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什麼時代了,為何是女兒「哭路頭」,不是兒子?讚讚讚~~~~拍手拍手~~
2010/12/21 02:43
瀏覽1,904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引用文章喪葬禮儀大改革 倡導兩性平權
喪葬禮儀大改革 倡導兩性平權
【聯合報╱記者李順德/台北報導】
2010.12.20 05:23 am
內政部已成立「喪葬禮儀改進小組」,明年起推出現代版「送行者」,針對目前喪禮中孝女「哭路頭」、兒子「捧斗」等習俗,過於「大男人主義」,希望透過對殯葬業者的評鑑制度、教育禮儀師改革儀式,將男女平權觀念注入喪葬禮儀。
日本電影「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讓世人注意到禮儀師妝扮往生者「走上來生旅途」的重要意義,體悟死生交關處,家人對往生者的愛。
台灣傳統「送行者」有很多繁文縟節,喪葬禮儀改進小組發現,不少鄉下的喪禮,還存在出殯日孝女「哭路頭」的風俗,有的地方則像電影「父後七日」,必須請了孝女「白瓊」於路旁大聲哭泣,象徵出嫁女兒要哭著回去;官員質疑,現在是什麼時代了,為何是女兒「哭路頭」,不是兒子?
喪葬小組也認為,現行送終「送行」,禮儀師會請家中長子「捧斗」(捧神主牌),這也是以男性為主的觀念,若家中無長子,還得委由遠房親戚捧斗,不能由女兒進行,這就是重男輕女;基於男女平權,此文化有改進必要。
另外,喪家印訃聞,若死者為男性,往往出現「未亡人」,喪葬禮儀改進小組認為,「未亡人」給人的印象,好像是「不該活著的人」,目前已有喪家訃聞印上「護喪妻」,未來可以此替代。
喪葬小組也發現,過去未嫁女性終老後,不能入祠放進祖先牌位內,只能寄放在「姑娘廟」,但這也是男女不平權,非常不公平,有必要改變觀念。
民政司長黃麗馨兼任「喪葬禮儀改進小組」召集人,她說,喪葬小組的建議沒有強制力,將透過教育宣導及禮儀師引導,做一些改變。官員說,未來會請地方民政單位開會,透過評鑑禮儀師或業者檢討改進,並以「範例」提供地方參考。
※延伸閱讀》
‧ 三位送行者的生命協奏曲/用尊重 洗滌生命旅途最後的塵埃
‧ 送行者 不意外的贏家
‧ 我性別平權支持度 全球第一
‧ 兩性平權? 台鐵有女性車廂 男客喊不公平
【2010/12/20 聯合報】@ http://udn.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讀者提出很好的看法
http://dignews.udn.com/forum/post.jsp?news_id=6044318&reply_order=¤tPage=3&type=&date=#pagelist
10 樓 aquaaqua 發言於2010-12-20 08:58:59
4
0
台灣人婚喪喜慶很喜歡循古禮或習俗,尤其是老一輩的人,
但是問他們一些儀式為何這樣做卻答不出來,
只會把責任丟給古代人,卻要後代莫名地遵守,
這種反智的行為真是讓人以為他們還活在古代。
其實古禮或習俗都有一定的道理可循,
古代人的文盲很多,
有些道理只能用古禮或習俗的方式讓人民遵守,算是祖先的智慧,
但到了現在還在用盲從式地遵守,只會讓人覺得可悲。
至於男女平權的事,的確是男女有別,
但難不成就這樣放任不合理的規定嗎?
這其實是同一件事,很多習俗的確是建立在古代男尊女卑的社會上,
當然跟那些不合理的規定一樣都要改,
居然有人認為什麼都不必管才是對的?
還是政府真的放任再來罵政府無能?男女平權都是假?
喪葬禮儀大改革 倡導兩性平權
【聯合報╱記者李順德/台北報導】
2010.12.20 05:23 am
內政部已成立「喪葬禮儀改進小組」,明年起推出現代版「送行者」,針對目前喪禮中孝女「哭路頭」、兒子「捧斗」等習俗,過於「大男人主義」,希望透過對殯葬業者的評鑑制度、教育禮儀師改革儀式,將男女平權觀念注入喪葬禮儀。
日本電影「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讓世人注意到禮儀師妝扮往生者「走上來生旅途」的重要意義,體悟死生交關處,家人對往生者的愛。
台灣傳統「送行者」有很多繁文縟節,喪葬禮儀改進小組發現,不少鄉下的喪禮,還存在出殯日孝女「哭路頭」的風俗,有的地方則像電影「父後七日」,必須請了孝女「白瓊」於路旁大聲哭泣,象徵出嫁女兒要哭著回去;官員質疑,現在是什麼時代了,為何是女兒「哭路頭」,不是兒子?
喪葬小組也認為,現行送終「送行」,禮儀師會請家中長子「捧斗」(捧神主牌),這也是以男性為主的觀念,若家中無長子,還得委由遠房親戚捧斗,不能由女兒進行,這就是重男輕女;基於男女平權,此文化有改進必要。
另外,喪家印訃聞,若死者為男性,往往出現「未亡人」,喪葬禮儀改進小組認為,「未亡人」給人的印象,好像是「不該活著的人」,目前已有喪家訃聞印上「護喪妻」,未來可以此替代。
喪葬小組也發現,過去未嫁女性終老後,不能入祠放進祖先牌位內,只能寄放在「姑娘廟」,但這也是男女不平權,非常不公平,有必要改變觀念。
民政司長黃麗馨兼任「喪葬禮儀改進小組」召集人,她說,喪葬小組的建議沒有強制力,將透過教育宣導及禮儀師引導,做一些改變。官員說,未來會請地方民政單位開會,透過評鑑禮儀師或業者檢討改進,並以「範例」提供地方參考。
※延伸閱讀》
‧ 三位送行者的生命協奏曲/用尊重 洗滌生命旅途最後的塵埃
‧ 送行者 不意外的贏家
‧ 我性別平權支持度 全球第一
‧ 兩性平權? 台鐵有女性車廂 男客喊不公平
【2010/12/20 聯合報】@ http://udn.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讀者提出很好的看法
http://dignews.udn.com/forum/post.jsp?news_id=6044318&reply_order=¤tPage=3&type=&date=#pagelist
10 樓 aquaaqua 發言於2010-12-20 08:58:59
4
0
台灣人婚喪喜慶很喜歡循古禮或習俗,尤其是老一輩的人,
但是問他們一些儀式為何這樣做卻答不出來,
只會把責任丟給古代人,卻要後代莫名地遵守,
這種反智的行為真是讓人以為他們還活在古代。
其實古禮或習俗都有一定的道理可循,
古代人的文盲很多,
有些道理只能用古禮或習俗的方式讓人民遵守,算是祖先的智慧,
但到了現在還在用盲從式地遵守,只會讓人覺得可悲。
至於男女平權的事,的確是男女有別,
但難不成就這樣放任不合理的規定嗎?
這其實是同一件事,很多習俗的確是建立在古代男尊女卑的社會上,
當然跟那些不合理的規定一樣都要改,
居然有人認為什麼都不必管才是對的?
還是政府真的放任再來罵政府無能?男女平權都是假?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