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樂水
2012/05/15 14:04
瀏覽211
迴響0
推薦1
引用0
《論語﹒雍也》謂「智者樂水,仁者樂山。」
上善若水,古人總喜歡以「水」來形容「智」;誠然,若為人能像水一樣,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人制宜,不拘,不器...則近智矣。
或許也是為了這個原因吧,古人喜歡臨水建成教育機構。
天子之學謂辟雍,東南西北皆以水圍之,呈圓形,象璧;東側為東序,專以習舞;西側為西雍,專以學禮;北側為上庠,專以學書;南側為成均,專以學樂;中央則為辟雍,是天子親臨講學之所。諸侯之學南半面臨水,呈半圓形,象半璧。由於兩者皆由南側跨橋進出,因此對外隔離性相當高,確是閉門讀書的好地方。
至於女學則多由家族自理,尤其是貴族之家,通常會在河洲之中選一僻靜、不易進出之處所,起造「窈窕」,一面供作適婚前女子之教育處所,一面也將適婚女子從族兄弟中隔離,以培養女性意識;這種地方常會引起少年男子的好奇,隔著河洲東張西望,甚至鼓琴作歌,《詩經‧周南‧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詩句便是這樣產生的。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