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我購藏一批1940年代最高法院的卷宗檔案,根據訴訟程序,第三審的案件才會進到最高法院,因此卷宗的內容相當豐富,包括第一審到第三審的所有文書狀紙,還附帶珍貴的證物封,當時認為整理這些卷宗需具備相關專業知識,不敢貿然動手,因此一直被擱置在書庫。
最近,突然心血來潮,想著何不先從證物封裡面較不影響其案件主體的資料著手,這疊40年代舊報紙便是證物封當中抽整出來的。
接著開始蒐集資料,也從實體書或網路上閱覽大量的訊息,在網路上看到幾則蠻好的文章標題,如『一個國家的童年:舊報紙中看過往』『報紙就是國家的日記』…,恰好都是大陸的網頁,在中國這種口號收藏家們喊的理直氣壯,但是在『國家』觀念式微的台灣恐怕就不容易引起共鳴。如果我說這疊1940年代的舊報紙是「中華民國的童年日記」,不知道能獲得多少認同?在這個孤島,人人都有一種「身世飄零之感」,不是國破家亡的那一種飄零,而是一種找不到認同、不知道如何定位自己,一種比「異鄉人」還要迷惘、比「失落的一代」還要徬徨的傷感。
民國時期的中國,群星璀璨,人文鼎盛,而記錄這段歷史的各種文獻載體卻正在凋零、老化、毀損,報紙便是其一。政治人物在乎其歷史定位,我身為一個小書商,也希望能為民國歷史略盡棉帛,就從我手邊的舊報紙做起。
報紙可以說是一個社會的縮影,記錄當時發生的政經事件、百姓生活,有人說「今天的新聞就是明天的歷史」,一語道出了報紙的重要性。70年前的報載新聞,其中重大事件、具影響力的人物如今都進入了史冊,也使這句話進一步獲得驗證。
以下,我以「時」「地」「人」「內容」為主題,做了簡單的分析。
按照時間順序來分析,這疊舊報紙大約起自1941年3月26日,至1948年12月22日止,期間是斷斷續續的不連貫,總數有80餘種。整個來說恰好涵蓋「抗戰後期」及「國共內戰」兩個時期,也是改變中華民國命運的關鍵時期。想要研究中華民國新聞史,絕對不能跳過這一段。
按照城市地區來分析,這些都是地方性報紙,以青島市和廣州市兩大城市為主。又以青島市《青島大新民報》占多數,另有廣州市《越華報》《大光報》《中山民國日報》《中山民報》…、《廣西日報》柳州版。廣東地區的《開平日報》《大同日報》《高州民國日報》《民權報》《惠州民國日報》《恩平日報》《邰陽民報》等。抗戰時期,因為物資缺乏,發行量縮減,紙張版面也多有縮編, 《青島新民報》《大光報》每日出刊2大張,其他如《越華報》《中山日報》等則不太一定,有時兩大張,有時一張半,更多時候只出一張。
按辦報人的政治色彩、黨派立場來分析,此值國難當頭,報紙的功能已不只傳播新聞,還兼為抗日宣傳的武器。
國民黨色彩的報紙,有《大光報》《廣西日報》等。《中山日報》前身《廣州民國日報》原為國民黨報,廣州淪陷後,汪精衛接收發行《中山日報》(汪偽淪陷區版),並為此報題字。此報是廣州當時是唯一刊登地產買賣法律廣告為有效的報紙。每日出紙一大張,第一版要聞,第二版中國新聞,第三本省市新聞,第四版副刊。
1938年日軍再度占領青島市,當時最大報是《青島新民報》便淪為日本宣傳和 控制的媒體。1942年4月和《大青島報》合併改名為《青島大新民報》,社長是日本小谷節夫。
《青島新民報》1941年3月26日(星期三)第七版,頭條標題是「膠濟沿線重要城鎮 已展開治安運動 官民一致協力準備實施中」,中間方塊新聞「大青島市已成為理想和平鄉 強化治安本可為模範」在中間有一個方塊「中華民國新民會成立三週年懸賞徵文啟事」第八版上方欄位是王度廬《臥虎藏龍傳》小說連載,下半頁全是廣告。
再如941年7月11日(星期五)的《青島新民報》頭版頭條是「全華北各縣鄉村 剿共陣線益強化 王委長(王克敏)等首先立陣頭」左邊有一醒目的方塊廣告:「日暮窮圖八路軍 再不覺悟活不了」右下角是霄羽(王度廬)連載小說《海上紅霞》 。第八版一樣是王度廬連載小說《臥虎藏龍傳》,以及整面的影劇、醫療、商業廣告。
在日偽所辦的《青島新民報》當然看不到抗日的新聞信息,看到的是大篇幅的通俗小說連載娛樂廣告,很有一種紙醉金迷的假象。
按照內容版面來分析,版面分類和現今報紙大同小異,都是由頭條、要聞、 社論、財經、地方、藝文、專欄、廣告…等欄塊版面構成,最大的不同是這些地方性小報,大都將廣告放在頭版或重要欄位,這些廣告不僅具有商業意義,也反映出百姓生活與價值取向。
以 1948年6月16日(星期三)的《大光報(廣州版)》為例,第一、四版全是長條廣告,包括各種醫療廣告、政府公告、民間通告、聲明、招尋、啟事等。第二、三版大多為專電(如南京、上海等國內各地及巴黎、倫敦、華盛頓等國外通電)。第五版上半為藝文專欄,下2/3為商業廣告和娛樂廣告,第七版版面內容一樣,藝文版面刊登了高劍父和關山月的畫作。
整理過程遭遇許多困難,這些報紙歷經70個年頭,當初因為作為供堂佐證而摺疊封存在法院卷宗夾,雖然躲過戰火,但是訴訟期間有相關人員大量翻閱又經過數度遷移轉遞,很難保存其原貌。因此紙張狀況多半泛黃、脆化、曲皺或破損。 少數幾份張紙粘連在一起,看不到部分內容。以我個人來說,覺得最可惜的是許多副刊專欄或連載的作者都是用筆名發表,我手上資料有限,大部分都查不到作者本名。
最後,依報紙別按時間順序作成一覽表,並摘錄重要新聞標題,以饗同好。
A. 越華報(廣州){社長:陳銳霆,總編輯:陳述公
1. (1946/4/26)一~四版一大張
l 哈爾濱淪陷共軍,東北情勢改觀
l 宋子文院長抵滬。
l 台灣漁業專家來市
l 美開出第一艘原子彈試驗艦
l 軍政部啟事:新制陸軍官兵軍帽集軍常服實行細則, 陳誠(部長)。
2. (1947/1/12)六~九版,一大張。
l 越南海防浩劫紀真-僑胞死亡失蹤人數近千 法越兩方殘殺我僑胞
l 滬警界新設「警察博物館」
l 吳稚暉於國民大會閉幕典禮致詞時自比劉姥姥進大觀園…
l 電影:一曲難忘(蕭邦傳)
l 廣告:宏星鷓鴣菜
【按】《越華報》是廣州一大老報,所刊登的广告,包括電影、戲曲、醫要、學校招生、輪船航班、香烟洋酒等。從《越華报》的廣告,可見當時廣州商業之繁榮盛況。
B. 大光報(廣州){1912年孫中山先生請香港基督徒嚴文桂等所辦,此為廣州版,社長陳錫餘。
1.大光報(1946/2/25)一~四版,一大張。
l 軍事三人會議獲全部協議
l 蔣主席飛抵陪都。
l 蔣主席限令互負責人,江金融物價納入常態。
l 胡煥庸參觀美國TVA感想廣播詞全文。
l 埃及反英潮澎湃
l 廣州台灣同鄉會啟事。
l 善後救濟總署廣東分署通告
2.大光報(廣州版)(1947/3/30)一-八版2大張。
l 孫立人無意負責華南綏靖。
l 翁院長一語解重圍,倒閣謠傳語消煙散。
l 台灣施政總檢討:一切是一年比一年進步了。
l 電影逛告
l 副刊:高劍父-南國詩人
3.大光報(廣州版)(1947/1/12)一-四版1大張。
l 蔣主席與民青兩黨領袖會商,國改組方案具體擬定,,發表和平聲明。
l 松北共軍二十萬南犯,國均分四路嚴重打擊,吉長鐵路沿線殘餘已告肅清。
l 我國平劇在英演出。
(1946年大光報 )
4.大光報(廣州版)(1947/8/10)一-四版1大張。蟲蛀嚴重
5 .大光報(廣州版)(1947/8/17)一-四版1大張。
C. 廣西日報(柳州版){發行人:羅培元}
1.廣西日報(1945/12/16),一~二版,土紙印,1小張。
l 蔣主席親臨致詞-北平黨政軍首長茶會
l 馬歇爾搭機來華,預料20日可抵重慶。
l 關於解放區問題。
l 大同興醬油
l 「勇戰千軍」電影廣告。
【按】《柳州日报》的前身是1936年由第七军、柳江县政府联合出版的《柳州日报》,是当时军政机关的喉舌。
抗日战争爆发后,由于柳江县长杨盟调离,私立龙城中学校长高天骥于1939年1月兼任柳州日报社社长,同年9月中共地下党员林继茂任总编辑,1940年社长由国民党广西省党部驻柳州特派员董咸熙兼任,再到林继茂做社长、中共党员罗培元做总编辑。从此《柳州日报》开始掌握在中共的手中,并在抗战中艰苦办报,组建抗日队伍,为保卫柳州与日军英勇作战。1945年10月,柳州日报社改为广西日报柳州分社,《柳州日报》改版为《广西日报》(柳州版),罗培元全分社社长。1946年6月中旬,由于《广西日报》(柳州版)宣传反战,广西省政府免去罗培元的社长职务,改由广西三青团张洁任社长,《广西日报》(柳州版)也从宣传中共宣传民主进步,变成国民党的政治喉舌,人民声音从此以后在报纸上消失。1949年11月,柳州解放,《广西日报》(柳州版)也停刊。
D. 中山日報(廣州)
1.中山日報(廣州)(1933/11/15)
l 汪精衛大殮典禮,各界弔唁。包括日本天皇特電。
l 周恩來赴重慶
l 漫畫連載:李凡夫「朱老八」
2.中山日報(1941/7/10)完整一張半
l 社論:美國果將援蘇?
l 戰事:德空軍大舉襲擊英國本土。
l 日本後恭淳中將抵台北
l 華南援蔣通路,完全被日軍遮斷。
l 八國承認國府後,首都開慶祝大會。
3.中山日報(廣州)(1945/12/28)第一~四版,1大張。
l 政府與共黨代表昨會談,停止軍事衝突,召開政治協商會議。
l 山東區日軍,正是簽降。
l 宋子文院長飛抵北平。
l 三強外長會議結束,原子能問題獲協議
l 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廣州分館復業預告。
l 中山日報前身為廣州民國日報,封面為汪精衛題字。
E. 中央日報
1.中央日報(1974/4/24),第三四版,1小張。
l 衡陽「抗戰紀念城」籌設
l 國大代表選罷法施行條例頒布。
l 三七五減租計算令。
l 澀谷事件。
l 白揚主演八千里路雲和月上映廣告訊息。
l
F. 開平日報(廣東)
2.開平日報(廣東)(1947/3/30)一-四版1大張。
l 德安大輪船廣告。
l 紫霞膏廣告。
l 何名性紅丸廣告。
l 國軍收復延川,豫省共軍擾平漢東,魯西國軍廣泛掃蕩。
l 陳誠於青年節對全國青年廣播。
l 戰犯田中久一,臨刑時情形。
l 短評:展開六邑剿匪工作。
l
3.開平日報(廣東)(1947/7/15)一-四版1大張
l 增收報費啟事,每份零售國幣八百。
l 延津浦綫南下國軍,完全收復泰安。
l 吉海路戰事,匪軍高樹勛部在安澤,與陳賡匪部展開血戰。
l 巴黎會議通過,工作委會報告,再度呼籲蘇控制各國,參加馬歇爾援歐計劃。
l
4. 開平日報(廣東)(1947//24)一-四版1大張
l 國民參政會第五次大會。
l 張羣院長政治報告全文
5.開平日報(廣東)(1947/3/19)一-四版1大張
l 紫羅蘭三度離婚後,嫁作商人婦。
l 蔣經國(處長)視察基隆。
l 白崇禧(部長)訪問台灣省議會。
6. 開平日報(廣東)(1947/3/25)一-四版1大張。
l 國民黨三中全會閉幕,宣言全文。
l
7. 開平日報(廣東)(1947/3/30)一-四版1大張。
l 安東前線戰局好轉,陝北國軍收復保安。
l 麥帥為日呼籲,及早訂立和約。
8.開平日報(廣東)(1947/5/22)一-四版1大張。
l 參政會第一次會議,張群作政治報告。
G. 大同日報(廣東){社長:黃朗正}
1.大同日報(廣東)(1947/3/30)一-四版1大張。
l 美軍登陸呂宋,登陸前夕海空激戰。
l 太平洋學會討論如何處置日本。
H. 高州民國日報,社長:梁峻。
1.高州民國日報(1947/3/9)一、二版一小張,社長:梁峻。
l 蘇聯中共朋比鐵證,成立易貨協定。
l 關東軍參謀長齊藤,任林彪總參議。
l
2.高州民國日報(1947/3/18)一、二版一小張,社長:梁峻。
l 外長會議第二週開始,美英法蘇主張統一德國經濟。
l 白崇禧昨抵台灣。台北遍掛牌坊歡迎國軍。
l 蘇聯中共朋比鐵證,成立易貨協定。
l 關東軍參謀長齊藤,任林彪總參議。
【按】《高州民國日报》是下四府最早的報紙,早在光绪末年,高州城内開始設立學堂和閱書社。在新思潮的影響下,新高學社的成员從日本購回鋼筆、臘纸,印刷《時事新聞》,這是縣内最早報纸的雛型。至民國元年(1912年)又購回鉛字活版、印刷機,由梁同寅等人筹辦日报,一個月後即行出版,此為廣東南路開辦日報之先河。
I. 中山民報(廣州)(1944/4/15)一~四版共一大張,汪屺題字。
l 哥希馬陷落後,日軍繼續掃蕩殘敵
J. 中山民國日報(廣州){社長蕭秉權}
1.中山民國日報(廣州)(1947/4/14)(完好)
l 石家莊外圍仍激戰,國軍奮勇抵抗。
l 清黨紀念感言–謝鶴年
l 實行耕者有其田,政院頒新公地法。
2.中山民國日報(廣州)(1946/3/7)社長蕭秉權-一大張
l 薛覺先、唐雪卿義演「王昭君」
3. 中山民國日報(廣州)(1946/8/22)社長蕭秉權
l 彭部長(學沛)昨招待外記者,敘述各戰場軍事局勢,共軍發動大規模全面叛亂。
l 溥儀突然失卻記憶,登傀儡皇位之時日亦忘記。
l 司徒雷登皆見周恩來。
(1947/4/14中山民國日報)
K. 惠州民國日報(1946/2/1)一張,社長梁茵。
l 國府委員會議,蔣主席躬親主持。
l 「毛澤東沁園春評註」–吳仕端
L. 民權報(廣東江門)(1948/3/22)社長趙漢俊
1.民權報(廣東江門)(1948/3/22)
l 沿江防務固若金湯,共匪偷渡長江不逞。
l 簽署國代招待記者,重申絕不退讓絕心,四川國代一律拒領當選證書。
2.民權報(廣東江門)(1948/3/20)
l 熊熊戰火轉燃魯境淄川激戰
l 英國的彷徨-林庚
M. 恩平民報(1945/5/14)1小張
l 歷史上空前壯舉,美機完成佈雷,封鎖日本海上交通,敵內海及各主要港口已趨混亂。
l 美第七軍長八區撐,亞洲戰事年內結束。
l
N. 邰陽民報{社長歐陽和}
1.邰陽民報(1946/12/06)
2.邰陽民報(1946/12/12)
3.邰陽民報(1946/12/14)
4.邰陽民報(1946/12/15)
O. 商報(廣州)(191947/12/24)5-8版,一大張
l 秦小梨粵劇「鍾無艷三氣何迎春」「多情宮主痴駙馬」
l 我是山人『三德和尚三探西禪寺』連載
l 多藝文專欄、娛樂醫藥廣告。
P. 司法日刊(1932/10/28) 一大張
Q. 林鬱民眾簡報(1946/7/28)一- 1小張。
R. 汕報、星華日報等剪報約10種
l 全經委會決定徵收財產稅招集立委參政員專家名流等座談一致表示以豪門為對象不徵華僑強制執行務使有錢出錢擇肥而食
l 中篇連載「阿Q新傳」
S. 建國日報(廣州)(1948/12/22)社長陳藻文
l 孫立人將軍赴沙河,視察新軍編練情形
l 白璐譯文「從一個富翁的一餐說起」
l 「我們知道的台灣」
l 「雞鳴早看天」影評
T. 中正日報(廣州)(1948/3/6)1-4版一大張
U. 青島大新民報.青島新民報
1941/3/26—p7.8;1941/7/11—p1-4;1942/9/8—p1-4;1942//5/2—p1-4;
1942/5/9—p1-4;1942/6/9—p1-4;1942/7/8-- p1-4;1942/8/1-- p1-4;
1942/12/25-- p1-4;1942/12/26-- p1-4;1943/1/3-- p1-4;1943/1/6-- p1-4;
1944/2/8-- p1-4;1944/2/20—p3-4;1944/3/7-- p1-4;1944/3/9-- p1-4;
1944/3/10-- p3-4;1944/3/14-- p1-2;1944/3/24-- p1-2;1944/4/2-- p1-2;
1944//4/9-- p1-2;1944/5/2-- p1-2;1944/6/11-- p1-2; 194/7/9-- p1-2;
1944/7/12-- p1-2; 1944/7/22-- p1-2; 1944/8/3-- p1-2; 1944/8/9-- p1-2;
1944/8/10-- p1-2; 1944/8/15-- p1-2; 1944/12/18-- p1-2;1944/12/29-- p1-2
- 2樓. Fion2017/07/20 15:31請問你有沒有收藏6-Aug-1948任何的一份舊報紙?(office@hongkongmatchmakers.asia)
- 1樓. 鄉鄰2016/03/19 20:47不錯的收藏,好運氣!俺在大陸也是蠻喜歡民國歷史上出版的舊報紙。您有與濟南古舊報刊嗎?(sdxianglin@163.com)有關濟南的啊,還沒機會收到。 leemay 於 2016/04/10 17:58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