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五年來全世界幾乎到處都鬧出了武裝衝突,紛爭迭起。而台島雖然位於西太平洋的一隅,卻也沒有缺席;在這動盪不安的局面中,很勇武地顯現了自身的存在感。
現今島內執行的兩岸關係政策已修改為與過往完全不同理念和方向,陸續、密集、積極並嚴厲地調整了新步調;甚至將大陸定位為『境外敵對勢力』。致使兩岸關係已深陷於谷底,昔日曾曇花一現的和平磋商機會已幾乎尋覓無蹤。
是以對岸的决策領導們勢必得重新估量島內的政治氣氛與國際形勢,制定其未來階段性的新目標。
用比較簡明的文字來表述,就是:未來兩岸朝向武力解決的可能性愈見明顯。
然而動用武力,也有不同的方式和程度,或重或輕。無論在媒體政論或是智庫兵棋,以及各式平台可以見到千百種分析與研判,各有不同的見解和立論基礎。破壞電力系統致而斷電或為其一。
小子2020年曾貼傳一文大略描述因為斷電,人民生活被嚴重擾亂之場景。如今兩岸情勢惡化,個人憂心此景到時是否會發生於島內,特就相連議題作一假設⦃對岸準備破壞天然氣儲氣槽或接收站⦄之背景理由和分析說明如下。
▩ 參閱舊文:沒電了,會怎樣? https://classic-blog.udn.com/early60/151311198
假設目標:天然氣儲槽或接收站
理由:
(一)、燃氣為台島最主要(占比近50%)的發電資源;
(二)、其存儲則因材料的受限僅能保持10天的儲備量;
(三)、且目前存放位置只在兩個臨海碼頭。
說明:
(一)、燃氣為最主要(占比近50%)的發電資源——
根據2024年臺灣電力公司發布購電量資料如下表
能源方式 |
占比比例 |
燃氣 |
47.20% |
燃煤 |
31.10% |
再生能源 |
11.90% |
核能 |
4.70% |
汽電共生 |
2.40% |
燃油 |
1.40% |
抽蓄水力 |
1.20% |
電池儲能 |
0.10% |
(二)、其存儲則因材料的受限僅能保持10天的儲備量;
燃氣由於是以-162℃的液態天然氣(LNG)儲存,體積必須縮小成原來的600分之1,以利於儲存與運送。但在LNG儲存過程中因吸收外界熱量會部分蒸發,產生分層現象。若分層現象未即時處理或處理不當時,可能進一步導致翻騰現象,將增加儲槽操作風險,所以LNG有不能久存的局限。
目前燃氣安全儲存則因季節差異為7~10天。
(三)、目前存放位置只在兩個臨海碼頭。
由於百分之百以LNG載輪運送,所以儲槽皆設立於靠岸碼頭附近。現今島內僅有高雄永安港接收站和台中梧棲港接收站兩處。共12座儲氣槽。
由於臨靠港口位于海峽較窄濱海位置,所以相對於武力攻擊行動的時機較易掌握。
以上圖示包括興建中的桃園觀塘接收站(三接),而未來設計總共將有6座LNG接收站。
含蓄的說,就是選擇此等目標會有以下的成效:
⑴ 傷害區域與能量操作小,但是破壞力特大——如下表所示,只要造成儲備減載,使得島內工業生產、商業服務與民生住用的配電量均無法充分供給。
根據2018年臺灣電力公司資料如下表
配用功能分類 |
2018年配比 |
能源部門自用 |
7.6% |
工業生產 |
54.5% |
商業服務 |
18.4% |
民生住用 |
17.8% |
農業畜養 |
1.2% |
交通運輸 |
0.5% |
合計 |
100.0% |
也就是說在極短時間即可造成島內資源匱乏、運作失常,以及引發社會的不安情緒;
⑵ 不須動用任何大型武力——由於目標港區範圍極小,得由特別行動編組執行任務;
⑶ 治政者的迷惶無力與決策失著;
⑷ 無法即刻復原,必需耗等長時間;
⑸ 國際輿論的無奈與無從干涉或介入。
◙ ⑵、⑶、⑷、⑸均有更詳細的推導,在此省略。
綜合上述分析,可以瞭解破壞此戰略目標在在都能使得島內出現極大的動盪不安與民情騷動,並能迅速完成設定行動的終極目的。
套以目前商業投資流行的語彙就是:整體而言,此案C/P值甚高。
或許有人懷疑儲氣槽等屬於民生必需設備,按照國際準則,武力衝突時是否被允許破壞此類設備。但是,以決策者的思維來對其所欲達成的終極目的衡量,這個目標應該會列入戰略性軍事目標。
最近有大陸軍系博文也提及,戰爭決策中必須遵循的三大鐵律:
①.貴在神速、
②.當斷立斷、
③.幹大事而不惜身。
是以我個人感覺,未來對岸的武力動作應該是朝向速戰速決。而接氣站和儲氣槽正符合以上所欲達求的目標。
如果以上的設定無法如其所欲,那麼台島或可能面臨海峽航道與重要港口被封鎖的情況。那,又是另一種武力行動方式了。☹
現今台島正積極推動『抗中保台』的口號,本篇文字有點突出和逆向思考,且帶幾許敏感內容,小子躊躇再三,才決定貼發。最主要的目的在於提醒大家:此刻在面對兩岸關係越見緊張之際,
不要誤判動用武力的可能性;
不要輕視動用武力的廣及性;
不要疏忽動用武力的傷害性。
有句老話「善惡皆有報」。但出現危險狀况時,老天是分不出善惡的。惟大家要有所準備,做好保護,到時皆能安然度過。
最後,雖然知道機會渺茫,但依然存懷一個小小的期待:「和平未到根本絕望時期,決不放棄和平。」並在此分享摘錄自網路的一段警句......
===============================
當過去的傷痕被政治利用
族群被標籤為敵人
戰爭就不只是軍人的事
而成了整個社會的噩夢
戰爭從來沒有勝利者
只有失去更多的人
人們的仇恨被煽動
政客的權勢卻更穩固
仇恨讓我們相互開戰
記憶讓我們學習和平
===============================
個人聲明
⌾ 本文乃個人對時局的看法。表列數據皆來自台電及各網路資料,提出輔佐參考。至於分析內容純為對形勢的評估和推測,沒有任何其它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