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的中午,超市裡熙熙攘攘,遠遠望去,櫃檯前等著結帳的隊伍像條龍似的蜿蜒著,美食廣場裡,推著娃娃車的父母穿梭於人群,年輕人晃來晃去,猶豫著不知道該選擇哪家的餐點。哥哥和弟弟戰戰兢兢端著餐盤,滿臉無奈地看著爸媽,座無虛席,爸媽也很無奈......。
慢著,眼尖的爸爸用手指著不遠處一張圓桌,呶呶嘴,一家人快速移動腳步,媽媽順著方向望去,一對老夫妻正專心低頭吃著拉麵,慢條斯理,不受紛紛攘攘影響。我們客氣地詢問可否共享一張桌子,老先生頭也不抬地繼續吃麵,老太太趕緊靦腆地伸出手說:「請坐、請坐。」帶著濃濃的日語腔。
一陣客氣道謝後,爸爸擠回人群,去等那還沒叫到號碼的餐點。媽媽站在兄弟倆身旁,待那兩位老人家用餐離開後好坐下。這情境就像小時候在台灣飲茶,那時候不興什麼訂位、帶位,就是挨近快用完餐的桌子旁站著搶位,無形的壓力讓當時年紀小吃得慢媽媽食不知味,想到這裡,眼神自然飄向兩位老人家,希望不要帶給他們不便。卻見老人家很優雅地細嚼慢嚥著,旁若無人。
老先生吃完拉麵,拿起餐巾紙拭嘴的同時,老太太從紙袋裡拿出一個綠色麻糬遞給老先生,老先生大口一咬,露出豐富的紅豆餡兒,媽媽私下嚥了口水,美味啊!哥哥似乎讀出媽媽心聲:「請問,好吃嗎?」(母子連心?媽媽偷笑!)老先生忽地抬頭,看著哥哥,眼神一亮:「是的,非常好吃。」老太太指指後面:「就在那邊,今天特價,一個一元。」一元?媽媽眼神也亮了起來,發現老先生正目不轉睛地盯著哥哥。
忽然,老先生用手指著哥哥,中氣十足地說:「小孩坐著,媽媽站著,我兒子小的時候(比了個跟桌子一般的高度)我也是這樣照顧他,他長大了,走了,不再回來......。」出人意外的尷尬,老太太著急著打圓場:「也許他是個好孩子,嗯~」一面安撫著老先生,一面抱歉地看著哥哥。「他是不是說我沒讓妳坐?」哥哥鐵著臉問媽媽,一副快哭出來的表情。
捕捉到老先生嚴峻面容中的傷痛,媽媽鼻頭酸酸,也快哭了出來。
難怪,老先生渾身散發拒人於千里之外的冷漠。
難怪,老先生臉上露出極度思念孩子後的孤寂。
激動的口氣,揭露隱藏的心事!
爆發的脾氣,宣洩積怨的情緒!
此情此景,必須跟哥哥說清楚,無關乎讓不讓座的問題,否則要演出「祖孫騎驢」的笑話了。
老先生克制不住的失望,讓媽媽百感交集,為兒為女,到頭來一場空的感慨,又豈是十幾歲的青少年能理解的呢!
遠遠地,爸爸揮手要媽媽過去幫忙端餐盤,帶著安慰的語氣,媽媽對老太太一笑,「失陪,我去拿餐點,請不要在意剛剛的......」,老太太領會地與媽媽相視一笑。
置身於絡繹不絕人潮中,多少人帶著「內傷」擦肩而過?媽媽遺憾未能和老先生多聊上幾句,端著餐盤回來,老人家已經離開了。「我有和爺爺奶奶說謝謝和再見。」哥哥體貼地說。是啊,多少時候,只要一聲問候,就能推開關係的門,除去冷漠的帕子,撫慰憂傷的心靈!
- 6樓. 一畝桑田2017/03/10 13:12孤寂
人老孤寂難免,
人子翅膀硬了自然遠飛,
有老伴孤寂可減半。
- 5樓. 天恩客2013/12/13 21:51Missing
We miss our children much because we love them so much as that we always want to talk with them or to see them around.
When I am away from them, and I miss them, I often time pray to Lord for their well beings. - 4樓. Siena2013/05/11 14:33讚!
好文章,平凡的人間情,卻描述出人與人之間許多複雜,善意或冷漠的情感只在一念之間的執著和互動之中,釋放出來。
- 3樓. 旭日初昇2013/03/16 13:40--
或許父親是很疼愛兒子但可能態度很嚴厲讓兒子很難親近?
現在為人父母疼愛子女就當盡本分,不要指望回報(親情、物質--),才會更健康自在快樂的過日子!!!反覆想過旭日東昇的假設,想著,便覺心疼。無關乎對錯,許多時候在認知上的落差造成的誤解,真的需要時間和機會啊!
贊成「不求回報」這個觀念,在善事上,出於甘心,主必記念!
謝謝您的回應!
文琤 於 2013/03/23 06:45回覆 - 2樓. 客旅貞吟2013/03/15 08:11傷癒
但願﹐ 這個老先生﹐願意面對自己的傷口﹐ 找到醫癒療法﹐ 不帶著傷﹐離開這個世上。
讀此文深有感觸。我們教會一個詩班指揮忽然辭職。無人知道他去到何處。也許﹐傷﹐已經一陣子。不肯讓人知道﹐ 旁人也疏忽了﹐ 於是﹐ 就這樣帶著傷﹐ 離去。
這老先生幾句話真是引得我無限感傷,親子之間的結,似乎不是老伴相隨解得開的......
貞吟的分享,讓我心疼......就因為知道傷心的人很多,愈發覺的人的力量真是太有限,
儘管如此,我還是希望有機會再見到這位老先生......
謝謝貞吟的回應 :)
文琤 於 2013/03/16 01:25回覆 - 1樓. 多硯坊 (休)2013/03/14 15:54處處溫情
真心的問候
熱忱的寒喧
可以打開一道通往溫暖的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