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婦是女隔層皮,莫要強求歸順伊,
相同處境莫相逼,愛烏及屋疼惜伊。
根據內政部102年6月22日公佈的最新統計,101年台灣地區平均每日有152.55對怨偶離婚,其中,以結婚未滿5年者離婚率最高,結婚5至9年者居次,兩者(婚齡未滿10年)占55%。這項統計數字,說明了相愛容易相處難,當兩人結婚生活在一起後,真正的困難與問題才開始,其中,婆媳問題,往往是影響新婚夫妻情感,甚至是夫妻離婚的遠因之一。
媳婦,不是血緣上的女兒;婆婆,不是血緣上的媽媽。兩個女人,卻又是同一個男人的至愛。以前的婆婆一言九鼎,媳婦不能回嘴也不能有意見,否則以七出(休妻)伺候,現在的婆婆得嘴巴緊閉不敢多言,深怕影響小夫妻的情感。男女平等,不再男尊女卑與男主外女主內的時代變化,讓「婆」與「媳」的角色扮演與應對,必須與時俱進、適切調整。
很多婆媳大戰發生的主因,就是婆和媳還沒有找對在「現時」的角色扮演與應對。很多「多年媳婦熬成婆」的婆婆腦海中所停留的婆婆守則,是三、四十年前嫁入夫家的婆婆印象,將古早的阿嬤婆婆守則,拿到現今男女平等的社會,時空環境錯置,當然讓接受新教育思維的新媳婦無法適從,媳婦也是親家母撐著肚皮、懷胎十月的掌上明珠,是一位因為愛,才願意與兒子「執子之手與之偕老」的女人。切莫存著「嫁進來,就是我們家的人」的老觀念,想要強求歸順。彼此都是前後嫁到夫家的媳婦,相同處境莫相逼,既是同為女人,也就不要為難女人...何況,二個女人最愛的男人是同一個人呢!身為婆婆者何妨愛烏及屋、將愛子的心也傳到媳婦身上,好好庝惜她吧!另一方面,做媳婦的也要將心比心,把對老公的愛化為對婆婆的尊重與關心,摩擦自然就少一些。
其實,兒子/老公是兩個女人大戰中的最佳潤滑劑與調解者,只有這兩個女人都愛的男人,才能成功處理解決糾結多時的婆媳問題。
不論是婆媳、朋友、職場,只要人與人之間相處,一定會有摩擦,要讓自己日子好過,方法很簡單,就是不要太計較,讓自己學會去看對方的出發點與優點,會活得自在快樂些。所有關係的經營,都需要雙方共同付出,只有單方面努力付出,另一方卻冷漠以待時,最終容易留下埋怨與委屈。如果雙方都能謹守彼此尊重的底線,給予對方真誠溫暖的關心與體諒,其實,上下兩代女人—婆與媳,絕對可以是成就「幸福家庭」的最佳工作夥伴。(資料來源:天下最難解的關係—婆媳關係)
2014/3/13(四)晚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13樓. 安然2014/07/31 23:11對待媳婦女婿如果用對客人的態度與之相處,就會少很多磨擦。現在和古代不一樣了,不要認為是長輩就可以對媳婦女婿指揮東指揮西的,或是認為他們就有義務服侍自己,大家如果以禮相待,除非碰到很不識好歹的晚輩,否則媳婦女婿也會恭敬孝順長輩的。
安然
- 12樓. 戈 筆 揚2014/07/25 18:52这里有很多哲理真理!
- 11樓. Ru Ru2014/07/25 06:37偏偏不太計較的同時有時會被軟土深骨(台語發音)
人的忍耐總是有極限
若惹不起,得罪不了,
就默默遠離,
但偶爾反擊也是發表一下自己內心的想法與感受吧!
能溝通,互相反省是最好囉! - 10樓. 李安納 巴黎中國年2014/07/18 18:25媳婦是女隔層皮
我贊成樓下一畝桑田的看法
現今為婆媳問題離婚者少
為經濟與外遇問題分道者多
Anna LEE - 9樓. Pharos2014/07/18 00:37
其實姻親彼此都能真正把對方當成 "家人" 就沒事了,一家人早上吵架,晚上和好,沒有隔夜的仇。
我們社會上極少有人會跟跟父母兄弟姊妹鬧到脫離家人關係的。。。
再小的毛病,再大的錯誤,我們都會挺下去的,因為我們是一家人。(問問子女是否都這樣想? 父母請三思)
- 8樓. 一畝桑田2014/07/15 14:34愛烏及屋
愛烏及屋是最好的想法,
其實離婚最大的原因是金錢和第三者,
現在大多婆媳分居兩屋。
- 7樓. 何加正2014/07/11 23:06讚!
- 6樓. tzi2014/07/11 04:58
現代的媳婦和女婿 做得都很輕鬆
來父母 公婆 家吃飯 吃完
謝謝長輩的邀請 也不用幫忙收拾
兒子媳婦 就笑嘻嘻的離開
我們以前做媳婦 要幫忙煮飯 清理廚房
公公婆婆 說一句 媳婦趕緊做好份內的工作
真是一樣的人 命運大不同
現在的婆婆對待媳婦 和 客人一樣
客客氣氣 就好
- 5樓. 三眼2014/07/07 17:21
女人 果真是不容易看懂的!!
一輩子的拼殺 為的都不是自己
甚或不是自已的姓氏的人 !!
- 4樓. 天涯孤鴻···花窗2014/07/05 22:06難以選擇的緣分
很多媳婦對丈夫不滿意,也會指桑罵槐,加在婆婆身上
婆媳關係是親是敵,是兩個女人共同的功課
呵呵,(我還沒當婆婆)只想將來互相尊重,井水不犯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