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一部老電影:狗臉的歲月
2010/05/14 06:40
瀏覽21,249
迴響8
推薦107
引用0

今天登場的第一篇,要介紹的是「狗臉的歲月」。
十幾年前,我在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唸書時,有一位老師曾經在課堂上讓我們看這部電影再做討論。當時,只覺得導演的手法十分細膩,對兒童的心理拿捏得很精準,全片瀰漫著濃濃的文藝氣息,如此而已;印象中,那時候的我,看完這個片子之後並沒有太多其他的感觸。
十幾年後的今天,我從三十出頭的「壯年」,進入了五十幾的「中年」;自己有了不少人生的體悟,兩個孩子也已成年,這時重新再看這部描繪兒童心理的啟蒙電影,我的心中竟有了莫名的感動!


我看過某些十分矯揉做作的「啟蒙電影」或「啟蒙小說」,總是讓年輕人覺得看不下去(孩子們會說:「太假了嘛!」、「大人真不瞭解我們!」);但,「狗臉的歲月」真的不會。它不說大道理,也不塑造什麼完美的、堅強的或堪憐的角色來騙你的眼淚;它就只是平鋪直敘,告訴你一個男孩的故事:十二歲的男孩「英瑪」,爸爸長年不在家,哥哥是個攻擊性頗強的彆扭少年,那一年,媽媽生了重病,哥哥去奶奶家住、英瑪被送到舅舅家,經歷了夏天、冬天。
那個小鎮上有個玻璃工廠,很多人在裡面工作,小鎮裡的人物,包括風趣的舅舅、喜歡釘屋頂的怪人、身材啵棒的女郎、熱愛運動的帥氣女孩……,交織成男孩在進入青春期的過程中非常有意義的元素。
你相信嗎?看起來像個小男生似的平胸女孩,其實是情竇已開的少女;而,男孩的「性啟蒙」經驗不見得是跟同年齡的女孩,有時候會來自一個風情萬種的少婦;最有趣的是,纏綿病榻的老先生最大的樂趣竟然來自閱讀內衣廣告!所有令人發噱的段落,我猜想,應該就是這部電影所要告訴我們的:不要小看了每個人成長的歷程,每個孩子都有他最獨特的生命故事。
英瑪覺得他的故事像是一隻狗(英文片名已經說得很清楚了:「My life as a dog」),全片貫穿著主題的那隻被放到太空船上的「太空狗」萊卡,和他自己的寵物狗西卡,都與這個男孩的生命律動息息相關。每當他寂寞時(是的,孩子也會寂寞的)、傷心時、快樂時、想念媽媽時,仰望著星空,英瑪不斷地和自己對話,慷慨地讓我們知道一個敏感細膩的孩子在想些什麼。他不特別聰明,也說不上漂亮;他就只是個尋常的鄰家男孩:有時頑皮、有時倒楣、有時好奇,有時還有點「色」。

文藝氣息濃厚的電影都很「悶」嗎?那可不見得!為了在大學的授課和自己的興趣,每年不知道要看多少電影、已經愈來愈挑剔的我,每一次看「狗臉的歲月」時,從頭到尾都能帶著會心的微笑。嗯,音樂也很不錯喔!
真的,是一部很難挑出毛病的精彩作品。希望你也來瞧瞧。

☆影片小檔案☆
片名:狗臉的歲月(My Life As A Dog)
導演:萊斯‧哈爾史卓姆(著名作品:「濃情巧克力」等)
演員:安東‧格蘭哲李斯、梅琳達‧金娜曼、湯瑪斯‧伯恩森
榮譽: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瑞典金像獎最佳影片、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
年份:1985年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迴響(7) :
- 7樓. 牛小妹2010/05/15 01:48蠻感人的
是不是可以説成,時間會治好一切?
一個男孩的成長,創痛和人的生老病死‧電視有播過,但我是片斷看的,一下子洗衣服,削水果,有這個印象是這部片子.小狗的死訊,小男孩不願面對,人有時真的會不敢面對現實,尤其是自己深愛的人離去.
有點感傷耶
是啊,時間會改變很多事,包括從稚嫩到成長、成熟。你說的沒錯,「人有時真的會不敢面對現實,尤其是自己深愛的人離去.」確實是很感傷的。
不過,有的時候糊里糊塗地,也就長大了。
心理師Rachel 於 2010/05/16 22:01回覆 - 6樓. 看雲2010/05/15 01:41在電視上看的
在台灣時錯過這部電影,後來在公共電視看到。只記得小男孩破窗而入的一剎那給了雕塑師靈感,讓他的作品得獎 … 倒不記得雕塑師被趕出村子。請參考我給「漿湖」的回覆。我記得雕塑師並沒有被趕出村子,但那個雕塑因為「違反善良風俗」被車子載出村子去了。 心理師Rachel 於 2010/05/16 21:56回覆 - 5樓. 東村James2010/05/15 00:31小問題
在學校的時候沒看﹐前一陣子才看了DVD。好好看。
有一點﹐新爸爸不大能夠體會。可能資深父母可以給個說法。
當男孩興高采烈地和生病的媽媽敘述在UNCLE那裡發生的趣事﹐媽媽確說﹐她想看書了。媽媽看書有那麼重要嗎﹖
- 4樓. 新天新地2010/05/14 14:39好電影
我也看過這部好電影可見英雄所好略同!心理師Rachel 於 2010/05/16 21:38回覆
- 3樓. 一切安好2010/05/14 13:54很懷念的往事!
狗臉的歲月~~
高中時期與初戀女友牽手去看的電影(後來吹了)
電影院名稱:國賓大戲院(後來拆了)
到現在~~
只有回憶與窩心.....
經您一提起
今天的心情鐵定很奇妙的.........
感謝分享喔......
哇!真是刻骨銘心啊!人生,總有一些值得擺在心靈最深處的回憶……心理師Rachel 於 2010/05/16 21:37回覆
- 2樓.2010/05/14 13:23吸引人的介紹
馬上找來看!
感謝!
不客氣!祝你觀影愉快!心理師Rachel 於 2010/05/16 21:26回覆
- 1樓. 山楓 @ 薪火相傳2010/05/14 09:24適應改變
生活有時強迫我們去適應它的改變,這對孩子們特別難。
我那時也看過這部電影,大部份的細節都忘了
印象最深刻的是小男孩有時會用手矇著耳朵,嘴裡卻發出噪音
那時太年輕,所以沒看懂他為何這麼做
有機會得再看一次。
「小男孩有時會用手矇著耳朵,嘴裡卻發出噪音」是因為當他媽媽歇斯底里的時候,那是他唯一能做的啊!我看到這一幕的時候總是會發出會心的微笑。當我們小的時候,無力抵擋大人的責難,是不是也很想這樣做呢?心理師Rachel 於 2010/05/16 11:55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