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標題:云何為『眾生於經道滅盡尚有無量壽經止住百歲』 .
2025/10/13 09:26
瀏覽6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標題:云何為『眾生於經道滅盡尚有無量壽經止住百歲』



眾所周知:『眾生』者,又名有情,即一切有情識的動物。集眾緣所生,名為眾生,又歷眾多生死,名為眾生,十法界中,除佛之外,九界有情,皆名眾生。至於云何為『眾生於經道滅盡尚有無量壽經止住百歲』?依《釋淨土群疑論》開示:無量壽經說,於未來世經道滅盡,佛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歲。所謂



(一﹚ 一切經教皆化物。利益眾生。讀誦受持。咸滅重罪。乘聞正法。皆得離苦。然餘大乘經悉皆隱沒。唯留此教止住百年。



(二﹚ 大聖世尊出興於世。一音說法。各隨類解。聞法悟道。眾若塵沙。或得四道果。或獲無生法忍。或離三惡趣。或生人天淨土。或益及一時。或遐沾遠代。



(三﹚ 眾生宿有聞法善根。逢佛真教。受持讀誦。咸得利益。



(四﹚ 眾生薄福。感化緣絕。所有聖教皆隱龍宮。所有法衣不受染色。布薩羯磨說戒受戒。悉皆不成。甚深大乘真如實相平等妙理。非彼所知。故先隱沒不行於世。



(五﹚ 唯有念佛。易修易學。淺識凡愚猶能修習。拔濟苦難。利益弘深。尚有此機。堪行斯法。大聖悲愍特留百年。



(六﹚ 以此經文准知。佛法漸滅。眾生福薄。唯茲淨教特益此時。故以法驗時。誠是當根佛法。故觀經數處皆言。為未來世一切眾生說是教法。請諸道俗尋此聖教。驗彼當根。無得信於人語不依佛語也。



由此觀之,如是『六者』,即所謂眾生於經道滅盡尚有無量壽經止住百歲,此為吾等學佛修道者不可不知。何以故?蓋『經道滅盡』者,謂經典所說之道全部消滅。如同《無量壽經》曰:「如來興世難值難見,諸佛經道難得難聞。」又『無量壽經』者,淨土三部經之一。此經說無量壽佛之因地修行,果滿成佛,國土莊嚴,攝受十方念佛眾生往生彼國等事,該括無遺。無攝之機,通於聖凡。凡位具攝三輩。唯除五逆十惡,誹謗正法。又『止住百歲』者,謂只續留於世百年才消滅。



總而言之,眾生有多義:(一)眾人共生之義。如同《法華文句》曰:「中阿含十二云:劫初光音天,下生世間,無男女尊卑眾共生世,故言眾生。此據最初也。」(二)眾多之法,假和合而生,故名眾生。如同《法鼓經》曰:「萬法和合施設,名為眾生。」《注維摩經》曰:「生曰:眾生者眾事會而生,以名宰一之主也。」《大乘義章》曰:「依於五陰和合而生,故名眾生。」《大經慧苑疏》曰:「眾法成生,亦名眾生。」《法華文句》曰:「若攬眾陰而有,假名眾生。此據一期受報也。」(三)經眾多之生死,故名眾生。不曰眾死者,以有生者必有死,有死者必有生故也。如同《般若燈論》曰:「有情者數數生,故名眾生。」《大乘義章》曰:「多生相續,名曰眾生。」《法華文句》曰:「若言處處受生,故名眾生者。此據業力五道流轉也。」《俱舍光記》曰:「受眾多生死,故名眾生。夫生必死,言生可以攝死,故言眾生。死不必生,如入涅槃,故不言眾死。」願與諸仁者共勉之!2021年11月4日星期四

妙音書院【http://blog.xuite.net/famscl/a



】 -官網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