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古今育兒經典,繞著「育兒」主題高論著;
不同的家庭,傳承著迥異的教育哲學。
燕親王以為,若欲以結果論或統計學,歸納出「一種」、「一套」最佳的育兒方法,恐是緣木求魚,甚至倒果為因。
接下來燕親王要談的,是個獨生子的命例。
男主角另有三個姊妹,其父母親雖均為高知識份子;但傳統觀念下,仍舊對這「唯一」能傳承香火的兒子,倍加寵愛。
從小,父母即向全家人表示,女兒終究是要嫁到別人家的,因此,所有家產都將留給本姓的獨子~
男主角從小也不負期望,一路念到碩士後,進入高科技產業服務,並娶了所愛的美嬌娘;這位在公務系統服務的嬌妻,也同時受到父母親的高度評價。
惜,男主角成家後,對父母親的高度疼愛,甚至將房產主動過戶給他的舉動,大為反彈;甚至還在眾姊妹面前表示:
誰規定獨子就一定要負起扶養父母親的責任?
生了娃兒,也不接受父母親願意協助帶孫子的好意,寧願去給外面的褓母帶。
如此傷透父母的心,但卻又不知該如何挽回,這兩代超深的鴻溝……
從言談當中,仍可輕易感受到男主角對雙親的關心;
但一談到父子間的溝通,就一下子火冒三丈。
照此看來,這男主角恐怕真是受寵若「驚」了~
而且,這從小所累積而來的「驚嚇」,恐非同小可。
他並非不願意承擔,在父母年邁後對他們的養育責任;
而是,從小父母親的明顯重男輕女觀念,卻提前帶給了他莫大壓力~
男主角從小讀書很拼,工作也很努力;但總體表現,卻不盡然是家中兄妹中最好的一個。
然而,父母親卻從小將「希望」寄託在他一個人身上,導致男主角必須提早就承受「家族傳承」的心理壓力。
當心理壓力到達極限時,自然反應若非逃避,就是反擊。
在這個命例身上,燕親王從命盤上看到,男主角雙親對他有著「高度」甚至過度的愛與關注,導致他成人之後,透過質疑父母親的方式來「反擊」心中的壓力。
愛之深,責之切……打在兒身,痛在娘心……溺愛之,適足以害之……
養兒育女,人生大考驗。若照書養,不如照豬養。
每個家中的寶貝兒女,都有他(她)們獨特的人格特質;
為人父母的我們,得儘量努力別用世俗的「眼睛」看他們,
而最重要的,是要用我們的「心」來看,他們對每件事情的細微反應。
把孩子視作一個獨立的個體,然後因材施教。
每個孩子,都是老靈魂。
孩子們除了幼小時的身體比我們小之外,很多地方都比大人強:
不受限的想像力,純真的心靈,不帶任何顏色的眼睛……
從他們的身上,可以映照出大人的真實面目。
就讓我們好好珍惜,上天所賜與最美的禮物:寶貝孩子。
燕親王 謹誌
- 6樓. 天各一方2010/05/20 18:23我的感想是
愛太多,太沉重,就讓人不敢付出愛。
台北-北京-廣州-北京 - 5樓. 何小靜2010/05/19 09:19沒錯
男孩雖然備受父母寵愛,但是養老和妻小的壓力也很沉重呢~ - 4樓. 循致2010/05/18 15:28塵
人生深涉獵..頂多求一安身立命..
愛之深..則痛之切..受寵必若驚
放了天下蒼生..就是放了自己
- 3樓. beautiful world2010/05/18 10:25孝順真的很重要
父母親對男女都須抱持中立。
而教育孩子更是一門大學問。
父母的觀念將影響孩子一生。
而孩子們~
你們要了解父母是愛你的呀。覆:beautiful world
歡迎再度光臨燕親王府~您說的對極!
父母觀念將會"遺傳"給孩子:透過身教與言教
孩子們的真心 無須透過言語 頃刻就能感受父母親的愛意
但是愛 若沒有正確的表現 很容易會招致真誠的反擊 恰如此文命例
燕親王仍持續學習 惜成績之差 自己不忍卒賭~
燕親王 於 2010/05/19 15:01回覆 - 2樓. 東方焱淼 【靜讀清修】2010/05/18 09:13淺議
這個話題在臺灣應該很普遍,孝字當先的古訓,似乎是不能越雷池一步。但今天我唱一唱反調。
表面上看,這孩子好像是很不孝的。是一種辜負。但實際上,是必然的。人心換人心,教育這一項,真的也可以說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那份嚴重的偏袒寵溺,恐怕早就在日積月累的日常言行中,帶給這獨子莫大的厚望與負擔,能想見言辭間多加一塊肉都要叮囑試探的,談及「等我們老了,你該是如何如何的」那種念,緊箍咒一樣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種煩感是經年的累積,誰也不想生下來就註定欠著誰的,一天到晚還老是被提醒的。
第二項,其實這樣的父母是極其自私的。想一想,「女兒終究是要嫁到別人家的」,嫁到別人家就不是自己的女兒了嗎,當然是,但好處便不是自己的啦,所以會被淡待。這樣計算的父母可能說好聽了,是傳統,說不好聽,養兒防老,就是一心拿子女當私有財產,按自己的意願來拿捻遠近,輕重。這麼有私心,一定會有另一個結果。
孩子也最終會表現出自私的一面,這是大人從小到大教給他的。他成了家,也一樣會不知不覺按這樣的羅輯去籌畫他自己的人生。父母自私的目的性,所帶給他的反感,一定會在真正觸及到自身利益時,做出激烈反應。他的反叛和他的自私,不孝都是這樣的教育下,必然的,也是合情合理的。
在親情裡,越是計較,依老賣老的父母,兒女越是和他們有隔閡。私心,偏袒心和企圖心太重的父母,從不會為兒女,設身處地的考慮,那麼他們也註定會有失控的一天,令子女失去尊重,甚至完全放棄禮教和愛心的結局是必然的。這一場辜負是從一開始,就註定的。覆:東方焱淼
謝謝您百忙中 能抽空來看燕親王的文章
如此般字字敲動神經的回應 感動難以言喻 知心莫如您
孩子是上天賜予每個父母親 最佳禮物 特製課題
孩子們表現出的情形 就是給父母親打的成績高低
面對鏡子 卻不見得每個人都能誠實面對自己鏡中影
如此課題 此生若未能修畢 只待來世重編劇本再續
身為人父 燕親王如履薄冰 小心翼翼 真心相應
燕親王 於 2010/05/19 14:56回覆 - 1樓. 踏雪2010/05/18 09:12儿童是精灵
他们有纯净的眼神,洁白的记忆,他们让成年人的生活充满希望...覆:踏雪
感謝您來燕親王府的留言回應
每個人的人生旅程 都有其獨特的人生劇本
你我或已都經歷了好幾次不同版本的劇本演出
是以孩子出生 每個都是老靈魂 早經歷了多次旅程經驗
勢將帶給我們不同角度的人生體驗
燕親王 於 2010/05/19 12:11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