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不反核, 而且本人認為正在運作的火力發電廠應該先除役, 因為火力發電排
放的二氧化碳會加劇地球的氣候變遷!尚未找到替代火力發電的情況下貿然廢
核, 那會製造更大的災難。但在台灣, 國民健康署署長邱淑媞表達「反核必須要
有配套措施」的立場後, 只因為她沒有參加反核遊行活動而被將競選縣議員的宜
蘭縣環境保護聯盟理事長張曜顯的批評, 並且公開要求宜蘭縣民唾棄"不以行動
表示反核"的縣長候選人! 這引起了一種迷思, 只要不以行動表態, 就代表不支
持某個立場。因此選民必須唾棄邱淑媞這位表達反核立場卻沒以行動證明的候
選人, 那反核活動到底是為了政治目的, 還是為了人民的福祉, 我想這也是個值
得探討的議題! 因此我轉載了國民健康署長邱淑媞的文章, 看看能不能發人省
思。
反核,究竟是政治目的,或真的在乎人民福祉??
(轉載於國民黨宜蘭縣長候選人邱淑媞的臉書)
3/8, 我沒參加反核遊行。我參加了衛福部與宜蘭縣政府合辦的反毒宣導。而林聰賢則沒有出席反毒活動,他參加了反核遊行。有人以此作文章。
事情是這樣的:
3/4, 我舉辦媒體茶敘。一到會場,攝影機就問我: 會不會參加反核遊行? 我說,如果有時間,很樂意去學習。 身為醫師,是的,我反核,但一定要有配套措施,不能只會喊口號,不負責任。
3/5, 媒體又問我。我告訴媒體,行程有衝突,有反毒宣導,需要喬時間。
3/6, 我問了幾位朋友的意見。大家都建議: 不去一定會被K, 去了則會是鎂光燈焦點;多曝光是好事,應該參加! 但是,這個議題已被過度政治化,這使我有所顧慮。
3/7晚, 我確定: 不參加。因為,我看了宜蘭縣的一些數據。
你知道,菸是毒品,而且也與核害有關嗎??
宜蘭縣國中與高中職的吸菸率,都高於全國。國中生吸菸率,全國是5%, 宜蘭是7%; 高中職吸菸率, 全國是12%, 宜蘭是13.3%.
我倒 "不" 認為這表示宜蘭做得不好。基本上,吸菸率與社經狀況有關。宜蘭同仁算是相當認真的! 然而,這至少表示,宜蘭青少年吸菸狀況,非常需要政府更關心、加倍用心、下決心去改善!!
菸是使用最普遍的入門毒品。菸是國人頭號殺手;吸菸會成癮,戒除不易,最好能加以預防!! 與不吸菸的青少年相比,吸菸青少年濫用非法藥物機率達13倍,酒精濫用達9倍。因此,反毒,必須反菸。
不但如此,菸更是非常普遍的核子輻射線來源。每天吸一包菸,相當於一年照200張胸部X光片的輻射量。吸菸的人,等於是每天都花錢把輻射線用力吸入自己的肺中。反核,更必須反菸!!!
菸害造成活生生的核害,每天發生在宜蘭大小角落, 正嚴重侵蝕宜蘭下一代的健康。
一個縣長或縣長候選人,放下 "已經普遍發生"的核害不管,大老遠跑去臺北遊行,
是政治目的,或真的為了下一代在著想,很清楚了!!!
- 6樓. 患得患失2014/03/19 18:49今天看到學生ˋ藝人到立院瞎鬧,不用說這筆帳一定算在民進黨頭上,簡直找死!
- 5樓. 患得患失2014/03/18 20:05
一個服貿就已經把在野黨搞得遍體麟傷,若是等到審貨冒起步去了半條命!?
小弟現在從厭煩民進黨的拖延到開始期待欣賞牠們如何自我毀滅的過程
,繼續鬧吧!
- 4樓. 患得患失2014/03/14 20:34
王金平今天針對服貿一句:「急事緩辦,慢慢來」只會讓自己跟綠營推進死胡同而已。
- 3樓. 我是人我反核2014/03/14 16:48我只是最簡單請教 核廢料該如何處裡 不用擔心地震嗎 天災人禍 一旦出事是沒有回頭路 核害是萬萬年(nonono868@gmail.com)
如果與中國大陸關係良好, 可以將核廢料送往中國新疆貯存。
但火力發電廠產生的二氧化碳是長期毒害當地居民健康的元
兇, 請問該如何找出最妥善的解決方式?
Jimmy~簽不成FTA, 怪誰? 於 2014/03/15 00:31回覆 - 2樓. frank0606062014/03/12 11:59
我建議立旦書,民進黨若執政必須貫徹自己主張,廢核,廢服冒,否則不得執政
而大選主軸就以核電與服冒主打
- 1樓. 老賊2014/03/12 11:04在台灣是政治問題。
這還是去訪問那些反核人事或擁核人事說些甚麼來定論。為何反核?因為核不安全、核廢料處理不完善,但今日如此並不代表永遠如此,所以反核是應該有條件的,是因為現在用核的技術不成熟。但台灣的核四玩了那麼多年,中間還有停建,我覺得早已過了安全使用的規格,應該要停建,因為從建開始算也許建好就已經過期了。但是我聽說核四的安全已過關,意味著核四是可以使用了。既然已經過關, 那反核四的民眾是否應該停止反核四的運動?告訴你一個可怕的
數據, 在火力發電廠工作的員工平均餘命只有65歲, 遠低於台灣男性的平均餘命,
台中的火力發電廠排放的CO2占亞洲前十, 當環保的訴求響起, 既然核四過關, 只
要有嚴格的監督機制, 核四廠和核一二三廠的安全性都不會有問題!
Jimmy~簽不成FTA, 怪誰? 於 2014/03/12 11:15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