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30(二)晨:
偽君子真小人,滿口仁義道德,
真君子偽小人,鐵口直斷不諱。
自秦漢統一六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一元文化定型之後,數千年至今,漢文化的本質實為儒家的王道思想和其所訂的禮俗。「四維八德、修齊治平」更是漢文化的精髓,漢民族並據以自稱為禮義之邦。可是,在中國悠久的歷史中,由宮廷、官府到巨富、豪門的深宮、府院,處處時時所見到的盡是些虛偽、奸詐、勾心鬥角,骨肉相殘的手段,且極為殘酷。一般民間的中、上層人家,在君臣、父子、夫婦、親友之間,重重禮儀及繁文褥節的教化下,養成大批的順民士紳,為維護制式的道統、法統,甘為控制甚至殘害人民的幫兇而不自知。事實上,無數實例證明:滿口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娼的偽君子真小人者,多半是眾人膜拜的大人物。
至於一般基層民眾,在代代相傳的廿四孝、義僕、節婦等典範調製下,個個自甘終身及代代為奴,並引以為榮。不管是官是民,膽敢違背儒家禮教規範,就是人人得而誅之的「亂臣賊子」。實際上,一般知識份子們都是公開教導:人要以誠信為本、人無信不立…;但是在私下傳授時,卻教自己子弟要:見人只說三分話、防人之心不可無…。而每日三省吾身的所謂君子,總是認定錯在別人。抱持「聞過則喜」的大儒,聽到別人批評自己時,多半會「怒由心頭起」,不再進而產生「惡向膽邊生」的行動,已算是君子了。在複雜的人際社會中,如有人真要遵守「事無不可對人言」的原則處世,扮演著鐵口直斷,直言不諱的真君子偽小人的角色,他的下場不問可知。
現今的台灣,由於社會開放、知識交流,大多數人比較有興趣的是:尊重生命、生活尊嚴、民主法治等偏重自身權益的議題,所謂舊時統治者及自認正統的文化人士的儒家傳統觀念,似乎已很難再得到共鳴。多數善良的小人物仍是內心秉持仁義道德做人處事,不再只是掛在嘴邊;至於「心直口快」的直言不諱既是優點,也是缺點,如何拿捏分寸,如何時然後言,那可是一門大學問了。總之,好話一句三冬暖,多說好話,既是言教,也是身教。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26樓. 盹龜雞~ 0314 的玫瑰園2011/05/11 18:55真小人
給人建言的態度很重要 , 總要誠懇平和 . 最怕就是以專家自居 , 處處想要指導, 然而心胸卻沒有達到專家等級. 對於他人的未予接受, 不僅不能釋懷, 進而會謾罵, 令人遺憾哪 . 這應該也算是一種小人 ~ 心胸狹小的人. - 25樓. 老婆72變〈牛仔褲變霹靂包〉2011/03/11 20:56正中圓心
看你來了--來看好文
現在這一刻能開心比任何時間都重要
願幸運之神緊跟著你---不放
感謝支持與鼓勵喔~
ez 於 2011/05/12 23:16回覆 - 24樓. 溥新2011/03/11 20:08真
真話加上技巧才是好話
好聽的話不是好話
忠言總是逆耳
理論上 應聽真話
實際上 不愛聽真話 只愛聽好聽的話
- 23樓. 溥新2011/03/11 20:03真
真話中的好話才是好話
好聽的話不是好話
忠言總是逆耳
先判斷真不真 再判斷好不好
理論上 應聽真話
實際上 只聽好聽的話 哈哈
- 22樓. 李安納 巴黎中國年2011/03/05 15:30言之有理
在人生裏,我也注意到常把仁義道德掛在嘴邊上的人,偽君子居多‧ - 21樓. 王國良(阿國)2011/03/02 22:17多說好話
很認同「好話一句三冬暖」,好話像一個暖爐,是會溫暖人心的;而壞話像一把利劍,是會刺傷人心的。所以應多說好話,多做善事。
- 20樓. 烈日春風2011/02/28 22:38偽君子真小人
真、偽是形於上
水純度看結晶
真、偽君子的純度看行為的結果
- 19樓. ef2011/02/26 16:36口出善言、事事如意...
禮義道德
需要的是文化的約制
而非只是掛在嘴邊的幾句話語
再多的制度
也比不上每個人行為所形成的力量
或許常省思、常思考
才能讓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能夠更順暢....
很棒的分享~
從分享開始,我們的世界將大不同...
從自己開始,用熱忱感染這個世界...
- 18樓. 柔不茹剛亦不吐2011/02/25 20:54真 or 偽
偽君子真小人和真君子在河邊洗澡
偽君子真小人 先洗好 穿了真君子的 服走
真君子卻不肯 穿偽君子真小人的 衣服
- 17樓. 柔不茹剛亦不吐2011/02/25 20:52赤裸裸 的真君子
後來人們的 眼裡
只有穿著真君子衣服的偽君子真小人
卻很難接受赤裸裸的真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