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
這段話出自於【論語 八佾第三】,基本上事件是季氏家族用八佾舞,不知道是慶祝呢?還是在祭祀?亦或是娛樂?實在是太多年了,不知道目的是什麼,反正就是季氏家族逾越了規矩,使用了天子才能用的八佾舞。
.
一般解釋是孔子聽到了這件事後,大發脾氣,破口大罵(好聽一點就是嚴厲的指責),如果我連這件事都能容忍,那還有那件事不能容忍的呢?感覺起來好像孔子下一步就要去揍人了,所以啦!後人每每在聽到一些人神共憤(其實只是自己不爽,把神也拖下水),咬牙切齒的說:【是可忍,孰不可忍】。
.
很遺憾,我又有意見了,我這輩子意見很多,前幾天看見馬總統講出了這句話,大家也是這樣用,只是這樣用對嗎?這種解釋問題就出在我之前提到的【文字接龍法】,還有【剪貼簿教學法】,再加上【生涯規劃】,就是拿自己的生涯去規劃別人,自己不爽的,別人也要不爽,所以就【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
第一,【孔子謂季氏】,這句話重要的字【謂】,【謂】這個字意義是說【論人論事得其實】,有疑問請查說文解字,所以要注意囉,發脾氣這個推測有問題,發脾氣要怎麼【謂】呢?就算是嚴厲的指責,也不能稱作【謂】,有情緒了,不能【論人論事得其實】。
.
第二,【也】,注意有兩個也,語助詞,課本都是這樣講,咬文嚼字,其實就是語氣啦!大家把【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把這句話用憤怒的情緒講十遍,還是用很嚴肅的情緒,很不爽的情緒,都講講看,注意兩個【也】字不要拿掉,你會發現,繞舌的不得了,所以啦!後人就自動把兩個【也】字拿掉了,變成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罵人了。
【也】字是不要大驚小怪,早就知道了,有一點點帶有講風涼話的語氣,大家用這種語氣來說這句話,會發現順多了。
.
第三,【忍】,請看說文解字,本意是【殺人】,就是拿刀插心臟,敢殺人大概沒什麼事不敢做了,引申為【能】,能耐很強。結果現在都解釋成【容忍】了,乃【文字接龍】也。
.
第四,【孰】,是可以吃的東西。
.
*** 好啦,我們來試著解釋看看:
*** 孔子說(注意語氣,想像孔子站在前面告訴我們一件事,臉是笑笑的):季氏這個人呀!他連在家裡跳八佾舞都敢了,那還有什麼事(孰)他不敢做的呢!
孔子是在說季氏【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結果現在解釋是說自己【是可忍,孰不可忍】,對象完全搞錯了,顛倒囉!
.
以上所說,純屬鬼扯,不信就算了,現在正在學習閉嘴,噓~~~~
- 3樓. 彼得鄧2009/09/17 15:01呂洞賓搞女人.......
有時真覺得課本和民間傳說其實差不到哪裡去,像倒楣鬼呂洞賓,很多不知道哪來的狗屁民間傳說,專門針對他來,甚麼呂洞賓泡何仙姑泡不到,惱羞成怒,所以很忌妒情侶,這個鬼傳說搞得情侶不敢去指南宮,他不只泡何仙姑,泡觀世音菩薩,還去嫖妓,真他媽能扯!
呂洞賓有一個很有名的"百字銘":
養氣忘言守 降心為不為 動靜知宗祖 無事更尋誰
真常須應物 應物要不迷 不迷性自住 性住氣自回
氣回丹自結 壺中配坎離 陰陽生反復 普化一聲雷
白雲朝頂上 甘露灑須彌 自飲長生酒 逍遙誰得知
坐聽無弦曲 明通造化機 都來二十句 端的上天梯這個內容實在不像一個惱羞成怒的人寫出來的東西.......
- 2樓. ThisIsTheWay2009/06/18 03:00也有一解
我有另一解:
"忍" 字是 "計較"、"考究" 的意思,所以,『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就是:
「連 (跳個舞) 這種事都這麼考究,他還有什麼事不考究的?」
或
「連 (???) 這種事你都這麼計較,你還有什麼事是不計較的?」
哈哈哈~~~~
亂掰的,博君一笑!
嗯~~有意思!
咦???到底我為什麼要這麼計較這個東西呢?這就好比我聽到別人說我的隔壁鄰居是如何如何的爛,因為這些話我從此不和他有任何交流。說不定哪一天我遇到困難,結果鄰居就能幫的上忙,而他也願意幫忙,但我卻因為當初那些沒有求證的話,把我自己送入絕境。
孔子就是那個鄰居,我們這麼多年的教育,把孔子說成一個只會說大道理的老古董,我覺得,如果孔子只會計較衣服有沒有穿好,喝酒的器具有沒有正確,指甲有沒有剪,屁股有沒有洗,對上只敢鞠躬哈腰講禮貌,對下就扳著一張臉講道理,雞排也不敢吃,只敢吃清淡的東西,女人也不敢提,老是在研究葬禮等等,如果孔子的"從心所欲不逾矩"是這個德性,那我要告訴孔子:"你白活了",這也叫至聖先師?難怪教師節所有的老師都有資格放假!
當我們對孔子有成見,那他講的東西就都是屁了,好比"論語",我之前講過論語是在解釋"如何研究與應用",當然這是我吹的,對錯請自己判斷,結果"中華文化教材"把論語剪貼成什麼樣子呢?就好比有時我們對別人說:"好好幹啊",明明是一句好話,但我們偏偏要把"幹"單獨提出,結果就變成罵人了。
當然還有其他著作,究竟有沒有用,那必須研究過才知道,有時甚至會研究過才知道白搞了。
我曾經聽過寫軟體的認為做IC有什麼難的呢?也聽過做IC的認為軟體有什麼難的?也看過主管認為屬下的東西有什麼難的,當然也看過屬下認為主管有什麼難做的,結果他們都看不懂對方的東西,都犯了"剪貼與生涯規劃"的毛病!
以上純粹鬼扯,如有巧合一概耍賴~~~~~~
彼得鄧 於 2009/07/01 09:43回覆 - 1樓. 彼得鄧2009/05/25 12:49精神錯亂的教育
"生涯規劃",就是拿自己的生涯去規劃別人,是發生如本篇文章之類的錯解最主要的原因。
出現這種翻譯,大概是當初有那麼一群人認為自己和孔子接通了,"承先啟後",孔子降,扶乩,變成了孔子,開始教訓人了!
所以很多古代很好的東西,被很多搞"生涯規劃"的人搞壞了,例如"教不嚴,師之惰",這句話在批評教育者太偷懶,會的就那麼一丁點,亂搞一通,導致教育非常不嚴謹,結果這句三字經被"生涯規畫"了以後,變成不揍人,不刁難人,就是老師的懶惰,這種顛三倒四的翻譯,與"是可忍,孰不可忍"實有異曲同工之妙也!