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年 3 月 2 日 ,美國 FDA 公佈消息,目前美國市面上約有 500 多種感冒藥與過敏藥是未經許可、違反規定、或是與現有的藥品名稱相同導致混淆者;由於感冒藥、過敏藥為一般美國人民購買成藥的主要藥品種類,為確保社會大眾用藥安全, FDA 將強制這些藥品下市下架。
一開始,筆者既訝異又難以理解,為何會有如此多種藥品,會在未經主管機關許可下,流通於市面上,甚至是在醫師不知情的狀況下,開給病人做為處方藥?
根據參考資料,主要原因有兩個:( 1 )美國 FDA 在近幾十年來才開始要求藥廠檢附新藥的科學研究報告,在那之前,已經有難以計數的藥品流通於市面上;( 2 )有些藥品可能將幾種 FDA 許可的成分混和在一起,或是用與 FDA 許可藥品相同的藥品名稱,造成醫師的混淆而開給病人使用。
雖然在這次的新聞中,沒有詳細列舉 500 種違法藥物,筆者僅就一個叫做「 Rondec 」的藥品進行搜尋;
在台灣,沒有名叫「 Rondec 」的藥品,不過曾有兩家藥廠出品名叫「 Rondec-T 」的過敏用藥,成分為 Carbinoxamine maleate 及 Pseudoephedrine HCl 兩種抗組織胺,但其藥品許可證早在民國 90 年以前就已失效。
就在今年( 2011 )二月份,一位 匿名孕婦在「 KingNet 國家網路醫院」網站上的免費醫療諮詢 中,列出自己最近使用的感冒藥成分,其中一種為「 Anpirin ( Rondec )」的藥品。
經過筆者再次查詢,衛生署許可的藥品中,只有品名為「 Anpirin (安鼻寧錠)」,成分同樣為 Carbinoxamine maleate 及 Pseudoephedrine HCl 兩種抗組織胺,但是沒有一種經過許可的藥品名稱為「 Anpirin ( Rondec )」。雖然這位匿名的孕婦可能誤記成兩種藥品名稱的混和,但剛好誤記成這兩種品名組合的機率應該不高。
筆者擔心的是,或許,在我國的藥品市場上,也有類似於美國的問題,只是情況尚不如美國嚴重而已。
藥物濫用的情形,美國遠比台灣嚴重,這是不爭的事實。可能因為美國並非採行全民健保制度的國家,就醫的花費是十分昂貴的,促使多數人寧可購買成藥;另一方面,也可能與市場龐大有關,各藥廠都競相將產品投入美國市場,使美國市場的藥品種類更多、競爭更激烈等。
但在我國,隨著政府自 2005 年以來,一步步地拓展我國藥品市場與國際接軌,並將藥品與生技研發視為重要的發展目標,或許,台灣的藥品市場與流通的藥品種類也逐漸增加。因此,既然已有美國的情形做為前車之鑑,政府在冀望生技與藥品讓台灣經濟起飛的同時,也應當更謹慎與全面的清查目前流通於市面的成藥產品,主動的為民眾的用藥安全出擊,不要等到重蹈美國覆轍時,才被迫採取行動。
至於身為一般民眾,若有購買成藥的習慣,建議您可前往「 行政院衛生署藥物、醫療器材、化粧品許可證查詢作業 」網站自行查詢,使用藥品的許可證號、日期、藥品詳細資訊,以維護自己的用藥安全與健康。
參考資料:
FDA , “FDA Intends to Remove Unapproved Drugs from Market”, March 2, 2011.
( http://www.fda.gov/ForConsumers/ConsumerUpdates/ucm244852.htm )
CBS DFW , “FDA cracks down on untested cold medicines”, March 2, 2011.
( http://dfw.cbslocal.com/2011/03/02/fda-cracks-down-on-untested-cold-medicines/ )
- 1樓. 泥土‧‧‧郭譽孚2011/03/10 08:35謝謝提供‧‧‧
這真是重要的訊息。
謝謝提供。
泥土敬白
^^ 謝謝您~
克禮司 於 2011/03/10 09:22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