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介紹「甲骨文」-「目、見、臣、觀、懼、媚」的字形及字義
2012/01/24 00:26
瀏覽2,817
迴響0
推薦2
引用0

※介紹「甲骨文」-「目、見、臣、觀、懼、媚」的字形及字義

(本文作者戴長漢,內容參考左民安先生所著「細說漢字」及Richard Sears的Chinese tymology)

這篇要談與「目」有關的甲骨文字,「目」在甲骨文裏非常寫實,一看便知是眼睛,如 ,通常代表人的臉或頭,甚至代表一個人,可能在龜甲牛骨上刻畫一張臉難度較高,所以簡化,以眼睛代表人或臉,而眼睛是靈魂之窗,人的精氣神、心思、善惡、正邪、喜怒哀樂等,大多能在眼睛裏傳逹或被查覺,三千五年前或更早的先民,真是有智慧。茲就與「目」有關的甲骨文字形字義介紹如次:

一、「目」:

(一)「目」的字形:

(二)「目」的字義:

「目」的本義是眼睛,引申為「看」,如<史記,項羽本紀>:「范增數目項羽」,即范增多次看項羽,以眼色示意。目又與魚網的網眼很像,故網眼也稱「目」,如<鄭玄詩譜序>:「舉一綱而萬目張」。演進到篆文時,已脫離了甲骨文及金文的象形圖畫,為便於繕寫,「目」已成了方塊字,眼睛由橫的改為直的。

二、「見」:

(一)「見」的字形: 

(二)「見」的字義:

從「見」的甲骨文字形看來,是一個人跪著或站著,但特別強調眼睛,金文、篆文亦同,「見」的本義是看見,引申為「會見」、「接見」、「引見、推荐」、「現成」等意思,如<詩經>:「一日不見,如三秋兮」的「見」是指見面;<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秦王坐章台,見相如」的「見」是指會見;<史記,項羽本紀>:「軍無見糧」的「見」是指現成,即軍隊已無現成的糧食可吃;<墨子,公輸>:「胡不見我于王」,即為何不向王推荐我?

三、「臣」:

(一)「臣」的字形

(二)「臣」的字義:

「臣」在甲骨文的字形是一隻豎起來的眼睛,上古奴隸聆聽主人的命令,不能抬頭直視主人,又要側頭傾耳仔細恭敬地聽主人說話,那個姿勢的眼睛是直的,上古時代的奴隸多來自戰敗國一方俘虜的人民,所以「臣」有「奴隸」、「俘虜」的意思,後來引申君臣、高官之意。

四、「觀」: 

(一)「觀」的字形

(二)「觀」的字義:

「觀」在甲骨文裏並無右邊的「見」,有明顯的豎起的耳朶,事實上那並非耳朶本身,而是猫頭鷹耳朶外的毛簇羽,利於為耳朶逹到更好的收音效果,中間鼻嘴相連,兩側有眼睛,再往下面,是一個「隹」字,不是「佳」,「隹」唸「追」的音,代表短尾鳥類的總稱,厲害吧!老祖宗在三千五百多年前,已把鳥大致分類了;在很多鳥禽的字裏,都能找到「隹」,在字典裏,「隹」是一個部首,相關字有「隻、雁、雉、雞」等多個字。

請再看金文那兩個字,是不是也很卡通,很寫實,上古的人很有情趣,若小學時,國語能同時上甲骨文,我想我的國文會更好些。再看篆文的「觀」字,線條優美,不同的編排,是不是美極了,若您能自己依樣描繪,是頗有趣的,難怪書家寫篆體,樂趣無窮,妙不可言。

五、「懼」:

(一)「懼」的字形

(二)「懼」的字義:

「懼」在甲骨文裏並無此字,直到金文才有這個字,為何特別介紹這個字,很可愛的字,從圖說故事,其實很多傳神、逼真、卡通的甲骨文字都能看圖說故事,金文的「懼」代表一隻鳥,強調它被陷阱或獵人的捕鳥器具(最下部份,即「隹」的下面)突然抓到,它的兩眼瞪大,非常驚恐,甚羽毛直豎。篆文裏的第一個「懼」很像時下流行品牌,很酷的LOGO商標,第二個「懼」多了心字旁,在強調除眼睛瞪大外,心也害怕。

六、「媚」:

(一)「媚」的字形

(二)「媚」的字義:

「媚」從字形看,是一個女生,跪著雙手交叉在腹前,有大大的眼睛,眼睛上有誇大的睫毛,不時眨著眼,連帶長睫毛也一闔一閉,美目盼兮。現代講究時尚的女生,多帶假睫毛,老祖先也不遑多讓,而且以睫毛與眼睛的比例,長度更勝現今假睫毛,若能證明三千五百年前中國女性已使用假睫毛,將是了不起的發現,另請注意,「媚」的甲骨文字形裏跪著的漂亮女生是未為人母的姑娘,若已升格為母親則要多加兩點,代表哺育的偉大。

「媚」的本義是美好、好看,如「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也做喜愛、諂媚講,如<詩經>:「媚茲一人」,意思為就喜歡這個人。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創作 其他
自訂分類:淺談甲骨文
上一則: 初識「甲骨文書法」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