 第一、約義中有二︰一、明所入,二、明能入。 一、明所...
瀏覽:1,020迴響:0推薦:8 - 2016/11/18 20:02
《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卷六十 唐 于闐國三藏 實叉難陀 奉制譯 第四、依人證入成德分,即逝多園林一會,入法界一品, 二十一卷經文,分四: 甲初、來意中二:初、...
瀏覽:1,074迴響:0推薦:1 - 精選2012/11/10 11:00
馬來西亞檳城是個海島城市,道路兩旁是多年的老樹,一眼望去,綠意盎然。這裡的生活步調,感覺不像大都市那樣的匆忙。來到這裡,也許是受到環境的影響,或是因外緣較少,感覺思緒較清楚,可以靜下心來,享受...
瀏覽:1,251迴響:1推薦:27 - 2012/09/29 11:24
在這個月圓人團圓的日子 祝福各位格友 中秋節快樂!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到了! 在盛暑過後,最喜歡這個季節, 雖有陽光,但有秋風送爽,身心覺得很舒坦。 白日運動舒服,晚上一夜好眠, 在養足精神後,讀...
瀏覽:695迴響:0推薦:16 - 精選2012/07/22 18:37
廣欽老和尚的奇特考試! ~好文共賞~ 我的兩位剃度恩師,是跟隨上廣下欽老和尚,修行將近二十年的比丘尼,他們時常會提出廣欽老和尚種種的開示和考題,老和尚不但自己修證的功夫很高深,而且我們用現在的形容詞來...
瀏覽:1,640迴響:0推薦:28 - 精選2012/07/14 18:37
略述「感應」與「悲、智雙運」 大乘佛法中,觀音菩薩的救苦救難精神,常是人們祈求消災、解厄的主要依靠。觀音菩薩的感應事蹟、靈感故事,使觀音信仰廣為流傳,所謂「家家彌陀,戶戶觀音...
瀏覽:1,505迴響:0推薦:16 - 精選2012/04/02 13:04
有句話說:年復一年的禪修,不及憶念師父的一刹那。很深奧的道理。一個真正的修行人,遲早會遇到自己的師父。當多生的那份緣成熟師徒相遇,弟子的內心總是有莫名的觸動。或悲愴,或欣喜,或釋然,或...
瀏覽:1,468迴響:1推薦:31 - 2012/03/13 13:22
自從小學畢業後, 在種種因緣變化中, 同學皆已分散各處,很難得有機會再相聚。 若不是同學用心聯絡,台灣雖小, 要將以前的同學找出來,還真難啊! 這次(101.3.9.)小學同學...
瀏覽:701迴響:1推薦:20 - 精選2012/02/03 21:52
新年新希望: 祈願人心祥和! 希望人人有緣來學佛,共結法緣! 華嚴專宗推廣部http://www.huayencollege.org/continuing_education/continuing_p...
瀏覽:863迴響:0推薦:22 - 精選2012/01/08 17:36
我不認識這位法師,是朋友寄來之文,覺得這位法師回答信眾的問題真有智慧, 可以立即跳脫思考的框架,非常特別,故而分享給我的朋友們--- 對話一:你想取別人錢嗎? 一天,我給一位喜歡羨慕和嫉妒別人的大學...
瀏覽:899迴響:0推薦: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