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完中山陵,隨即搭乘景區內提供的電動遊覽車,直奔西側的明孝陵而去。
明孝陵座落在南京東郊鍾山南麓玩珠峰下,是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年)和皇后馬氏合葬的陵寢,迄今有著600多年的歷史。
朱元璋定都南京到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南京只做了短短54年的大明都城,卻在歷史上銘刻了光輝的印記~南京明故宫,不幸毁於清咸豐年間太平天國戰火中。
明孝陵明洪武14年始建,次年,皇后馬氏去世,葬入此陵墓,因皇后謚「孝慈」,故定名為「孝陵」;洪武31年,朱元璋病逝,與馬皇后合葬於此陵。整個明孝陵工程歷時32年才竣工,2003年7月,明孝陵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明孝陵陵園縱深2.62公里,當年圍繞的紅牆周長22.5公里 ,比中山陵大上好幾十倍,北斗七星佈局宏偉,規制嚴謹,享殿巍峨,樓閣壯麗。陵內植松十萬株,養鹿千頭,但見松濤林海,鹿鳴其間,氣勢非凡,惜繁殖數百年後,命喪於日寇槍下。
明孝陵佈局分為兩部份:一是導引建築的神道,不刻意注重南北中軸,而因地制宜、依山曲折,從四方城起,到孝陵正門,道上立有12對石獸、4對文臣武將,是明代石刻的藝術珍品;
家喻戶曉的石象路神道,由東向西兩旁豎立了12對動物石刻,分别是獅、獬豸、駱駝、象、麒麟和馬各兩對,兩立兩伏;
再折向北,一對高大的石望柱華表之後,是兩文兩武四對威武石像。
↑ 文武方門
二是陵寢主體建築,即是朱元璋葬地。
↓ 朱紅大金門外坡地上的二月蘭,迎著陽光展現
↑ 明孝陵的大金門坐北朝南,正對梅花山,門額上書「明孝陵」三字。
享殿遺址御路上精美的石雕,御路位於台階中央,封建年代只有皇帝才能行走。
↑ 現b的享殿為清代所復建,比原來的規模要小,內供奉朱元璋畫像。
↑ 享殿前方,東西各一座神帛爐,由黃、綠琉璃組裝而成,用於焚燒祭祀用的神帛。
清康熙帝五次南巡,每次都拜謁明孝陵,1699年第三次南巡,還親筆題寫「治隆唐宋」~意思是頌讚明太祖治國超過唐太宗李世民及宋太祖趙匡胤,交與曹雪芹祖父曹寅勒石製碑,以垂永久。
這隻馱碑龜趺脖子奇短,有一說法是太平天國時遭破壞斷頭,後人再予修補的。
↑ 享殿遺址上,現存少數幾個保存良好的石雕蚣蝮,傳說龍王有九個兒子,他們跟隨劉伯溫征戰多年,最後,為明太祖朱元璋打下了大明江山。蚣蝮是龍王九子之一,性喜水而善飲,嘴大、肚子裡能盛容非常多的水,所以用作為建築物的排水口。
此外,還有龍鳳加雲紋的望柱石雕,也被作為明清皇家建築的標準。
殿後是一片供祭祀所用的空地,建有甬道,兩邊林木茂盛。甬道盡頭有石橋,稱「昇仙橋」,橋北為「方城」,由巨型的條石堆砌而成的。
四方城原稱明樓,其樓頂已塌毀,僅存四壁,故稱四方城。中心的「大明孝陵神功聖德碑」,石龜長3.8米,寬2.4米,碑高8.78米,碑文正楷,是明成祖朱棣記載其父皇太祖一生的功德。
其後為寶頂,是一個直徑約400米的圓形土丘,上植松柏,下為明太祖和馬皇后的玄宫(地宫)~ 明孝陵地宫至今没有考古發掘,因此具體情况並不很清楚。
↑ 素心臘梅
在紅牆內金水橋西面的步道兩側,尚有些許晚開的黃臘梅花~有著蠟質花瓣
以前只聽聞有耐寒的金黃色臘梅,今日終於見得其廬山真面目~呵呵!
↑ 紅心臘梅
明孝陵臘梅園共約80畝﹐目前臘梅已達千株﹐薈萃了色、香、型俱佳的素心臘梅﹑紅心臘梅﹑大花臘梅等20多個優良臘梅品種﹐品種和規模居國內前列。
↑ 黃澄澄的大花臘梅
臘梅是落葉灌木長壽耐伐樹種,長上百年主幹也只有十多公分直徑。發的枝圓形、灰褐色、有皮孔、木質芳香,花葉對生、次年生枝花芽開花,花黃似蠟、晶瑩透明、清香四溢。
很多人誤以為臘梅是在冬天開放,其實不然。園林專家說,臘梅與梅花分屬兩個完全不同的科目,臘梅屬于臘梅科的灌木,大多開金黃色花,南京地區花期一般在每年12月至次年2月﹔梅花則屬于薔薇科的喬木,花色有紅﹑白﹑綠等,花期大都在陽曆2月~4月。兩者相比,臘梅單朵花和群體花花期都要比梅花花期長,而且花香更為素雅﹐沁人心脾。
臘梅的葉對生,卵形,花黃臘色,又叫黃梅,每年冬至左右開花,花期延至二、三個月之久。常見有「素心」、「磬口」、「紅心」、「小花」等品種。以素心為貴,所有花瓣花心全是黃色。磬口的花蕾渾圓,好像一個個樂器中的銅磬,半開半含,濃香馥郁。
↑ 臘梅樹上的...喜鵲,像蒙面俠似的?
【網路資訊】
南京中山植物園介紹~
原名「總理陵園紀念植物園」,實際上它也是中山陵紀念性建築物之一,位於鐘山南麓,明孝陵附近,建於1929年,1954年定名為「南京中山植物園」。
該園占地187公頃,有花木展覽溫室、藥用植物園、植物分類系統園、樹木園、薔薇園、地中海景區園、經濟植物選育園、科普及展覽區、水生植物展出區、試驗苗圃、研究辦公室、科學成果推廣區以及自然植被保護區等。
植物園共收集培育了三千多種植物,與世界上60多個國家建立了聯繫。1980年與美國密蘇裏植物園建立了姐妹園關係。
植物園南園新建成的「植物園博覽園」2008年元月開始對外開放,分為11個區域:展覽溫室、禾草園、水生園、城市景觀植物區、岩石園、森林休閒區、孢子植物區、竹園、經濟植物展示區、植物迷宮和原有的盲人植物園。
臘梅尋芳的好去處~
河南省鄢陵縣,被稱為「中國臘梅之鄉」,現在已發展到許昌地區,種植面積達六千多畝,2008年舉辦首屆臘梅旅遊節,許昌市被授予「中國臘梅文化之鄉」的稱號。
1986年國家在湖北省保康縣城北20公里處的野花谷,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野生臘梅自然保護區。保護區長10公里,面積1,057公頃,有野生臘梅八百多公頃,約二十多萬株。而且有磬口、黃白、紅心、紫蕊、檀香等珍稀品種,大多數有百年以上的生長歷史,具有極高的觀賞和科研價值。
中國有很多的臘梅景區,如上梅的偉盟生態林有臘梅3,600畝,杭州植物園靈峰有古臘梅兩千多叢,南京明孝陵千株二十多種臘梅,宜昌臘梅峽三千多畝野生梅,安陽龍泉千畝臘梅園,蘇州西山林屋梅海,都是寒冬尋芳的好去處。
- 5樓. Bundy2009/07/19 13:45~~~~~~~~~~~~
妳的鳥,蝶和蜂
已拍到出神入畫
連松鼠
都能定格
真厲害!
拍得多,總能挑出幾張來,還是謝謝妳讚賞! Reed 於 2009/07/20 00:56回覆 - 4樓. 王國良(阿國)2009/07/17 11:43謝謝分享
看完本篇的圖文介紹,我好像去了一趟明孝陵,猶如親臨其境。如果那裡沒看清楚,我隨時還可以再回來看,真的很棒,謝謝分享。謝謝阿國,歡迎隨時擱再來~ Reed 於 2009/07/18 07:57回覆 - 3樓. ■♀醫楊曉萍2009/07/17 00:38敬佩姐姐出遠門還能照到好鳥
出遠門還能照到好鳥,手藝一流
照建築不忘臘梅, 我輩中人
我磢疑勳鶼滌洢雃h ==> 倒數第三行有密碼ㄛ
- 2樓. 小弟智商三已經很感謝也很知足囉2009/07/16 01:25夫人吉祥,感謝增廣見聞
夫人見識真廣
小弟剛剛算了一下,依網路知識檔案,明朝朱元璋打下的國土與自己所留下的陵寢比例,以台灣每戶買下了60坪地來計算,自己未來夠資格掛且客廳牆面應該享有的遺照面積,僅10.6平方公分,約兩吋照片大小,就已經算是帝王級享受! - 1樓. 竹子2009/07/15 10:29金黃臘梅
這些金黃色的梅花都是第一次看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