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的弔詭~~親密滋養衝突的省思
文本
古有明訓,《禮記》:父子篤.兄弟睦.夫婦和.家之肥也...在我們社會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下,非常強調家族主義(familism)的傳統文化,這種文化認知的深層結構是以集體主義(collectivism)為基礎,所以「家和萬事興」的普及觀念,教育我們家庭的價值在個人之上,家庭內的和諧是不容輕易破壞;家人之間要儘量避免當面發生衝突,此種社會化的過程讓我們視衝突為禁忌,在道德上認為憤怒、衡突等負面情緒是不禮貌、不成熟的人格表現,自然的約定成俗,使我們對負面情緒的反應是採取規避、忽略的態度,由此亦漠視了負面情緒其實也是人類自然情緒的一種!
“家”既是由婚姻關係親密的建構,但並不表示親密關係中的愛與衝突、口角、反對是不能共生存在的。夫妻二人來自不同的原生家庭,必定會有不同的價值觀、需求、知覺,再加上社會的變遷,使得雙方對角色期待、經濟問題、子女管教、家事、姻親相處等問題,皆會產生相異的想法與作法;所以,在每一個親密關係中,衝突都是在所難免的;假若夫妻長期逃避衝突,將問題與真實感情像裝麻布袋(gunnysacking)一般隱藏自我,不去解決衝突,夫妻關係自然漸行漸遠.. ..
根據Olson統計,婚姻衝突會破壞親密關係的四種嚴重行為有:
1. Criticism‘批評’
婚姻觸礁的一個最早警訊是惡意批評;我們經常會在盛怒之下,把對事情的抱怨惡化成對配偶的人身「批評」,影響配偶的自我價值觀,甚至口業造作下,更激化為「輕蔑」的衝突層次。
2. Contempt‘輕蔑’
透過語言、眼神、表情、動作等表達方式,傳遞給對方的訊息是:輕慢、藐視、不尊重:充分否定配偶的人格屬性,這對親密關係具有絕對的殺傷力。
3. Defensiveness‘防衛’
從夫妻對事的爭執,進入侮辱性的罵戰,進而在衝突期間以“睬你都傻”的冷戰策略對待,這會帶給對方極其強烈而令人不安的訊息;習慣性的冷戰會嚴重扼殺婚姻的親密感。當下的你,如經歷過婚姻衝突 的‘防衛’階段,諒必可以感受到世界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的距離,而是配偶傳遞給你的那種空虛孤寂的感覺。
4. Stonewalling‘築牆’
防衛使得婚姻去「中心性」,夫妻間互有強烈的敵意,雙方開始各自抽離情感的付出,築起自我的門檻,儘量不再接觸,通常下一步便是離婚。
親密滋養衝突的啟示,並不是意味著夫妻關係的瓦解,重要的詮釋是夫妻二人應以開放的胸懷,平等的看待,來建構合理的溝通過程,我們不妨將衝突看作是「角度」問題,而不是「是非」問題,忌諱將衝突的階層無限上綱....試著去瞭解與學習:愛可以開始一個關係,卻不足以維持婚姻...
下一則: 有情男女的婚姻業力~「看到另一半,頭痛加三級!」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2樓.2008/09/20 18:15上蒼是公平
上蒼是公平 一切惟心造
只待姻緣成熟 一切皆現前
看世間萬物皆美好 一切皆自在
- 1樓. Path Walker2008/09/20 09:59Reflection
您說的比較細
但基本上它類似機械的 "磨合" 理論
由一對戀人的磨合 到兩個家庭或家族的磨合
磨合的方法很多
心智的成熟度是關鍵 (如鋼材的硬度和軔度)
其實男性的心智 較女性遲十年成熟
男性的心智有時非常幼稚
大男人沙文主義 遇上 小女人主義是最容易磨合的一對
也就是時下大多數女性偏好較為年長的異性對象 (心靈較易相契 )
同年男性除了體能狀況較佳以外 幾乎一無是處
依佛家的看法 男女關係甚或家庭關係是業力的牽引
也是一種冤親或債主的對待關係
對不起 恕小弟饒舌
您的觀點有些類似婚姻斜坡論(marriage gradient),
女性擇偶喜歡年長男性,包括多種因素在內,在此不贅言之.
若依佛之觀點:有情生命的妄想貪瞋煩惱纏,都緣為愛無明窟...
感謝您的支持.樂於分享
冏冏 於 2008/09/20 10:38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