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獾~被稱做 Tasmanian Devil 塔斯馬尼亞惡魔,是澳洲特有的肉食性哺乳動物。除了野生動物園,您只能在塔斯曼尼亞野外,看到塔斯曼尼亞袋獾。
袋獾是袋獾屬中唯一未滅絕的成員,身形與一隻小狗差不多,但肌肉發達,十分壯碩。其特徵包括:黑色的皮毛、遭遇攻擊時發出的臭味、刺耳的叫聲,以及進食時的神態。
除狩獵外,袋獾也進食腐肉。牠們通常單獨行動,但有時也與其他袋獾一起進食。
袋獾於六百年前在澳洲大陸絕跡,而在袋狼於1936年滅絕後,袋獾成為現存最大的食肉有袋動物。
由於袋獾曾對塔斯馬尼亞島居民飼養的家畜造成威脅,因此當地政府也曾允許居民獵取袋獾。直至1941年袋獾被正式公告為保育類動物,對牠們的狩獵行為才停止。
1990年代末,袋獾面部腫瘤病嚴重影響了袋獾的數量,故袋獾已於2008年被列入瀕危物種名單[2]。
Bonorong Wildlife Sanctuary 波諾朗野生動物庇護所,所內有不少是當地難得一見的野生動物,風頭最健的除了無尾熊外,非 Tasmanian Devil 塔斯馬尼亞惡魔莫屬。
↑↓ 像隻迷你小熊的塔斯馬尼亞惡魔,一雙紅色的大耳朵是其標誌之一。
袋獾是噬力最強的現存哺乳類動物。這與其頭部大小有一定關係。袋獾一生之中只有一副會慢慢長大的牙齒。
袋獾是多偶的動物,妊娠期為31天,每胎生20至30隻幼崽。出生後會留在育嬰袋裏約100天,不過因為裡面只有四個乳頭,因此每胎只有四隻幼崽能活下來;雌性幼崽的存活率比雄性高。到第100天左右便會斷奶,再過五天,小崽便可離開育嬰袋。
與袋鼠不同,袋獾離開育嬰袋後便不會回去,但會留在母親的巢中約三個月,在十月至十二月間開始外出,到次年一月獨立生活。
單靠名字聯想,會以為是像老虎般窮兇極惡的大型動物,沒想到魔鬼原來是一隻身長約 60 厘米,樣貌像隻迷你黑熊的小可愛。
抱在懷裡,小魔鬼也喜歡被人搔癢
仰首等人喂食
期待喂食的眼光
享用跺成段的鮮魚大餐
以及新鮮營養美味的生雞蛋
看不順眼或一言不和,也會....齜牙裂嘴地吵起來,發出刺耳的叫聲....
惡魔也有其兇猛一面,本身是肉食性動物,雖然不作攻擊只吃腐肉,但咬力卻撕得住鯊魚,所以旅客只能眼看手勿動。
惡魔發怒時,一對耳朵變得通紅、露出尖齒,面目猙獰地發出高頻、淒厲的叫聲,想像一下若在夜間聽到,的確會讓人毛骨悚然呢!
生就一口尖牙利齒,用以撕裂肉類食物
爬上工作人員褲管,企圖索取更多食物
胸前及尾巴上方,均有著一道白色弧線,黑白反差明顯,是塔斯馬尼亞惡魔的特色之一。
下次若有機會來澳洲,記得要來一趟塔斯馬尼亞島,來到塔斯馬尼亞島,千萬記得來探望我們喔!
(謝謝收看)
【延伸閱讀】介紹「塔斯馬尼亞魔鬼」與「塔斯馬尼亞虎」
部落格百傑活動終於結束,那艱困的仗已經打過了!
謝謝兩個月裡一路走來,默默幫忙投票集氣及加油鼓勵的格友們,真的是點滴在心頭了!
- 5樓. 天涯孤鴻···花窗2012/07/01 09:20惡魔?只有人類可以當之無愧吧!
第一次看到,卻不覺得像惡魔
反而滿可愛滴
同意!人類要比動物來得可怕!Reed 於 2012/07/01 12:49回覆
- 4樓. 小肉球2012/06/30 00:46很喜歡這篇
小肉球超喜歡小惡魔! 有時間續一篇.
名偵探柯南名言:真相只有一個!傷口好些沒?拭目以待您的大作! Reed 於 2012/06/30 01:18回覆 - 3樓. 小樹rabenta2012/06/29 17:32小樹不會也想養隻惡魔當寵物吧?
呵呵! Reed 於 2012/06/29 20:03回覆
- 2樓. 譚梅2012/06/29 14:54今天
最后两票投出,哈,比赛告一段落,您以后能静心写文了。
塔斯马尼亚岛与澳洲大陆分离,所以也有与澳洲大陆不一样的物种保留。
我们的地球,物种是越来越稀少了... ...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 1樓. 沉潛2012/06/29 09:33動物庇護所
看來澳洲當局對瀕臨絕種的動物有其用心處。
今天是投票最後一日了。
這百傑活動若算有益處,大約是逼出 Reed 的多篇佳文,還有押箱底的好圖片吧。
感謝連日來這番豐盛的圖文宴饗。
但願 Reed的視力晰亮如初。
祝福無限。
多謝沉淺老師不吝前來賞文,還送來祝福!
壓箱的相片還所在多有,只因貪心拍得多,故整理起來曠日廢時又傷眼!
不過這百傑投票網站最後一日又掛了,由下午開始,到傍晚跟兒子出去吃完日本師傅拿手料理肥來,又奮戰兩小時,現在晚上九點半,仍不得其門而入,等了5個多小時ㄋㄟ
真是折磨人,看來今晚不修復就甭睡了!
Reed 於 2012/06/29 10:40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