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如何逐步破除我執?】--觀證
2016/03/27 22:28
瀏覽3,905
迴響0
推薦21
引用0

【如何逐步破除我執?】--觀證

達照法師:我們修行的人想破除我執的,你不破除我執你永遠都有我,永遠在輪迴、在受苦,那想破除我執呢,又是我想破除我執、我想成佛、我想解脫,好像又把這個我保留住了,所以我們始終很難把這個我拿掉。
.

所以事實上是什麼呢?就是我們是一種錯覺,這只是一種錯覺。比如說我們坐在這裡,我們大家都有一個我的感覺,然後我們會很維護這個我,實際上這個我不需要維護的,甚至於你可以告訴自己,這個我已經消失了,我不要這個我了。你就徹徹底底地說,讓自己這個我去見鬼去、去消失去、我不要這個我、讓他歸於虛空一樣,不去感覺有個我的存在。
.

如果這個感覺真的給它能夠捨棄掉,我執,把這個我真的捨棄掉了以後,你坐在這裡你就覺得特別輕鬆,從未有過的。
.

希阿榮博堪布:以「我執」累積資糧,所產出的福報,也會因為「我執」而消失。為了減緩福報的消失,希望福報不斷增長的辦法,最重要的就是發菩提心。如果我們為了利益眾生來聞思修佛法,最後將所有功德全都迴向給眾生,這種功德力會變得很大。這就是為什麼佛陀那麼重視菩提心,常常強調菩提心的緣故。
.

很多人以為發菩提心都是為別人犧牲,自己一無所得,所以一講到發菩提心時,就覺得自己很委屈,其實,為一切眾生修行善法,便擁有一切眾生的力量。修行要靠眾生,才能淨化自己的業習。如果我們建立起這個理念的話,行菩薩道就比較容易了。
.

宣化上人:先破我執 後破法執

佛說三藏十二部的經典,無非是教人破執著。
.

何謂我執?就是執著“我”。這是“我”的身體,那是“我”的所有,總而言之,一切以我為前提,把我擺在前邊,有我無人,三心未了,四相沒空。
.

怎麼才能知道“我執”破了沒有?就要從每日起居飲食,以及日常生活行住坐臥上來看。在這種種舉動之中,是為自己著想?還是為他人著想?或為道場著想?如果僅為自己著想,那就是自了漢,小乘人的思想,自利而不利他。佛曾說過這種思想是焦芽敗種。為什麼?因為有這種思想的人,心量太小,我執太重,自己好了就算,不管他人好壞,所謂“摩訶薩不管他,彌陀佛各顧各”。這是小乘人的宗旨。所以他們看三界如火宅,視生死如冤家,自己了生死就好了,不顧眾生的生死。
.

若為他人著想,有利他的思想,不但自己得到解脫,也令一切眾生得到解脫,這是菩薩的思想。換言之,忘了自己而去利益他人,就是行菩薩道。所謂佛光普照,法雨均霑,行菩薩道就是要本著“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
.

若為道場著想,就要處處擁護道場,不帶任何企圖,不為名,不為利,這才是真正地擁護道場。
.

我們每天要反省,是為自己打算的時間多?還是為他人打算的時間多?或為道場打算的時間多?這樣迴光返照,便知“我執”破了沒有。這是很淺的說法。
.

若往深處來說,自己是不是天天怕吃虧?天天怕得不到利益?有則改之,無則勉之。再反省自己有沒有忍辱的功夫?如果有人無緣無故罵我,或打我,能不能忍受?是否發脾氣?或者有報復的心理?若有的話,則我執尚未破;若沒有的話,則我執已破。各位認真想一想,一切的問題和煩惱是怎麼來的?都是我執在作怪。我執若沒破,法執更破不了。小乘人破了我執,而未破法執;菩薩才能我法雙亡。
.

我執破了,然後要破法執。何謂“法執”?就是不明白五蘊(色、受、想、行、識)之法,乃是因緣而生,而執著為實有。如果把一切法的執著沒有了,就能圓融無礙,到無入而不自得的境界。到了我法雙亡的時候,才是真正的修道人。真正的修道人,無論在什麼時候、什麼境界,絕對不為自己打算,有捨己為人、見義勇為的思想,有大公無私、至正不偏的行為。
佛說三藏十二部的經典,無非是教人破執著。可是我們偏偏不聽佛的教誨,要做佛的叛徒,總是執著一個“我”,我相不空,人相不空,眾生相也不空,壽者相更不空,執著四相捨不得,對於三心了不可得的道理,搞不清楚。
.

本來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為什麼?因為“過去”心已經過去了,你到什麼地方去找這個心呢? “現在”根本不停,你說這個是“現在”,可是“現在”又過去了,“現在”是不存在的,所以說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未來”就是沒有來,沒有來講它幹什麼?
.

在《金剛經》上說:“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又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這幾句經文,人人都會念,可是人人不記得。希望各位在這幾句經文上下功夫,四相空了,三心了了,就是真正的修道人。
.

達照法師:回 歸 真 我 之 路

我,是什麼?

我,總共有六個我,層層安排,嚴密地表現出自我的偉大!

我,在編織著自己美麗的夢,卻不知道真我比夢要美麗得多,比我的夢要更令人感動感慨不已。夢中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有我無我,都是戲論;得意忘言,纖毫無份。出無量經,只言片語;入微塵界,絕諸尺寸。善哉!
.

第一,“我所”以為我,身外之物把命活,唯求物質世界的六塵,不知追逐外界,猶如痴狗吠聲、愚人刻舟,世間無常而以為常,諸法無我而以為我,此等人唯求身外之物,勞累終生。
.

第二,“我身”以為我,大多數人都以肉體之我為真實存在之我,生老病死,相離相合、相交相對,都以此身為本,故誤以為此乃真實之我,實則大患之身,何有我哉?!
.

第三,“我思”以為我,凡是思想見解有獨到之處者,往往很有修養,或者說偶有誤差者,當令懺悔拔除而已,所謂“我思故我在”,思緒紛呈莫衷一是,我兮何有!
.

第四,“靈性”以為我,何謂靈性?此謂放下前面三種“我”,當下回歸到最直接的覺受之中,靈明空蕩,無色無相,一片空寂,猶如身心根塵脫落,這是我們常人能夠感受得到的內在本質,也就是我執的輪迴主體,靈性卻不夠靈,多少人到此以為可以撒手,結果功虧一簣。
.

第五,破除凡妄之我執,呈現不動如如之真我,從此慶快自己再也不用輪迴,從此過上真實而清淨的生活,生命的本體也如實證得,唯有些行者到此裹足不前,成為自了漢,殊為可惜!
.

第六,不住真際之自性,任運自在,毫無住著,絕對自由幸福美好,此乃生命之終極自我,真實不虛,萬物之體相用合而為一,全體彰顯,全體是用,不得任何一名,不捨任何一法,無名無相,妙用當然,誠為絕對無誤之我!
.

我在何處?無在、無相而遍一切處者,當前即是。
.

圖.文/網路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不分類 不分類
自訂分類:觀證好文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