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孟絕子的藏寶
2009/07/06 05:40
瀏覽711
迴響6
推薦0
引用0

 

 


文季季刊,你聽過嗎?

 

孟絕子檔案:

祖籍

遼寧省北鎮縣南鄕東孟窩堡村、孟家窩柵、孟家村

曾祖

孟憲武   清秀才

孟慶陞  清秀才  留日  縣長

孟藩綸  東北鐵路專科學校。

        民國元年五月九日生。

        軍校九期入伍。

        民國25年軍校十一期政治科畢業。

        28年軍令部派駐新四軍中校聯絡參謀。

        32年冬,少將。   

孟祥柯,筆名孟絕子、蘇念秋、孟南柯。

            (內文詳載於本文末尾)

       文章開頭先引一段孟絕子改自南宋蔣捷的詞

少年動情小樓上,始甜終惆悵。

壯年動情俢院中,午夜細思,

異域風味農。

而今動情廊臺下,髮已星星也,

歷盡人情愛寶藏,

真心珍惜,深願成富翁。

                       某日清晨看朝霞後有感,贈予蘭臺女主人。

 

孟絕子最近來的特別勤,每次一定帶來幾本書或幾包文件,甚至有十分重要的書信(如他與李敖、陳若曦、陳平景等人的往返書信),昨晚,他興致特別好,與在座的王飛雄、沈小姐等人侃侃而談,談的是台灣藝術界的事,旁聽的我聽到他長嘆一聲,忽地想起昨晚也出現這樣的嘆息,我感到不安,關切的問他為何嘆氣,他說:「最近把埋藏多年的心事逐漸了了,如釋重負!」原來是鬆了一口氣的嘆息,我也隨著鬆了一口氣。

 

 

李敖獄中來信

 

 

 

 

與陳若曦多年的魚雁往返

 

 

 

陳若曦的親筆信

 

 

 

與陳平景的往來書信

 

 

 

     孟公常跟我談生死的事,對於死亡他早已坦然接受。有一晚他說:「妻子身體不好,禁不起生離死別,我現在是努力保持健康,是在拖時間,一定要活的比妻子久才行…」又說他對蘭臺有一股莫名的好感,說蘭臺是一特別的文化中心,有些東西他願意把他們交給我處理。談到類似遺囑的東西,他說這些安排世上只有4個人知道,黃春明、Stone我和妻子,他屢次要我減少搞書店雜務的時間,多記些台灣這五十年來的事情,他要把他有的資料不管是實體的還是腦海裡的東西交給我,面對他這樣的傾囊相授,我何德何能?我一再婉拒,但孟公的脾氣,嗯!他一但決定的事似乎沒有人能改變!我只好以認同接受代替感激。

 

前天他說了一些把幾乎是安排後事的話,如:某某人的書畫要留給孫子、某某人的畫集要留給在美國的小孫女、某些資料和書籍給蘭臺…我聽了很感傷,但是孟公卻說他很快樂,安排好了便了無牽掛。

 

      他前幾年已經把一些心愛的老古董送給黃春明,包括一張他1965-1967年再獅頭山隱居寫作時用的老書桌,那是他自己利用廟裡頭的老樑柱改造成的,下山之後還一直跟著他到處走,他說黃春明喜歡便送給他了!哈哈!真希望有一天可以瞧瞧這張自製的老書桌


我怎麼認識孟絕子的呢?大家一定很好奇。是這樣的,孟公家住榮總附近,他生活單純,近幾年幾乎不與外界來往,在中和街有一工作室專作寫作閱讀之所。他每日往返住處與工作室,蘭臺藝廊剛好是必經之地,第一次進來去年年底吧!是看了招牌進來的,進來以後看到蘭臺樑上掛著的孫文正所作書法匾額,問我這【蘭臺】是誰給起的,我說是我好友Stone起的。那時我當然不知道他是孟絕子,看他滿頭銀髮談吐不俗,心想他應是學者教授之類的人物吧!接著他說:「他認識Stone」,就這樣也沒多說什麼,買了本簡體書便趕往工作室了。我根據這條線索去查以前我跟Stone往來的書信,才判斷他原來就是孟絕子啊!真是有眼不識泰山!

 

我曾到過他工作室一次,書房滿地都是他的手稿紙片,隨手捻起的一張可能就是他的詩作或評論。有一間房間的佈置則是保留他與心愛的小孫女生活在一起時的樣貌。兩雙學步時穿的小鞋、五件小娃娃衣,恭恭敬敬的擺在案頭,表達對小孫女的愛與思念(小孫女到美國了也長大了),當時覺得他簡直是活寶一個,跟印象中傳統作家完全不同,他的工作室其實就是個藏寶庫,他卻謙遜的說【蘭臺】才是寶,他的東西都是垃圾,誰知道以後他卻一點一點的把他的【垃圾】往蘭臺送,一切都是緣分吧!(這好像成了May的名言)

 

    有一次,Booker帶來一份刊物,其中一篇白先勇寫的文章,提到當時的一些跟台大有關的作家,其中一句『…孟絕子(蘇念秋)…』,(只記得這樣,前後文都忘了),booker跟我爭論起:「孟絕子就是蘇念秋,蘇念秋就是孟絕子…所以,蘇念秋就是孟絕子的本名」的問題,我說:「就我所知,兩個都是筆名,他本名是孟祥柯…」我還當場打電話向陳彥增教授求證,後來booker面無表情,好像將信將疑,這件事算告一段落。

    剛開始,孟絕子並不常進來,有一天,孟絕子突然出現,在書架前逛了幾回,拿起的一本被凱婷挑中擺在平台上的《花畔》,我見機不可失,便上前攀談,我說:「您手上那本《花畔》的譯者蘇念秋就是您本人對不?」這時,孟絕子居然紅了臉,彷彿小男孩被人看穿了心事一般。然後,我趕緊轉身到我私房書櫃拿出流浪者之歌等他翻譯過的名著,捧到他面前,他總算解除了心防。我熱情的問起「蘇念秋」這筆名的由來,蘇念秋這三個字讓他陷入七十年前的回憶,當時因戰爭舉家流離失所,他就讀於西湖畔的一所中學(新群高中),最愛西湖十景之一的蘇堤春曉,然蘇堤因盛名所累,每到春季遊客熙來攘往,大煞風景,所以,孟絕子獨愛秋季的蘇堤,有了"蘇念秋"這樣的靈感。為了解釋這典故,他還畫了西湖簡圖給我,文人啊!就是這樣心思細膩多愁善感。

 

 

早期的絕版刊物

 


 

 


 

我原只知道孟絕子早期跟李敖、陳若曦、黃春明…等藝文界來往、寫過很多評論、翻譯過赫塞的幾部名著、一些英詩,有一次dd來,神秘兮兮的告訴我:「孟絕子寫過武俠,不信你去問他…」,由於我正在處理一批早期薄本的武俠小說、聽到這線索莫不震驚又感到興奮。傍晚,孟絕子果然在期待中出現,我使出死纏賴打的功夫,好不容易挖到一點線索,他曾在民國五十幾年時以『紅豆公主』(多かゎぃ的名字啊!)及『孟南柯』的筆名寫過《黑白旗》又名《俠情》,他似乎想想跳過這一段不堪的回憶。

 

所以,當天晚上他在蘭臺夢話只簡單帶過,說民國五十幾年在獅頭山隱居時,為了生活寫過武俠,用的名字是「紅豆公主」,書中有一怪老頭名『孟絕子』(他年輕似乎就以預見自己的晚年),書中主角是一女生,是明代末期一位王爺的女兒。將來如果活的夠久,會大大的修改一次,改成文學作品。

    有一次他說他銷毀了近十年來的日記,我當場差點昏倒,責怪他不應該,他說那些流水帳不值得留下來,我辯說歷史不也是流水帳嗎?他答不上來,只好說他盡量把腦子裡的東西傳給我,就這樣他這幾天寫了點殷海光的2段小事,寫他每晚看日劇『暴坊將軍』的心得,…稍後我會把他收錄在【蘭臺夢話】裡面發表。


早期武俠的影印剪貼本

 


 

接文首孟絕子檔案

孟祥柯

1930.4.6(農曆參月初八)子時生在遼寧省北鎮縣「孟家窩棚」鄉

1937.3  離開遼寧,坐火車到南京,再換坐輪船到江西九江。從九江坐汽車到

 

江西九江。從九江坐汽車到星子縣,星子縣古名南康,在鄱陽湖邊,是陶淵明的家鄉。在星子縣開始上小學,讀一年級下學期。

1937.7.7 中日全面戰爭爆發。九月,坐小木船從鄱陽湖進長江,逆流而上,經漢口時,換坐輪船繼續,逆流而上,在湖北省的宜昌、沙市、江陵共住了一年。再坐輪船逆流而上,經三峽,過萬縣,到酆都,在酆都住了一年,離開酆都。經重慶,到重慶北面約九十公里處的合川。在河川住了兩年多。離開星子縣,在酆都時,父親跟家人住了一段日子,不久被調走。

在河川住的兩年多期間,父親只來聚了短短一個月,又走了,回到工作崗位去。

1941年,加在合川過的很困苦,決定到江西去父親(當時任上校)工作地團聚,決心一下,就賣家當,在街上路邊擺地攤,東西賣光得兩千多元,作路費。先到重慶,從重慶出發,坐車走了28天,經廣州、廣西、湖南到江西鉛山線,跟父親團聚了。(待續)

 

 

全站分類:創作 其他
自訂分類:我的收藏
上一則: 【蘭臺藝廊 】珍藏"作者簽名本"
下一則: 古賴的工讀札記
迴響(6) :
6樓. 阿孝@guest
2009/07/13 12:46
Re: 孟絕子的藏寶

May學姊:

工作關係,我快搬家到北投了,

下個月。

到時候我就會常去「搬書」了,呵呵。

 

5樓. May@guest
2009/07/13 02:22
Re: 孟絕子的藏寶
哇!搬到北投?該不會是為了蘭臺藝廊而搬的吧?真是太感動了!
4樓. May@guest
2009/07/12 09:15
Re: 孟絕子的藏寶

噢!好啊我試試看,但他現在有別的寫作計畫.即使有這想法,恐怕也抽不出時間,到時會鼓勵我幫她整理,但我是沒這能耐...

唉對了!你什麼時候來啊?

3樓. 阿孝@guest
2009/07/12 02:24
Re: 孟絕子的藏寶

應該遊說孟先生寫回憶錄才是。

 

2樓. May@guest
2009/07/08 10:31
Re: 孟絕子的藏寶
好的好的,我盡快整理出來給您看!
1樓. coolchet@guest
2009/07/07 10:52
Re: 孟絕子的藏寶
孟先生會看暴坊將軍

令我蠻意外的!!

期待看到先生的心得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