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續
2011/01/17 07:39
瀏覽463
迴響1
推薦9
引用0
在網路上,關於脛骨平台粉碎性骨折的復健資訊相當少,這些日子以來,無法搜尋到適當的參考資料。
車禍之後的後遺症,包括無意中回想起事故當時的恐懼,以及生活過程中遭遇任何的小挫折時,對於未知的擔心,此時心理上的復健和身體上的復健,都相當重要。
可惜台灣的健保制度出現了很大的問題,就是分科太細,導致無法連貫式的照護服務。
骨科醫師開完刀之後,只會說兩個星期拆線後傷口可以碰水,一個月之後再來照X光。
接下來何時該復健、骨頭的生長發育情況會如何,在門診並沒有足夠的時間獲得詳盡的解說。
關於尋找其他科別的會診,尤其是復健科,和營養方面的諮詢,就要靠病人自己想辦法。這些都是受了傷,才有的體會。
術後第21天,決定去找復健科醫師諮詢討論,無論如何,不管發生什麼情況,都要好好面對。
迴響(1) :
1樓. 白雲2011/01/20 23:02復健
我去書店翻書,有關脛骨平台粉碎性骨折復健的書很難找到,不過,建議您不妨進入「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學會」網站查閱,或電話該學會理事長簡文仁先生詢問,電:02-27719631。感謝建議和關心,我在高雄海總遇到一位非常敬業的物理治療師,這也顛覆了我的思考,有的時候,不一定是台北的醫療資源最好,南部濃濃的人情味,是再多的錢都買不到的幸福。
周小美 於 2011/01/22 18:56回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