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機場搭乘巴士到智利聖地牙哥市中心,在中央車站Estación Central 下車,去找San Borja 巴士站,隔幾天要搭綠色巴士Flixbus 到海港San Antonio 上郵輪。
下了車,先是看到兩位警察。
一進建築,發現是個購物商場,看見2個私人警衛穿著防彈背心站崗,老公趨前尋問之下,得到的答案說是,走到最底端上二樓,就是巴士總站。商場有夠長,似乎走到重點區段,如ATM提款機所在,就有私人警衛在附近。
聽聞人潮聚集的巴士站,扒手或搶匪更為囂張,我已經背包前背,希望能打消歹徒以我們為目標做案的念頭。看到警衞的重兵壓境,我更加小心翼翼,不敢大意。
到旅館安頓後,我們出去熟悉附近環境,順便調整一下5小時的時差。
原來我們下褟的旅館位於城中心的購物區,商店與小販聚集,頗為熱鬧。
發現有些商店或商場入口有私人警衛站崗,不禁懷疑:這裡的治安到底有多糟?這些警衛到底有多廉價?我們是來到了什麼樣的國度?
我們下到捷運站買捷運卡,發現閘口前有2個監票員,再加上2個警衛。你能想像台北捷運站的每·個·閘·口都有監票員,還有穿著防彈背心的警衞巡邏?
警衛是智利聖地牙哥城裡生活的日常。
台灣幾乎每家銀行都有警衛站崗;20幾年前我在義大利羅馬看見每家銀行前幾乎都有警衛;2022年,薩爾瓦多的小城Acajutla ,我們搭郵輪去的,藥店和超市有荷著長槍的警衞(或警察)。
在美國有些地區,有所謂「零元購」,大盒子店像目標百貨Target 和 Walmart 多半沒有警衛,卽使有警衛駐場,歹徒商品拿了就走,警衛視而不見。商家認為生命第一,人員安全就好,損失應該就是由守法的顧客和保險公司負擔。目前商店的應對趨勢是:把重要物資像是牙膏、襪子等等鎖起來。
以上講了這麼多,結論是,我一輩子還沒在一天內看到這麼多穿防彈衣的警衛。
智利聖地牙哥這個城市,第一天就讓我耳目一新。
2024 年2月1 5日
後記:
隔天,南美最高樓往地鐵站走的路上,人潮洶湧,有當地路人提醒我們,手機不要拿出來。
兩天後我們去參觀博物館 Museo Chileno de Arte Precolombino,入口的收票員或警衞要我們背包前背。蛤?博物館內有人要扒我的東西?伴侶認為說是怕我們的背包不知覺把藝術品撞倒。
同場加映:
以下2點是我們觀察到的智利特有的。
1 ) 冷氣不涼
出門前伴侶跟旅館抱怨冷氣不冷,冷氣怎麼努力吹,溫度最低就26度,温度怎麼往下調都調不動。白天外頭最高溫34度。晚上冷氣努力吹也只降到25度。
我們下到捷運站買捷運卡,站在捷運卡加值機前面,花了一點時間,就搞得我和伴侶倆滿身大汗。
隨後我們到達的幾個國家,烏拉圭和阿根廷都是這樣,室內冷氣不強。
2 ) 基本款麵包秤重賣
第一天在麵包店看到基本款的麵包秤重賣,標價1公斤大概是兩塊美金,我們覺得很新奇,眼睛直盯著,看人家把好多麵包夾到塑膠袋裡。
不只是麵包店,有賣麵包的超市,也有秤重賣麵包。我們發現流行款是marraquetas,我們下榻的旅館每天早餐都有供應。吃了五天,我每天都吃得很高興。
Marraquetas 是智利版的法國長棍麵包,用料簡單,只用麵粉、水、酵母、鹽巴製作,外皮沒那麼硬,裡面細緻軟嫩,外型更是獨特,智利獨有。
智利的麵包參考以下2個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