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大和撒那日的奧秘
2015/11/12 00:16
瀏覽880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前行後隨的眾人喊著說:「和散那歸於大衛的子孫!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高高在上和散那!」(太21:9)


雖然住棚節已過,但仍留下許多令人不解的迷思,其中之一是大和撒那日(住棚節第七天,又稱最大之日)要用哪一種態度面對?要用那一種儀式慶祝? 為什麼會有這些迷思呢,最主要的是聖殿被拆毀後,流亡各處的猶太人,並沒有完全保留文字紀錄,經歷了兩千多年,產生了許多不同的教派,而不同的教派對大和撒那日的解讀有所不同,再加上不同拉比間有不同的見解,所以在禮儀上並沒有固定的形式。

照筆者從網路影片觀察結果,發現慶祝儀式大概可分為三大類,第一類認為大和撒那日是神的最終的審判之日,所以要懺悔哀哭;第二類認為大和撒那日是歡慶神的皇家的婚宴,所以要高興歡喜;第三類用聖經的典故解釋大和撒那日的神秘言傳、典故及符號,這又多為衣索比亞的黑色猶太人。

一、支持第一類的教派,拉比教導要呼喊和撒那求神的拯救,因為這天是上帝最終審判的日子,按他們的說法,吹角節上帝寫下對以色列的審判;贖罪日時,上帝把這些寫下的審判封印起來;直到大和撒那日時,祂把這些審判寄傳出去,所以以色列在這三個時間點,都可努力的認罪懺悔,祈求神的恩典與憐憫能臨到他們,或者,神看到他們自卑悔改,就後悔不把審判的災難加在他們身上,並最終賜下秋雨滋潤乾旱的山谷荒地,這類的教派通常注重認罪悔改的儀式,包括搖動盧拉夫及特伊果繞行聖壇七圈禱告,及在聖壇面前哀哭悔改,有些教派則在聖壇面前吹羊角號求神紀念他們的禱告,另有些則彈琴(吉他)民謠之詩,歌聲彷彿在巴比倫的加巴魯河邊,想念耶路撒冷的巴比倫哀歌,為祖先懺悔並求神紀念他們的流離之苦。

二、第二類教派強調節慶的歡樂,慶祝上帝皇家的婚禮,如哈西德教派,他們會歡樂的唱歌、跳舞、拍手、打鼓等方式慶祝大和撒那日,但有些教派他們也搖動盧拉夫及特伊果,並歡樂的繞圈圈。

三、其他,此外還有另一類稱為黑色猶太人,就是衣索比亞裔的猶太人,他們慶祝的方式不明,其中一種方式,是講解猶太曆中大和撒那日的及聖會(又稱嚴肅會)的聖經典故與傳說,並解釋奇怪的圖形與表號所代表的意義,有點神祕,因為有很多黑色猶太人是科普特或正教基督徒,他們也會引用新約的經文串聯,來解釋住棚節第七天及第八天的意義,比如,解釋它與活水江河及耶穌變像山故事之間的關聯性,認為節期只是影子,耶穌是實體,觀點與路德相似。

總之,大和撒那日的儀式,在妥拉中並未被明確的紀載,也無認罪及祈雨儀式,它只是出現在耶和華要求要歡樂七天的最後一天。但也許在以色列的王朝歷史中,由於發生了北國亞哈王悖道引起三年不雨的審判,及南國猶大王瑪拿西的罪大惡極,引起猶大的亡國被擄的羞辱痛苦,而使大和撒那日的性質發生了改變,由原本的歡樂之日,變成悲傷悔改之日。

當主持和撒那祭的拉比,在聖壇前撕裂心腸的哀哭時,或許他們會想起祖先所羅門王被外邦女子誘惑,去拜外邦人的假神,使國家分裂;也會想起亞哈王受耶洗別的誘惑,離棄耶和華去拜巴力,使通國陷入邪淫的罪惡中,遭神審判三年半之久天不下雨,不降甘露;又會想起南國瑪拿西王的時候,因為極度悖逆及拜偶像之罪,使猶大通國陷入萬劫不復的亡國被擄命運,如經上所記:『因猶大王瑪拿西行這些可憎的惡事比先前亞摩利人所行的更甚,使猶大人拜他的偶像,陷在罪裏;所以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如此說:「我必降禍與耶路撒冷和猶大,叫一切聽見的人無不耳鳴。我必用量撒馬利亞的準繩和亞哈家的線鉈拉在耶路撒冷上,必擦淨耶路撒冷,如人擦盤,將盤倒扣。我必棄掉所餘剩的子民,把他們交在仇敵手中,使他們成為一切仇敵擄掠之物;是因他們自從列祖出埃及直到如今,常行我眼中看為惡的事,惹動我的怒氣。」』(王下21:11-15)。

聽到拉比禱告之聲,哀泣如羔羊角號吹出的哀鳴之音,宛轉令人動容,真的不知道大和撒那之日到底該如何取捨,是要歡樂唱歌跳舞,還是要懺悔流淚呼求神的最終憐憫? 或許答案就如同「和撒那」這個字一樣,一方面有「求你拯救」的意思,另一面又有「讚美神」的意思。




哀哭認罪的大和撒那祭典




唱歌聲彷彿巴比倫哀歌的大和撒那祭典




哈西德教派歡喜快樂的大和撒那祭典




歡喜快樂跳舞的大和撒那及歡慶妥拉祭典




神秘言傳的黑色猶太人大和撒那日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